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果终于学会说话了

“果果,本日看到老师怎么没打呼唤呀?”自闭症爱心康复中央康复师任加艳站在社区门口欢迎孩子们,一位小女孩小跑着进了门,她上前拦住,开起玩笑。

沭阳一家康复中央满负荷运转激发查询访问 期待更多光照亮来自星星的孩子 汽车知识

小女孩一下酡颜了,大声喊出:“老师好!

“果果早上好!
”说着,任加艳牵起小女孩往二楼走去。
欢迎孩子是任加艳每天事情的开始,等孩子们到康复室坐定,正式康复就开始了。

社区将二楼约600平方米的空间腾空,为康复中央供应场所,墙上贴着可爱的卡通画,地上铺着彩色榻榻米,游戏室摆放着玩具,滑梯、蹦床搜罗万象。
乍一看,这儿便是个幼儿园。
我们要让孩子们以为他们是在幼儿园玩,而不是在‘治病’。
”任加艳说,自闭症儿童比一样平常儿童更敏感,康复演习都在游戏中进行,潜移默化,“耐心比什么都主要。

当天上午先是风雅动作演习,孩子们须要将积木从对应形状的孔洞中穿过。
面对桌上的玩具,他们的表现五花八门,果果急速动手考试测验而且成功率很高。
有的孩子思考半天拿起一块积木,但又无从下手,还有些孩子迟迟没动手。
任加艳走过去,一个个手把手地教。

风雅动作演习后是社交能力演习,这是自闭症康复过程的“重头戏”。
任加艳让30名孩子自由分组做小游戏,分组过程便是对他们社交能力的演习,让他们考试测验主动与人互换。
果果很主动,很快就跟其余两个孩子组成一队,还跑来跑去帮别人组队。

“果果才来时,话都不会说,如今成了班里的‘愉快果’。
”任加艳说,果果来康复中央时已经四岁多,由于父母创造得晚,一贯没对她进行针对性康复演习,她当时不会说话。
现在经由3年多康复,果果不但学会说话,而且乐意主动与人互换,“她康复得相称好,再过段韶光,该当可以进入正常小学读书。

果果不是个例,从2015年初社区爱心康复中央运行以来,已有10多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经由康复演习,进入正常小学读书。

每天跑80公里接送孩子来康复

把稳到,康复中央地面上贴着勾引孩子走路的卡通脚丫贴纸,个中不少纸已被磨得褪色、脱落。
“我们这一贯是满负荷运转。
人来人往,每次重贴过不了多久就被踩坏。
”新桥社区党支部布告周建杨说,现在有30名自闭症儿童在中央康复,基本已是满负荷,但险些每天都有家长咨询,想把孩子送过来,20多个孩子正在排队。
中央运行4年多,累计有132名自闭症儿童在这接管康复演习。

“前两年,还有来自淮安、宿迁的孩子过来康复,现在班里住得最远的佳佳,家在本县高墟镇,家长每天接送来回80公里。
”任加艳说。

“佳佳两岁多还不会说话,带到医院检讨后,创造她是自闭症。
我们一开始不太懂,以为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去脑科医院治疗,那儿不都是看精神病的嘛?而且听说一个月要花三四千块钱,我们也包袱不起。
”佳佳的妈妈有些后悔。
去年初,她得知新桥社区有个康复中央,赶紧把佳佳送过来,“这儿跟正常幼儿园一样,还不要钱,再远,我也得把孩子送过来康复!

佳佳妈妈的担心和困难,在自闭症儿童家庭普遍存在,这也正是新桥社区成立爱心康复中央的初衷。
2014年11月,周建杨在社区拜访中得知,一些自闭症儿童因经济缘故原由和家长的不理解,延误了治疗。
沭阳脑科医院恰好就在社区辖区内,他主动找到院长傅坚,想在社区办个爱心康复中央,两人一拍即合。
社区腾出一层楼,投入近30万元,装修、购置设备,沭阳脑科医院派出3名专业康复师全职到社区驻点。
2015年初,爱心康复中央正式运营。

“我们派出专业康复师,并定期安排他们回院参加业务培训,确保给孩子们供应专业的康复演习。
”傅坚先容说,3名康复师人在社区上班,人为由脑科医院包袱,医院其他康复师包括她本人,也常常到社区帮忙,“这儿的孩子接管的康复演习,跟在我们医院康复的孩子基本一样”。

“硬件条件跟专业医院有差距,但我们也在不断努力改进条件。
”周建杨先容说,康复中央完备免费,所有支出都要靠社区和爱心捐赠,资金上还是有困难。
康复中央举动步伐、玩具用了4年多,亟待维改动换,但他们只能一步一步来。
5月初,有爱心机构向社区捐助2万元,周建杨赶紧去买了新蹦床,又将墙体重新粉刷,“爱心人士很多,我们会坚持把康复中央办下去,让更多自闭症孩子能更好融入社会。

280家机构难以知足12万患者

统计显示,我省约有12万名自闭症患者。
截至去年底,全省自闭症康复做事机构达280家,比上年增加100多家。
虽然康复做事机构数量不断增长,但依然不能知足社会需求。

“我们这有十几个孩子在排队。
”省残疾儿童康复研究中央主任管莹说,只要自闭症儿童家长向残联提出申请,经由干系审核后就可把孩子送到中央接管免费康复演习。
中央现有28个自闭症儿童在接管康复演习,已是满负荷运作。

自闭症康复干系人才的匮乏,是导致康复机构数量不敷的主要缘故原由。
傅坚认同这一不雅观点,“我们院自闭症康复治疗团队有30多人,仍旧不足用,每年都招人,但康复师难招,流动也大。
”自闭症儿童一样平常都比较难沟通互换,须要康复师有极大耐心,不少人事情一段韶光后,以为太辛劳就放弃了。

南京分外教诲师范学院2004年在海内率先设立自闭症康复专业,每年培养70-80名专业康复人才。
2015年该专业改为康复治疗学专业,第一批140多逻辑学生今年刚毕业。
“他们事情基本都有着落了,毕竟儿童康复的人才缺口很大。
”南京特传授教化院康复科学学院院长何侃说,海内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校很多,但传授教化内容较少涉及自闭症。
南京特传授教化院康复治疗学专业开设多门自闭症康复课程,培养学生节制专业内容。
何侃呼吁更多学校重视自闭症康复教诲。

康复用度不菲,同样是自闭症患者家庭面临的一大难题。
近年发布的《中国孤独症家庭需求蓝皮书》显示,52.4%的家庭有一人放弃事情专门照料孩子,月收入低于3000元的自闭症家庭占47%,55.8%的家长认为康复教诲用度难以承担。

我省很早就开始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演习进行救助,且补助标准不断提高、覆盖面不断扩大。
全省对有康复需求的0-14岁自闭症儿童实施基本康复救助做事全覆盖,省级补助标准为0-6岁儿童每年每人1.4万元,7-14岁每人每年1.2万元,各设区市自行确定补助标准,但不能低于省定标准。
目前,我省已累计有7290名自闭症儿童获得救助。

虽有补助,但专业康复机构每月三四千元的用度,不少自闭症儿童家庭还是难以承受,更多家庭在寻求公益康复机构的帮助。

“我们期待有更多光,照亮更多‘来自星星的孩子’。
”采访中,周建杨多次提起这句话。
如今,社会对付自闭症的理解不断深入,政府部门也在不断织密补助网,越来越多爱心人士关注到这一领域,相信未来肯定会有更多光,照进“来自星星的孩子”的内心。

(因涉及隐私,文中自闭症患者姓名为化名)

季 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