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海拔1900米的重庆武隆仙女山,被誉为“东方瑞士”。
刚刚过去的冬天里,山上降下了十年来最大一场雪。
借着冬奥会的热乎劲儿,10万多名游客“追雪”而来,陈晓茵也在个中。
武隆这个“火炉”重庆的避暑胜地,在冬天“燃”了起来。

总人口41万的武隆,正全力推进旅游业“第三次创业”,力争到2024年接待游客量打破4800万人次,2026年创建天下级旅游度假区。
实现这样的年夜志,既要靠自然本底的“颜值”,更要靠文化赋能的“气质”。
淡妆浓抹的武隆,向着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翩然走来。

有颜值还得有气质重庆武隆旅游业高质量成长不雅观察 汽车知识

“自然的遗产,天下的武隆”

高颜值,是武隆给人的第一印象。

“这片草原太好看了,我太爱雪了!
”在仙女山大草原,50多岁的姚山拉着雪车往停车场走。
从早上10点自驾到达景区,一家七口人已经在仙女山上玩了七八个小时,“我们来仙女山玩雪10多次了,这次真过足了雪瘾。

姚山身后,高山草原白雪皑皑,远处的杉树林枝头挂雪,一片银装素裹,载着游客的赤色复古小火车在林中穿行。
这片1万余亩的草原,是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点,踏青、消夏、品秋、赏雪,四季皆有风景。

武隆地处重庆东南部武陵山和大娄山之间的峡谷地带,深藏山中却“天生丽质”,凑集了天坑、地缝、草原、峡谷、瀑布、溶洞、森林、河流等多种自然景不雅观。
形成在120万年前、长度近3公里的溶洞芙蓉洞,三座均匀高度超过300米的天然石拱桥天生三桥,深度近300米的天坑……这些喀斯特地貌古老而罕见,使武隆被誉为“天下喀斯特生态博物馆”。

正是靠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颜值”,武隆在重庆各区县中“独树一帜”,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旅游业。
1994年,武隆芙蓉洞景区对外开放,实现了武隆旅游业从无到有;2007年,包括武隆在内的“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列入《天下遗产名录》。
武隆捉住这一发展机遇,第二年就开启了以“做大游客总量、做强旅游经济”为紧张任务的“二次创业”,推动武隆旅游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几十年来,武隆历届党委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让曾经默默无闻的偏远区县洗手不干,成为重庆旅游业的“排头兵”和全国主要旅游目的地。
武隆先后荣膺“天下自然遗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金字招牌,获评“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培植示范区”,叫响“自然的遗产,天下的武隆”。

两名著名导演也将镜头对准了武隆。
2006年,张艺谋将重庆武隆天生三桥景区选中,作为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唯一外景地。
2013年,美国导演迈克尔·贝也来到武隆景区,取景拍摄了《变形金刚4》,“擎天柱”的出场让武隆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了天下。

2021年,武隆接待游客4070万人次,是2008年的20倍;综合收入197.3亿元,2008年的19.6倍。
2020年,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3%,旅游业已成为武隆主导性家当之一。

武隆区委布告何庆说,武隆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中之重,立足山水禀赋、生态资源,基本实现了从山区农业县到旅游大区、旅游强区的跨步跃升,“兴一业、旺百业”的功能已然显现。

大地长满“艺术” 文创“点土成金”

文化内涵,是武隆旅游业的独特气质。

“今年春节,景区酒店47间客房全订满了,一房难求。

在武隆仙女山和尚岩绝壁之下,这处名为

有的作品取材于武隆的泥土。
日本艺术家浅井裕介从武隆繁茂的苍山大地中采集有颜色的泥土,调和成19种颜色,在

有的利用当地的竹子和老屋。
在当地工匠的协作下,日本艺术家松本秋则把30多种、100多件竹子做成小乐器,放置在一所50多年的土房里,利用光、影、幕布等办法搭建出一个神奇的“竹音戏院”。
当人们走进老屋子,竹子乐器会自动演奏。

法国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打造的可记录、收藏心跳的“心跳博物馆”;丹麦艺术家托马斯·丹博用当地废旧木材制作、隐蔽于森林之中的两个巨人;英国艺术家卢克·杰拉姆设计、直径达7米的“月球博物馆”……2019年8月,

“过去以不雅观光游见长的武隆正在向深度游、休闲游转型升级,既要接地气,又有国际范。
”陈勇表示,

在武隆区芙蓉街道的全国村落庄旅游重点村落堰塘村落,一位脚上沾着泥土、头发花白的匠人,正在用武隆当地的陶土烧制陶器。
这位匠人叫李跃华,曾走遍全国各地征采奇石和陶土,去年正式入驻堰塘村落。

吸引他的不仅有武隆的旅游市场和支持政策,还有当地的陶土。
他在武隆的白马、仙女山、长坝等地创造了多达12种颜色的陶土,并据此研发出高温细陶、无釉磨光的“武隆七彩陶”。
多色陶土经由科学搭配、绞融、成型、精修、烧制等近十道工序,成为一件件呈现出独一无二“自然山水”的精美陶器,表面光亮如镜,纹理如山川,声音如流水。

去年7月,武隆七彩陶被重庆市外事办、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委评比为2021“重庆好礼”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大赛金奖产品和外事礼品,也勉励出李跃华的干劲。
“过去来武隆,游客想买点当地特产,只有羊角豆干、红苕粉等农特产品,现在武隆七彩陶成为旅游伴手礼,这种‘点土成金’的做法,大大提高了武隆文创产品的附加值。
”李跃华说,希望借助武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大武隆七彩陶影响力。

第三次创业:追求“更美”再出发

从颜值到气质,武隆旅游业对“更美”的追求,从未止步。
继1994年和2008年的前两次创业,今年武隆提出了“第三次创业”,重整行装再出发,向旅游业高品质发展阔步前行。

在武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内,2020年底开放的互动体验式自然教诲营地“树顶溜达”,汇聚了40多个源自德国的森林亲子运动体验项目。
游客通过260米长的提升塔,从地面来到15米高的空中,与原来高不可攀的大树近间隔打仗,呼吸森林高处的新鲜空气。

“森林不是垃圾场”的分类垃圾箱、爱护自然家园的宣扬牌等科普教诲元素,在“树顶溜达”营地中随处可见。
营地卖力人陈方文先容,营地主打自然教诲和研学体验,重点打造适宜3-12岁青少年儿童的自然教室。
截至2021年12月尾,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亲子家庭客户11万余人,个中青少年研学师生团队1800余人。
“亲子家庭在营地体验均匀时长在5-7小时,拉长了游客在仙女山景区的勾留韶光,也带动了周边酒店、餐饮等家当。
”陈方文说。

在仙女山归原小镇,一排临崖佳构民宿即将建成开放;在土坯老房改造成的茶馆中,在这里上班的村落民王万碧正忙着给游客泡盖碗茶。
运营总监邓淋籍说,以前这里紧邻仙女山大景区,村落民却吃不上“旅游饭”。
通过加入小镇乡宿同盟,20户村落民发展起民宿,均匀每户年收入能达到5万元。
小镇还将打造集野奢酒店、创客民宿、艺术文创、农业体验于一体的村落庄旅游目的地,实现都邑人诗意田园的“归原”之梦。

“树顶溜达”、归原小镇等一批新兴旅游项目,代表着武隆旅游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今年2月,武隆区委立足推动全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代价新定位,提出了强力推进以国际化为引领的武隆旅游业“第三次创业”,加快培植天下有名旅游目的地,着力打造研学、运动、艺术、康养、婚恋、做事六大旅游家当链,切实提高旅游业对强区富民的贡献度。

在武陵山区,不少地方的旅游资源禀赋与武隆大同小异,周边区县的高投入和大手笔,让较早叫响旅游品牌的武隆,时候保持着被超越的紧迫感。
与此同时,武隆的区位也在悄然改变。
去年,武隆仙女山机场通航,武隆进入“航空时期”;三年后,渝湘高铁将建成通车,武隆进入“高铁时期”,从重庆城区到武隆的韶光将从现在的两个多小时缩短为半小时。

“交通的提升,对武隆旅游业来说是把双刃剑。
”武隆区委布告何庆说,好处是游客可以更便捷地来到武隆,坏处是如果武隆不捉住机遇期、窗口期,拿不出留人的本事,就无法留住客流,游客转一圈就会返回重庆城区,武隆旅游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可能涌现“塌办法”下滑。
“武隆旅游业已经迎来了走向衰落与再创辉煌的关键临界点,我们必须增强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危急感,与韶光赛跑。

对付武隆来说,发展旅游业不仅是党委政府的职责,也事关每个武隆百姓。
仙女山滑雪场卖力人郑华现说,只管遭遇十年未见的大雪,但今年春节,武隆仙女山景区没有一天关门。
为了确保游客上山道路安全畅通,当地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除冰扫雪,个中不少人主动放弃了休假,这使得春节期间,武隆各景区接待持票游客19.2万人次,同比2021年增长164%。
“发展好旅游业,是我们每个武隆人共同的心愿。
”郑华现说。
(李勇、韩振、周文冲)

来源:新华逐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