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今年年初,91岁的欧阳永英搬到江西新余高新区水西镇的儿子家过年,没想到遭遇疫情,一下住了3个多月。
住久了,老人惦记桐林村落“颐养之家”那帮老伙伴了。

江西新余万余白叟入住颐养之家 汽车知识

“5月份重新开门第一天,老人们就回来了一大半。
”桐林村落村落委委员兼“颐养之家”管理员胡克军领着转了一圈,只见三四十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或围坐下棋打牌,或闲坐谈天,还有的坐在空调房里听戏曲,很是惬意。

为让更多屯子老人颐养天年,新余从2016年起,由组织部门、民政部门共同推动全市屯子“颐养之家”培植。
“既办理屯子养老问题,也能让党建事情在基层找到有效抓手。
”新余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赖国根先容。

培植“颐养之家”,钱从哪里来?多番调研之后,新余确定了最可行的路径——政府主导,群众自养。
初期培植经费以财政投入为主,由市、县、乡按一定比例分担,后期运营经费多方张罗,每月老人自缴200元,政府补贴150元,同时接管社会各界爱心捐款捐物。

培植“颐养之家”,光有钱还不足。
新余环绕老年人需求特点,精心谋划打造:选址只管即便挨着村落卫生室,确保每位老人都有一份康健档案;针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采纳送餐制。

红烧鱼、冬瓜肉、炖豆腐、鸡蛋汤……一天中午,在渝水区罗坊镇高勘村落“颐养之家”,84岁的彭美连吃得津津有味。
“三餐热饭热菜,味道蛮好,有的菜便是自留地里摘的,新鲜。

这个400多平方米的“颐养之家”,由原来的村落小学改造而成,不仅整合了村落卫生室、田舍信屋,还为须要住宿的老人备下几间房。
活动室墙壁上贴的党建宣扬栏十分能干。

为让“颐养之家”充满温情,新余将做事“颐养之家”作为党员先锋创绩的评价标准之一,组织党员开展志愿做事、宣讲活动。
入住“颐养之家”的不少老党员组成了理事会,为这个“大家庭”忙前忙后。

截至目前,新余414个行政村落已建成736个“颐养之家”,入住老人10309名,实现了所有行政村落和有需求的老人全覆盖。
(通讯员 朱磊 王丹 本报 徐雅金)

任务编辑: 宫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