年夜约半小时的工夫,一亩秸秆,全部还田。
从早到晚,一天少则做事三四家,多则做事七八家,均匀每天整顿30多亩地。这段韶光,白卫平每天“连轴转”。
“以古人工割秸秆,弯腰驼背,老腰累断,半天也割不了几分地。现在机器化作业,可把我们解放出来了。虽说一亩地花30元钱,但俺们庄户人不用劳累,也避免了烧秸秆引动怒警,还是很划算。”望着地头被“铁骑”整顿得干干净净,村落民左捧提满意地笑了。
如今,像左捧提这样雇佣农机作业的田舍越来越多,白卫平的农机做事日程也越排越满,从开春至今,没个闲。
51岁的白卫平是张庄镇左家村落人。2002年,受够传统垦植苦头的他,不顾家人反对,率先在村落里买回一台农用三轮车和一台手扶拖沓机。初尝机器化作业甜头后,他一发不可整顿,前后投资几十万元,添置小四轮30马力单缸旋耕机、福田40马力中型拖沓机和旋耕机、精播机、秸秆还田机、收割机、打谷机、打玉米机和打农药机等大小农机近10种,成了张庄镇远近有名的农机专业户。
白卫平的日子超越越红火,越来越多的村落民也开始体会到农机作业的“威力”。
最是一年春好处。在平定县,以社(互助社)、场(家庭农场)、户(农机大户)为主,春耕备耕处处热潮。该县农机技能职员已分片到村落到户,进行安全技能、操作技能辅导和禁烧秸秆宣扬。载着希望,载着梦想,像白卫平一样,平定县1500余台“铁骑”浩浩荡荡奔驰在春天的野外上……
白雪峰 苏玲玲
(责编:褚嘉琳、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