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繁荣富强、公民安居乐业,一贯是先人们不懈的追求。当今时期,更是如此!
多年来,我国以公民为中央,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植是其主要内容和主要担保。
凝心聚力为防控疫情供应强大精神动力
2020年1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凝心聚力、共克时艰是全国公民的共同心愿。
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我国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创建事情的上风,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爱国卫生涯动,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供应强大精神动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借助城市文明创建事情和爱国卫生涯动多年来积累的履历,我国大力整治环境脏、乱、差,进行了城市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农贸市场环境卫生整治、老旧小区根本举动步伐改造……
河南开封,全市累计整治小区、村落落2059个,整治农贸市场44次,打消卫死活角14590处,组织病媒生物预防掌握集中消杀活动1394次。而这仅仅是全国诸多城市环境整治的一角。江苏苏州、辽宁大连、安徽淮北等很多城市还将爱国卫生涯动与精神文明培植相结合,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公筷行动、光盘行动、清明节文明祭扫等移风易俗的新行动。
在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人类文明得到不断发展。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唤醒了公众年夜众的生态环保意识,那便是必须建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一场以“改进环境共享康健”“向不卫生不文明的饮食陋习宣战”“和谐心态快乐生活”等为重点专题的动员,在全国掀起了爱国卫生涯动的新高潮,一种更加文明的生活办法得到强化和升华。
共克时艰凸显多年精神文明培植成果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公民积极相应国家号召,踊跃投身疫情防控的公民战役、总体战、阻击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
面对充满变数的新冠病毒,以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王辰院士为代表的4.2万名医护职员不顾被传染的风险,逆行奔赴湖北,为战疫胜利立下不朽的功绩;在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们无私奉献,供应生理咨询,照顾援鄂医护职员的老人和孩子,帮助封闭式管理小区搬运和发放粮食蔬菜;还有数万名警察、疾控职员、快递员、快车司机等,也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事情岗位……
一方有难、八方增援,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凝心聚力、共克时艰,这是我国多年来重视精神文明创建的生动表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了培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计策任务,确立了物质文明培植和精神文明培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计策方针,把精神文明培植纳入社会主义当代化培植总体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培植,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不雅观点新哀求,有力推动了两个文明折衷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深入民气,社会主义核心代价不雅观日益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代价追求。
多年来,我国重视发挥前辈范例对弘扬时期新风尚的示范引领浸染。通过基层群众层层保举出“道德模范”“时期模范”“最美人物”“冲动中国”“身边年夜大好人”等,这些榜样的共同点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了主要贡献,群众认可度高,社会影响力大。
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我国第一艘制式远洋医院船。入列以来,它勇闯大洋熬炼远海卫勤保障能力,远赴外洋开展人性主义医疗做事,先后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做事43个国家和地区、23万余人次,赢得了国内外高度赞誉;被称为“农人院士”的朱有勇,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主动到深度穷苦的“民族直过区”,创办院士科技扶贫辅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穷苦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陈立群,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原校长,退休后远赴黔东南穷苦地区责任支教,家访并帮助100多户苗族穷苦家庭……
在我国,这样的道德模范还有很多,郑德荣、杜富国、孟祥民……他们如灯塔长明,闪耀着善良、忠实、担当的光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以人为本实现共建共享
随着精神文明培植的深化,我国的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做事水平、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进,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当前,面对实现社会主义当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义务,精神文明培植地位愈加主要。但不论何时,坚持以公民为中央的发展思想坚如磐石。
多年来,精神文明培植稳定树立依赖公民、为了公民的思想理念,匆匆进公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动员大家参与,实现共建共享。
康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定哀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康健中国培植,加强全民康健教诲,遍及公共卫生知识和康健科学知识,优化康健做事,完善康健保障,培植康健环境,发展康健家当,着力提高公民群众的康健水平。
多年来,我国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落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活动,创建为民惠民,极大提升了城乡居民得到感和幸福感,推动了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造就文明风尚。
校园文化是学校独特的精神标识,成为国家培养青少年的精神摇篮。2017年11月,中心文明委隆重表彰了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494所学校名列个中。这些学校长于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形成具有自我“灵魂”的校园文化特色。精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深入挖掘和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期代价,实现中华精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我国精神文明创建的主要内容。
公民有崇奉,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在精神文明创建的过程中,我国把空想信念教诲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中央环节,让空想信念的灯塔在国民气中闪亮,指引着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31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