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心凌《爱你》翻红,到周杰伦演唱会重映;从罗大佑在草坪上弹唱《童年》,到孙燕姿唱聊会等分享《遇见》。
横亘了五十年的风夹杂着时期的音符,翻越一座座或雄伟或奇丽的高山,来到我们身旁。

众歌手MV截图。
制图 刘越

简史丨华语盛行乐坛领军人从群星残酷到诸神薄暮 休闲娱乐

天梯难越,却总有人“一览众山小”。
而要成为真正的“开山怪”,“红”是次要,还得战至顶峰,歌驭八荒,信徒无数,引领风的方向。

华语盛行乐坛的“风”起于上个世纪,如今又将去往何处?

七十年代

男听许冠杰 女听邓丽君

每次勇闯KTV都必点《红日》《夸夸其言》《不浪漫罪名》的港乐发热友们一定想不到,上世纪70年代前的喷鼻香港乐坛,英文歌和国语歌各占半壁江山,粤语歌曲被视为民间小调,难登大雅之堂。

1972年,一位时期弄潮儿涌现了——歌手许冠杰。

他创造性地将普通粤语和盛行音乐相结合,作曲并演唱的《铁塔凌云》一经传唱便引起轰动。
旋律朗朗上口,歌词普通易懂,时人惊叹:“原来粤语歌还可以这样唱?”

许冠杰《铁塔凌云》MV截图

趁热打铁,许冠杰又推出了《鬼马双星》《半斤八两》《财神到》等歌曲,得到巨大成功。
个中专辑《半斤八两》在东南亚的销量达到35万张,标志着喷鼻香港粤语盛行歌的市场正式形成。
更主要的是,许冠杰以一人之力分别隔了两个时期。
英文歌的制霸局势被冲破,粤语歌曲发达发展,逐渐走入主流视野。

而此时的宝岛台湾也面临类似情形。
一批有识之士对英文歌主导乐坛的现状不满,发起“校园民歌运动”,带动了姚苏蓉、凤飞飞、甄妮、崔苔菁等一众本土歌手的发展。
时势造英雄,影响华语乐坛数十年的“歌坛皇后”邓丽君就此出身。

古人云:“凡有水井处,皆能歌柳词。
”而邓丽君歌曲的传唱度绝对可以媲美柳永大大,毕竟“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

邓丽君《甜蜜蜜》MV截图

温婉的外表,圆润的声线,细腻的情绪表达,邓丽君把民族性与盛行性相领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演唱风格。
作为第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语盛行歌手,邓丽君引领了70、80年代亚洲盛行音乐的风向,歌迷遍布全天下。
《在水一方》《我只在乎你》《甜蜜蜜》《玉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等歌曲成为永久的经典,直到如今依旧被广为传唱。

八十年代

巨星作“对” 天才成双

许冠杰开山之后,从林子祥、陈百强、梅艳芳、王杰,到Beyond、温拿乐队,粤语盛行歌手及组合如雨后春笋般呈现。

土壤已沃,静待花开。
八十年代的领军人物,是沿着古人道路发展起来的巨星。
而巨星,彷佛总是成双成对地涌现。

虽然,这两位巨星,“为难刁难”亦“做对”。

谭咏麟,年少成名,曾担当温拿乐队主唱,《爱情陷阱》《披着羊皮的狼》《爱在深秋》传唱大街小巷,80年代初期就已奠定乐坛霸主地位。

谭咏麟《爱在深秋》MV截图

张国荣,后起之秀,影视歌三栖全能选手,《风连续吹》《当年情》《倩女幽魂》火遍华语乐坛,是当之无愧的天王级人物。

张国荣《倩女幽魂》MV截图

而两位才华横溢的巨星还来不及惺惺相惜,就在媒体与歌迷们的裹挟下被推向风口浪尖,被迫“王不见王”。
这场旷日持久的“谭张争霸”终极以谭咏麟不再参与竞争性子的奖项评比,张国荣宣辞职出乐坛而告终。

喷鼻香港有双骄,台湾有双杰。
彼时两位有才华、有任务的年轻人脱胎于“校园民歌运动”,以天花板级别的创作能力成为日后华语乐坛教父般的存在——他们是罗大佑和李宗盛。

从《山丘》到《凡人歌》,李宗盛的歌曲风格新颖,暗藏禅机;从《童年》到《来日诰日会更好》,罗大佑的创作兼具反思与人文情怀。
两位具有前瞻性的乐坛先锋,直到本日还有很强的影响力。

而与此同时,盛行音乐风潮刚进入大陆,两位划时期的华语盛行音乐明星冉冉升起——张蔷和崔健。
登上过美国《时期周刊》的张蔷,激情亲切、旷达的曲风引领了风靡无数年轻人的“迪斯科文化”,而“中国摇滚教父”崔健则开启了摇滚音乐的一个时期。

九十年代

群星残酷 诸神逐鹿

在年月深渊,望明月远远。
90年代初,陈百强英年早逝,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也相继隐退,三王一后的时期结束,四大天王开始统治喷鼻香港乐坛。

作为1992年媒体评比出来的四位天王,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集人气、实绩、影响力为一体,是喷鼻香港乐坛实至名归的黄金偶像,代表了上世纪华人娱乐工业的顶峰。

四大天王同台。
1994年翡翠台庆截图

对付“四大天王”谁居首位的问题,外界争执多年。
以唱功和唱片销量来看,张学友夺魁实至名归。
如果比较人气和影响力,刘德华则更胜一筹。
然而即便难分伯仲,神仙斗殴依旧是神仙斗殴,《吻别》《忘情水》《对你爱不完》《今夜你会不会来》等国民级金曲直到本日还在传唱。

更难能名贵的是,四人各有性情,各领风骚,和而不同的特色授予了“四大”这个观点分外的竞争含义。
此前的“四大”倾向客不雅观阐述,此后中国社会所有领域频繁利用“四大”来区分有竞争关系的头部层级人物。
“四大天王”不仅只是娱乐圈的产物,还以其征象级的影响力成为大众文化的领军者。

1993喷鼻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仪式截图。
制图 刘越

90年代,是华语乐坛人才济济的年代。
除四大天王之外,台湾有周华健、任贤齐、张信哲、庾澄庆,大陆有刘欢、毛宁、孙楠和“魔岩三杰”。
女歌手方面,师从谷建芬的毛阿敏、那英称霸一时,《渴望》《思念》《山不转水转》《征服》火遍大江南北。
喷鼻香港乐坛在梅艳芳隐退之后,林忆莲、叶倩文、关淑怡、彭羚等人急流勇进。
而台湾也不乏许茹芸、孟庭苇、辛晓琪、张惠妹等实力派选手。

彼时一位南下喷鼻香江的北京姑娘王靖雯,凭借一首《随意马虎受伤的女人》在竞争激烈的喷鼻香港乐坛成功站稳脚跟,她另一个大众熟知的本名,是王菲。

如果说四大天王谁夺魁首众说纷纭,那么王菲则是毫无争议的女中第一。
她在群雄逐鹿中加冕,专辑销量和奖项数量冠绝华语女歌手,是任何人都无法动摇的一代传奇天后。

王菲《随意马虎受伤的女人》MV截图

李宗盛曾经如此评价王菲:“从音色,技巧,音乐性,她都是我认为这个年代当中非常拔尖的。

诚然,王菲音色辨识度极高,空灵缥缈。
她完美地将东方人的嗓音特点和欧美歌手的演唱技艺相领悟,“菲式唱腔”被无数后来者模拟。
她的音乐风格前卫,在主流和另类之间摇摆,既表示了华语乐坛摇滚乐和电子乐的成果,又将西方音乐的前沿造诣化为己用,是音乐环球化浪潮中当之无愧的中国领军者。

千禧年

周杰伦横空出世 华语乐坛再登顶峰

上世纪80、90年代,全体华语乐坛的重心往喷鼻香港偏移。
虽然港岛群星残酷,但无法躲避的一大窘状是缺少原创。
正如网友调侃的那样:“日本的中岛美雪养活了大半个华语乐坛。

确实,彼时的天王天后们还在享受翻唱歌曲带来的红利,张国荣的《风连续吹》、陈慧娴的《千千阙歌》、李克勤的《红日》、张学友的《李喷鼻香兰》《迢遥的她》等金曲都是舶来品。
千禧年之后,喷鼻香港歌坛后劲不敷,只余陈奕迅一位“新歌神”,短板日益凸显。

而罗大佑、李宗盛宝刀未老,袁惟仁小虫风头正劲,周杰伦、林俊杰、陶喆异军突起,随着这群原创音乐人逆势突围,华语盛行翻开了新的篇章。
大量精良的创作催生出了一批残酷新星。
女歌手有“四大三小”,分别指梁静茹、孙燕姿、蔡依林、萧亚轩和王心凌、杨丞琳、张韶涵;男歌手则以周杰伦、林俊杰、陶喆、吴克群等创作全才为首。
同时,也不乏五月天和SHE等人气组合。

个中,周杰伦独树一帜。
自2000年发行第一张专辑《Jay》以来,这个名字就始终盘踞在华语乐坛的顶峰之上。

周杰伦首张专辑《Jay》QQ音乐截图

《晴天》《七里喷鼻香》《可爱女人》,推动R&B成为中国盛行音乐主流的人是他;

《龙拳》《双截棍》《本草大纲》,让说唱成为国人普遍认知音乐新形式的人是他;

《青花瓷》《发如雪》《东风破》,首创当代盛行音乐“中国风”先河的人也是他。

周杰伦划时期的意义,在于他以一己之力影响了华人音乐的发展史,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选秀”和“网络”

成为华语乐坛新密码

千禧年前后,韩红、汪峰、刀郎、朴树、许巍等一批实力派歌手同样呈现出来,也不乏凤凰传奇等横扫整年纪段的组合。
但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05,华语乐坛的两扇新大门缓缓打开——一扇门上写着“选秀”,另一扇写着“互联网”。

在大多数不雅观众心中,选秀始于当年万人空巷的“超女快男”,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张杰、谭维维、陈楚生等人崭露锋芒,个中李宇春、周笔畅以“中性风”的魅力影响了一代人的审美。
而“好声音”“好歌曲”系列则为娱乐圈运送了梁博、张碧晨、周深、吉克隽逸、苏运莹等人才。

李宇春、周笔畅、何洁、纪敏佳。
《2005超级女声》节目截图

此外,网络的遍及化让音乐的门槛变低,更接地气的同时也面临着作品良莠不齐的状况。
一方面,“网络神曲”泛滥,《伤不起》《爱情买卖》《小苹果》等洗脑街歌爆火却后劲不敷。
另一方面,互联网上刮起了一阵非主流歌曲的热潮,以“QQ音乐三巨子”许嵩、汪苏泷、徐良为首,主打青春伤痛风格。
除了许嵩和汪苏泷此后凭借强大的原创能力成功转型之外,大部分网络歌手都和昔日的OICQ一样止步过去的辉煌。

直至今日,“选秀”和“网络文化”依旧深刻影响着华语乐坛的发展。
脱胎于韩流的“101”系选秀出身了蔡徐坤和火箭少女101,源自日本养成系的“十八楼”培养了TFBOYS和时期少年团,这些人气颇高的爱豆们日常霸占着流媒体榜单的半壁江山,另一半则由“网络神曲”的变种——旋律洗脑、流水线制作、歌红人不红的“抖音神曲”所瓜分。

《学猫叫》MV截图

有人说,70年代是华语乐坛的抽芽状态,80、90年代是黄金年代,00年代是顶峰时期,而如今,我们每天谈论的是“华语乐坛还在不在”。

这个时期不缺一呼百应的偶像,他们粉丝浩瀚,身价水涨船高,演唱会一票难求,随手发一条微博便是百万级别的转赞评。
然而,往前数五十年,天王天后们不是单单由人气和数据堆砌起来的产物。
能引领时期的浪潮,改变时期的审美,旁边时期的走向,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代表作依旧在传唱,这才是真正的“领军人物”。

周杰伦《七里喷鼻香》MV截图

互联网的信息爆炸让我们见多识广,得以筛选出自己最青睐的音乐风格,而大数据的遍及则将不雅观众圈层极致细分——听摇滚的听摇滚,爱嘻哈的爱嘻哈,喜好民谣的人每天收到的推送大概都是赵照、李志和万晓利。
在“信息茧房”之中,再次出身一位比肩前辈,影响力覆盖大多数听众的人物可谓难上加难。
但是正因破茧之痛,才会有成蝶之美。

粤语歌曲衰落,便有许冠杰开山立派;欧美音乐大肆入侵,李宗盛罗大佑拂世而起;三王一后曲终人散,四大天王闪亮登场;乐坛难逃翻唱窘状,周杰伦逆流而上……曾经他们面临的困境欠好比今大略,毕竟每一个新的时期开启,都仰赖新生力量日复一日的蛰伏和守望。

别忘了,纵然是被称为“诸神薄暮”确当下,也有邓紫棋、毛不易、李荣浩等后起之秀虎视眈眈。

下一个乐坛领军人是谁,我们拭目以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