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激烈的市场红海,有一家来自东莞的企业却独领风骚。这家名为拓斯达的民营企业,仅用了10年就登上成本市场,成为广东省机器人行业内首家上市企业;上市往后,拓斯达更是古迹猛增,在5年之内从4亿余元增长至超过32亿元。
如今,拓斯达在海内已累计做事超过15000家客户,包括宁德时期、立讯精密、富士康、比亚迪、长城汽车等有名企业,并在环球设立了40多个办事处及做事网络,产品及做事覆盖亚、美、欧、非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到成为业务收入超过30亿元的上市企业,拓斯达是如何做到的?
拓斯达外景。
10万元起身的行业龙头
鲜有人知的是,这家广东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的“前身”,却是一家斥资10万元创办的小型发卖企业。
2001年,拓斯达创始人吴丰礼退伍后来到广东东莞,做起了发卖事情,月薪仅有600元。但对付这第一份事情,吴丰礼兢兢业业,第8个月之后就连续两年蝉联发卖冠军。
2004年,积攒下第一桶金后,吴丰礼和一个同事凑了10万块钱,一起创办了一家小公司,发卖注塑机的周边设备。
乘着中国“入世”后制造业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吴丰礼和同事创办的小企业迅速崛起,仅仅用了3年,当时只有27岁的吴丰礼就赚到了人生中第一个1000万。
但吴丰礼敏锐地意识到,如果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恶劣、呆板、对人体有侵害的事情环境不改变,那么中国制造的人口红利的时期并不能持续长久。他至今还记得一件小事:一次去客户现场,有个班组长提出与吴丰礼扳手腕,吴丰礼创造他只有四根手指,原来,这位班组长在开注塑机的时候,模具合上了,手却没来得及抽出。
如何通过自动化技能,让工人们不再用身体去换钱?带着让工业文明回物化然之美的愿景,2007年,吴丰礼与互助伙伴一起,以50万元的启动资金创立了拓斯达,从自动化塑胶周边设备领域开始,启动了自动扮装备的研发生产和发卖。
拓斯达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吴丰礼。
彼时,海内尚无民营企业未涉足自动扮装备领域,拓斯达创始团队一没资金,二没技能,就在全国到处探求自动化领域的有名技能职员,逐一登门拜访寻求技能支持。
在专家的支持下,2008年,拓斯达研发出新型节能三机一体,省电70%以上,并在行业创始直接冷却160度水温机,降温速率缩短80%;2009年,拓斯达成为海天注塑机合格配套供应商,成交客户量打破一千家。
此后,拓斯达开始进军机器手领域。2010年,拓斯达与清华大学联手,引入最前辈企业管理理念,成立拓斯达商学院;并购机器手生产厂商,成为自动化系统输出全套家当链运营商,并在2011年自主研发出第一款机器手掌握系统。借助自主创新,拓斯达的掌握系统硬件本钱只需1300元,是当时从日本采购的掌握系统本钱的1/10。
从2011年到2014年,拓斯达自主研发的三轴、五轴伺服机器手陆续下线,将机器手产品做到了全国领先,更实现了入口替代。
期间,拓斯达还重视用好成本的力量。2013年,成立仅仅6年的拓斯达就引入兴证创投,预备A轮融资,融资总额达5000多万;2014年11月,拓斯达又启动第二轮融资,引入包括达晨创丰在内的四家机构,总融资7600万元。
险些同一韶光,拓斯达还进行了股份制改革,推动核心员工持股,于2014年12月成功在新三板挂牌;拓斯达还在广东证监局办理了上市辅导登记,IPO申请于2015年7月获证监会受理,2017年2月成功上岸厚交所,从预表露到过会只用了538天,被誉为“火速过会”。
上岸成本市场以来,拓斯达进一步加快了发展步伐。从2017年到2020年的4年间,拓斯达业务收入从7.64亿元增长到27.55亿元,营收规模增长近4倍,归母净利润从1.38亿元增长到5.2亿元,净利润增长了近3.8倍。
如今,从生产环境培植及管理,到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注塑机等智能装备,再到自动化办理方案、注塑机辅机及中心供料系统等各环节,拓斯达都能为制造业供应整体办理方案,以及全方位智能制造综合做事,并成为业内营收最高、增长最快的机器人企业之一:刚刚过去的2021年,拓斯达实现业务收入32.93亿元,连续第9年保持了双位数的同比增长率。
让博士领衔研发军队
走进拓斯达宽阔整洁的展厅,来宾会创造,四位博士霸占了展厅的“C”位:展厅正对门的一壁墙上,中国科学院沈阳打算技能研究所博士王志成、张晓辉,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谭永昌,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赵磊的大幅海报并排而立。
这些来自顶级科研机构和院校的博士们,是拓斯达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提起他们,吴丰礼可谓“如数家珍”。
“这位博士,原来是富士康的首席科学家,当年郭台铭几次飞往美国才挖返国内。”展厅中,吴丰礼说。
为何如此重视博士的力量?由于,在拓斯达看来,通过研发实现自主创新、入口替代,正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
以注塑行业必须用到的注塑机为例,由于电动注塑机的掌握系统和伺服电机尚仰赖于入口,其价格均匀是液压注塑机的两倍,导致海内注塑行业普遍以液压注塑机为主。
比较电动注塑机,液压注塑机不仅效率低、精度差,能耗也更大。吴丰礼算了一笔账:按照全国8万台液压注塑机的 存量来算,一台液压注塑机均匀一天花费 100度电,若全部改换为电动注塑机,均匀每台可节省2/3的能耗,加起来一年累 计可以节省超过19亿度电。
要降落注塑机伺服电机和掌握系统的本钱,就必须推动这些核心环节的国产化,就必须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带着为中国制造降本增效的目标,拓斯达近年来不断加码研发。财报显示,2017年,拓斯达的研发投入仅为3652.95万元。但到了2020年,研发投入已经达到了1.61亿元,占整年营收比重为5.83%;2021年,拓斯达的研发用度也达到1.42亿元,占整年营收的4.30%。
2020年以来,拓斯达还设立了广东省3C智能机器人与柔性制造企业重点实验室,成立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驱控一体化系统及运用技能工程技能研究开拓中央,为此配置的研发设备和专业的研发赞助工具软件、硬件斥资达千万级。
广东省3C智能机器人与柔性制造企业重点实验室。
同时,拓斯达还推进集成产品开拓(IPD)体系,在保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理念条件下,有效提高产品研发的质量及效率,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研发的过程中,博士们作为首席技能专家,带领着拓斯达由超过900名科研职员构成的研发团队,主导着各项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研究方向涵盖路径方案、运动掌握、图像处理、工艺集成、网络通信、人机交互等。
不吝重金投入研发,让博士成为带头人,建立前辈开拓体系,拓斯达在近年来已经开始收成硕果。
以2020年研发成功的五合一伺服电机为例,一样平常来说,掌握5台伺服电机须要5台伺服驱动器,而在首席伺服技能专家王志成团队的带领下,拓斯达将5台驱动器合成1个驱动器,实现“五合一”,既降落了本钱,也节约了空间;团队还通过提高软件运行效率,只用3颗CPU芯片就实现了五轴合一,进一步降落了本钱。
终极,这款五合一伺服电机产品不仅办理了客户注塑机开模自动抓取时因碰撞导致成品变形的问题,还比行业中同类产品本钱低30%以上,能效提升20%。
目前,拓斯达已自主研发节制了掌握器、伺服驱动、视觉系统的核心底层技能,逐步实现核心零部件入口替代,拥有已得到授权专利550项,个中发明专利41项,另有处于实审阶段的发明专利188项,各种软件著作权71项。
“只要我们不断深挖掌握器、伺服驱动、视觉系统三大核心技能领域,无论行业衍生出哪些新家当,我们的技能都能够覆盖。”吴丰礼说,“我们要专注于自己最善于的领域,把它做到极致。”
打造中小企业做事平台
做事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拓斯达也曾创造过不少痛点,个中之一便是对中小微企业的做事上。
在机器人本体及集成做事行业中,大客户是“必争之地”,拓斯达也提出了“大客户计策”。随着做事的大客户越来越多,拓斯达不得不谢毫不少中小客户的自动化需求,由于“实在做事不过来”。
被谢绝的中小客户,只好转而乞助中小型机器人集成商,结果屡遭难题:一方面,双方之间缺少互信,加上一些中小集成商缺少信誉,企业投入的金钱可能打水漂;另一方面,中小集成商整体技能实力有限,尤其缺少核心技能、关键工艺,可能导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让智造升级变成了烂尾工程。
目睹浩瀚中小微客户陷入窘境,以卖产品出身、依赖中小企业起身的拓斯达人的内心颇为愧疚。于是,拓斯达开始打造智能制造综合做事平台,考试测验以平台为载体去赋能中小企业,以及行业内的中小型集成商。
2018年7月,拓斯达孵化的“驼驮科技”发布,为采购客户供应价格透明的家当平台,简化中间交易环节,为客户买卖设备供应保障;供应LBS维保做事、透明计价模型,便利客户设备维保;帮助客户实现设备点检和智能排产,帮忙客户管理设备。
2019年,为了推动工程师资源共享,驼驮科技又正式上线驼驮维保平台,集结海量工程师资源, 让碰着问题的中小企业“3分钟内”找到师傅。
进入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市场对自动化有了更急迫的需求,打造精准匹配自动化供需的综合做事平台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2020年11月尾,拓斯达正式立项“集成侠”项目;2021年1月,集成侠APP正式上线,将不同行业的中小型自动化集成商所善于的工艺进行分类打标,与工业制造企业的自动化需求进行精准匹配,通过家当数据的沉淀和运用,提高全体家当的运营效率。
如何提高行业的运营效率?吴丰礼先容,首先,集成侠平台通过担保金机制等供应信用背书,提升互助双方的信誉,降落中小企业的后顾之忧;其次,做事过程中碰着技能难题,中小集成商可以向拓斯达寻求技能辅导,提高项目成功率;末了,通过将浩瀚个性化的智能制造办理方案打包汇总,不少零部件的采购变得集中化、标准化,降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本钱。
由于拓斯达积累了浩瀚客户,自从APP上线以来,集成侠平台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21年3月尾,上线仅仅过了2个月,就已有2000多家集成商入驻,用户靠近5000家。目前,集成侠平台上的集成商已经增至近1万家;驼驮维保平台吸引的工程师也超过了10万名,师傅在线报价,客户自由比价,上万家小制造企业由此办理了保修期外的维修难题。
在吴丰礼看来,这些综合做事平台,一方面帮助拓斯达增强了客户粘性,坚持了与客户多年积累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带动了零部件发卖的增长,也对拓斯达的主营业务起到了一定的助力。
未来,集成侠和驼驮维保平台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据拓斯达不完备统计,中国有300多万家工业制造企业,个中处于头部的不敷10%,靠近300万家企业都为中小型,加在一起仍为不可忽略的市场蓝海。
带着为客户办理问题的出发点,集成侠与驼驮维保平台也将不断升级。据先容,未来驼驮维保平台在供应售后做事的同时,将成为灵巧用工平台,家当工人和技能工人都在驼驮平台上实现家当互联网化;集成侠则有望延伸出供应链平台和物流平台,实现平台之间的协同。
“在实质上,市场需求便是客户未被办理的问题。”吴丰礼说,“客户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的机会,都可以转化为我们产品的布局。”
跟随客户走向环球
近年来,当“越南制造”开始崛起,拓斯达也跟随客户的步伐在东南亚攻城略地。目前,拓斯达已经在越南、印度成立分公司,紧张从事产品发卖业务;在印尼则同时成立了发卖公司和研发中央,推动部分自动化方案确当地研发。年报显示,2021年,拓斯达在外洋埠区的发卖额达到6.7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
由于牢牢环绕客户供应产品和做事,吴丰礼也成为制造业向东南亚外溢的“见证者”。在他看来,从前以三星为代表的韩国企业是投资越南的主力,随后是为苹果供应配套的富士康,近年来则有更多本土企业加入越南布局的阵营,既包括立讯精密、歌尔声学、蓝思科技等家当链企业,也包括vivo、OPPO等有名国产手机企业。
“越南作为国际贸易摩擦的避风港,正吸引更多产能转移,今年乃至光伏行业的企业都开始在越南布局。”吴丰礼说。
跟随客户深耕东南亚市场的吴丰礼,也在不雅观察着制造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吴丰礼创造,比较从前在珠三角的布局,企业如今在东南亚每每会上来就建起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曾经的劳动密集型生产阶段被直接跳过了。
在吴丰礼看来,这一方面是由于当代企业更加看重“让工业更美好”,另一方面也是当地劳动力本钱的快速增长:以越南为例,几年前越南工人均匀月薪仅相称于1000元公民币,如今已经上涨至3000-4000元。
制造办法的升级,为吴丰礼从事的行业带来了更多机会。因此,只管近年来企业遭遇疫情、原材料本钱上涨等磨练,拓斯达依然加快了增资扩产的脚步。
去年3月,拓斯达成功发行了可转换公司债券,召募到6.7亿元资金,除补充流动资金外,还用于智能制造整体办理方案研发及家当化项目。目前,项目已经开工培植,将培植成为拓斯达研发总部基地,未来将环绕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三大核心智能装备以及掌握、伺服、视觉三大核心技能进行产品开拓、技能研究,是拓斯达打造“以核心技能驱动的智能硬件平台”的主要一环,估量2023年投入利用。
拓斯达生产车间。
去年7月,拓斯达斥资1.3亿元,成功收购了东莞市埃弗米数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埃弗米”)的控股权。由于埃弗米主营业务为五轴联动机床、数控磨床、高速加工中央、石墨加工中央等的自主研发、生产与发卖,产品运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汽车、医疗、精密模具与机器零件加工等行业领域,本次收购也有利于推动拓斯达产品线的中高端化。
今年3月,拓斯达又启动了智能设备总部基地项目一期的培植。这一项目将紧张用于自动扮装备及数控机床装备等研发和制造,将进一步增加拓斯达产品的产能,丰富产品构造,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拓斯达的企业义务是让工业制造更美好,它实在包含了三层含义:首先是让投资者的回报更稳定,其次是让制造业企业家的管理更加科学,末了是希望让所有投身制造行业的普通人,都可以得到更加美好的事情体验。”吴丰礼说。
【撰文】王谦
【作者】 王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