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刘华东 安胜蓝
拥有53项无障碍设计元素的卫生间、无障碍银行柜员机、支持数字公民币无障碍支付的“电子助盲证”、能够检测障碍物的“导盲避障手环”……
8月28日,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与北京市方案展览馆联合共建的科普展陈项目——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正式对外开放。一批无障碍科技产品和无障碍环境举动步伐佳构设计亮相展览,许多参不雅观者容身体验,纷纭感叹“太方便了”!
9月1日,无障碍环境培植法将迎来履行一周年。“字小如蚁”的药品解释书有了大字版、简化版,公交软件增加了语音报站功能,急救电话有了笔墨报警功能……随着法律不断落实落细,社会"大众年夜众对无障碍环境培植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无障碍环境培植正逐渐融入生活、深入民气,成为城市俏丽的风景。
无障碍环境,在日常点滴处日趋完善
“视障人士也可以在电影院与其他不雅观众一同不雅观看当下热映的电影啦!
”今年暑期,视障群体“零时差”“不雅观影”在多个城市成为现实——
在北京、上海、宁波等地的多家电影院,《抓娃娃》《异人之下》等热门电影无障碍版与普通版同日上岸院线,视障群体可通过佩戴耳机吸收器收听旁白讲授,与其他不雅观众在同一个影厅流畅不雅观看同一部影片。影片放映后,视障不雅观众反响热烈,“零时差”“不雅观影”让他们能和家人一起“看”电影享受温馨光阴,这对他们来说“格外主要”。
西藏拉萨分外教诲学校的孩子在参不雅观作品展览时用手语互换。新华社发
继轮椅推出导航功能后,某手机舆图App再度升级无障碍导航,新上线视障导航功能。在视障导航模式下,路线方案增加了盲道信息和路口红绿灯倒计时语音播报等功能,当视障群体在步辇儿中偏移方案路线大于30度持续5秒时,舆图会语音播报提醒用户。这样,视障群体在出行中就可以“听”导航顺利抵达电影院等目的地。
台阶旁的无障碍坡道、公交车上的无障碍翻板、停车场的无障碍车位、阛阓的盲文触摸板、公共场所的无障碍卫生间……从20世纪80年代无障碍环境培植起步,到2012年颁布《无障碍环境培植条例》,再到2023年履行无障碍环境培植法,我国无障碍环境培植加速推进,“按照标准设置盲道”“按照标准安装过街音响提示装置”“国家鼓励舆图导航定位产品逐步完善无障碍举动步伐的标识和无障碍出行路线导航功能”……这些法律规定,正从文本变成无处不在的社会细节,温暖着越来越多的人。
在福建省残疾人赞助用具资源中央,残疾人在体验智能电动轮椅。新华社发
这些变革或许并不显眼,但对付残障人士而言,是保障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权利的关键一环。“过去,我和朋友出门聚会,总要想想去目的地的路好不好走、有没有无障碍举动步伐。现在,无论市内游还是外地旅行,基本能实现‘想走就走’。值得一提的是,肢体残疾人也能考驾照了,我开车自驾游了好几次呢!
”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社会事情委员会秘书长陈唯斌深有感触,“从走出家门到拥抱更广阔的天下,随着无障碍环境培植的遍及和不断优化,我们残疾人能走得更快、更远。”
“无障碍环境培植法履行一年来,各地在贯彻履行的同时,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进一步落实落细,加上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及科技界、企业界的广泛参与支持,共同推动无障碍的便利呈现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说。
无障碍培植,从“有没有”迈向“优不优”
无障碍环境培植,从来就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须要久久为功、不断完善。无障碍环境培植法的履行,进一步强化了无障碍哀求,在各部门协同、制订统一标准方面发挥主要浸染,推动着无障碍环境培植水平从“有没有”向“优不优”迈进。
现实中,这样的征象并不少见:盲人出门能走多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盲道修多远或者堵点、断点在哪里;无障碍卫生间的利用程度,取决于通往卫生间的无障碍通道是否通畅;一些公共场所配备了无障碍举动步伐,却由于空间方案、功能设计上的不合理而难以利用……
浙江杭州河庄文体中央图书馆事情职员在为残疾人供应书本借阅做事。新华社发
“无障碍环境培植,不仅在于修多少公里盲道、设置多少个无障碍卫生间,伶仃的、不规范的、损毁的举动步伐,也会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审查公益诉讼职能的发挥,使无障碍环境培植系统连续、更规范安全,也更有实效。”浙江省公民审查院公益诉讼部副主任胡卫丽表示。
无障碍环境培植法表示出的法治温情在于实践、在于实行。法律授予审查机关“提出审查建议或者提起公益诉讼”权益后,不少无障碍环境培植中的“梗阻”通过审查机关的履职得到办理。今年8月,最高检通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阶段性开展情形,半年来,各地聚焦无障碍举动步伐培植、信息互换、社会做事中存在的突出违法问题,共备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616件,同比增长165.79%。
近年来,胡卫丽一贯在从事无障碍环境培植干系的审查公益诉讼,她说,那些坐着轮椅出行的残疾人、老年人,保障其出行安全的无障碍环境离不开住建、工信、交通运输、文旅、民政等多个部门协同,在培植无障碍举动步伐时,也涉及设计、施工、监理、审查、验收备案等多个环节。“规范标准、畅通所有的难点堵点衔接点,才能为无障碍环境供应健全保障。”
在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中,展出了全国各地的无障碍环境举动步伐设计佳构示范案例,大到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无障碍场馆,小到旧楼无障碍改造、无障碍公园景区。这些无障碍精良设计项目的培植过程中,都有着一群分外的贡献者——“无障碍监督体验员”,他们亲自体验无障碍举动步伐,反馈利用感想熏染和见地建议,帮助无障碍设计更合理、更实用、更人性化。
在山东烟台举办的全国助残日活动现场,残障人士展示轮椅篮球。新华社发
“北京目前有2000多名无障碍监督体验员,个中一半是残疾人,另一半是老年人、专家学者、大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培植促进中央副主任晏京也是个中之一,他曾参与北京冬奥场馆的无障碍项目设计事情。在他看来,现在城市无障碍项目设计越来越重视听取监督体验员的见地。
“无障碍设计须要标准化来保障设计质量,但不能完备硬搬标准,还须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实际空间和利用感想熏染来灵巧设计,比如卫生间开门方向等,做到标准规范和‘一事一案’有机结合。”晏京说,“无障碍监督体验员已经参与北京市许多主要公共项目培植,我们期待,进一步优化公共无障碍环境举动步伐设计流程,让社会"大众年夜众更加广泛参与到前期设计中,推动无障碍环境培植更加科学、节约、创新、领悟。”
无障碍理念,是对每一个人的关爱
有些地方的盲道“很忙”,被长期占用;导盲犬进地铁,引来其他搭客侧目;一些公共场所,非线上预约不能进……这些征象反响出人们对无障碍环境培植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化,除了无障碍环境的硬件培植,社会人文环境培植同样主要。
目前,我国残疾人超过8500万,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超过2.9亿。老年人受到年事增长、疾病、心智水平低落等影响,可能进入失落能或半失落能状态,或碰着难以节制智能终端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障碍。无障碍环境培植法提出,无障碍权柄重点保障人群是“残疾人、老年人”,并规定“其他人有无障碍需求的”可以享受无障碍环境便利。这凸显了无障碍环境受益人群为全体社会成员:无障碍坡道除了便利残疾人和老年人,还能让蹒跚学步的孩子、行动不便的孕妇、带着沉重行李箱的行人少一些烦恼;手机的语音转笔墨功能,除了方便听障人士,也能让未便利听语音的用户及时吸收到信息……
“无障碍环境培植法惠及所有有需求的人,这是无障碍理念和实践的巨大进步。”中国残联理事、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庆忠表示,落实无障碍环境培植法,根本在于提高全社会的无障碍意识和法律意识,一方面加大力度宣扬遍及无障碍知识和法律法规标准,勾引"大众认识到无障碍环境培植与自己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切实加强无障碍监管,依法采纳勉励和惩罚方法推动无障碍任务的落实,逐步形玉成社会自觉的无障碍氛围和人文环境。
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展出的杭州市三墩镇民生综合体案例,是我国首个荣获无障碍环境认证第一流级三星级的社区案例。社区综合体以“整年纪友好”为设计方向,实现了硬件设计无障碍,配备了超市、图书阅览、社区食堂、休闲健身、医疗就诊等做事举动步伐,并向残疾人供应就业创业基地、无障碍电影放映等助残做事。
“无障碍环境培植法的颁布施行,让社会不断加深对无障碍理念的理解。我们认识到培植儿童友好型城市、青年景长型城市、老年友好型城市、残健领悟型城市,无障碍环境培植都是必选项、必答题,它是全龄友好的必备条件。”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无障碍环境促进委员会副主任骆燕说,“我们要宣扬遍及无障碍环境培植特惠普惠的理念,全人群平等领悟、全方位舒适便捷,大家参与、大家共建、大家共享。”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31日 0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