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 赵琬微 王莹 廖君 孟含琪
从学校里的“小小菜场”,到家里掌厨的“中华小当家”,当人们为劳动教诲“点赞”的同时,避免劳动课“走过场”,也成为家校日渐关注的焦点。
学生在烹饪教室上动手实践
劳动课要避免增加家长包袱
时下,“劳动课回归”受到普遍认可。同时,一些家长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有家长认为,烹饪课很难教,学校包袱不起每个学生的教具,很怕末了演化成老师教室理论辅导,学生课后回家,家长灶台前实践辅导。
“栽种蔬菜、喂养家禽,这些城市孩子平时没机会打仗,须要都学会吗?”一名家长说,原以为劳动教诲便是做饭、打扫卫生,仔细看了任务单后,创造有些项目离生活比较远。学校会不会将劳动课程的任务转嫁给家长,让家长用业余韶光教孩子做饭、养花、种菜等?
另有部分家长阅读《责任教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后担心,一些劳动课程任务较难,包括修家电、喂养动物、三维打印技能、激光切割技能、数控加工技能、液态金属打印技能等。家长自身并不懂干系知识,很难给孩子有效辅导。
严防劳动教诲变为另类应试教诲
有家长在网上吐槽,光看到《责任教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10个任务群的名字,就要吐血了。“这些须要花费学生多少韶光精力,又会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考察?关键是,劳动课程分数对孩子升学是否有影响?”
不少受访者认为,劳动课对中小学生的浸染在于育人,而不是教谋生技能,考评不应过于应试化。希望考评减少书面作业、论文等,多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劳的办法。
沈阳市沈河区劳动教诲教研员张丽华等表示,在考察评价形式上,通过校内实践比赛、实践展示等,让家长切实看到孩子的变革,唤醒家长的参与激情亲切。
辽宁教诲学院劳动教诲教研员孙岩认为,省级教诲行政部门应构建责任教诲阶段劳动教材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履行体系,尽快研制劳动课程教材和科学评价体系。
吉大附中力旺实验中学九年级十五班班主任王吉宏建议,学校劳动教诲可采纳积分制,孩子每完成一项,就会得到相应积分,期末稽核每个孩子积分情形。
杜绝形式主义,
家长合营比“学校教”更主要
今年5月,北京某中学孩子居家学习期间,学校团委哀求劳动课上,学生全程穿校服、戴红围巾,上传“颠大勺”图片,以方便后续宣扬。对此,家长表示“极度不理解,这种哀求完备便是搞形式主义”。
在“知乎”App上,有家长提出,“请让孩子在学校完成做菜、修家电等劳动项目,不要让家长每天发视频,拍照打卡发财长群。”这一发言收成1700多赞许。有人提出,课程方案初衷是全方位培养人才,但是没有明确实现这些哀求的“KPI”紧张由哪个群体承担,可能会涌现家校之间相互推诿任务,造成落实环节打折扣。
劳动教诲大量的实操在家庭,因此“家长作业”很难避免。“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关键要在设界说务之前尊重家长的见地。”吉林大学附属中学一逻辑学生家长说,希望学校能把劳动课与文化课结合起来,让家长认识到劳动教诲对付孩子能力提升的意义。
“通过实践,我们感想熏染到,孩子不排斥劳动,但是一些学校、家长并不重视劳动教诲。”沈阳市沈河区方凌小学校长王娟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进行考察,同时通过劳动教诲比赛等特色活动,让家长看到孩子的积极变革。
只要家长真正认识到劳动教诲对孩子发展有益,就能主动开展教诲活动。张丽华建议,对劳动内容的哀求不能过于单一,要根据家庭的需求,支配可选择、可替代的劳动作业,这样有利于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刊于《半月谈》202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