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8时到23日20时,鄢陵持续强降雨,均匀降水量384.5毫米,最大雨量达到520毫米,超过鄢陵气候历史极值。
同时,由于上游泄洪,流经鄢陵境内的双洎河、贾鲁河、康沟河、大浪沟等河道,多段水位打破鉴戒线。

暴雨来临后,道路冲毁,房屋倒塌,农田被泡,……据初步统计,截至8月2日,全县12个镇19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2.41万亩,成灾面积20.919万亩,绝收面积14.85万亩,直接经济丢失约17.84亿元。

河南鄢陵县在大年夜灾大年夜考中淬炼初心义务 汽车知识

面对罕见的汛情灾情,鄢陵县委、县政府闻“汛”而动,立即启动防汛应急相应,坚守防汛事情“金标准”,最大限度保障公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县各级各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支配和哀求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密切合营,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联络齐心专心,众志成城,全力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

保鄢陵河湖安澜,佑花都百姓安然。
是目标、是哀求,更是誓言和宣言。

一曲公民至上的生命礼赞,响彻鄢陵大地!

提前备战、科学应对、确保公民生命财产安全

宁肯听骂声,决不听哭声!

7月19日,按照省、市防汛哀求,鄢陵向全县党员干部发出“动员令”,哀求全县高下把防汛预案事情再安排、再考虑、再熟习,把预案变成流程、变成要点、变成实际事情的清单,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密切关注重点、险点,负责落实防汛各项准备事情,务必确保防汛事情万无一失。

7月20日凌晨6点,根据水利部门反馈汛情信息,双洎河上游佛耳岗水库操持下泄流量每秒1450立方米,而鄢陵境内双洎河彭店拦河闸过闸防年夜水量仅为每秒500立方米,远远超过双洎河设计防年夜水量,防汛形势十分危急。

7月20日中午1点,县委布告李东岭、县长李亚强调集水利、气候、农业等部门的专家进行会商研判,科学调度,突出重点部位,强化监测预警。

在佛耳岗水库泄洪期间,双洎河上游大水下泄流量估算每秒450立方米,预测到达鄢陵的最大洪峰近每秒1000立方米。
鉴于该情形综合剖析研判,县防汛指挥部果断决策,对双洎河鄢陵段长期未启动的老船闸河段按每秒150立方米进行疏通分洪,同时全部开启引黄干渠南北对口闸,分年夜水量可达到每秒300立方米,从而减少双洎河过闸流量,最大程度发挥双洎河泄洪能力。

公民便是江山,江山便是公民。
为确保泄洪区公民生命财产安全,鄢陵调集客运、公交车辆1200多台(次),在城区设置安置点10个,下午5点前,双洎河沿岸3公里范围内的36个村落4.75万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5600余人鄢陵籍群众得以妥善安置。

在鄢的所有县级领导奔赴各个防汛点,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巡查险情、加固堤坝。
调集40个县直部门2300人参加抗洪抢险,各镇均成立由30名党员干部组成的应急突出排、由机关干部和广大群众组成的抗洪抢险军队7600余人备战堤坝,抢堵决口,无论职级、无论男女、不分老少,大家肩并肩,脚抵脚,一群人,一件事,一条心,固堤坝,筑防线,保卫家园。
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但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鄢陵人。

在防汛现场,有一个人特殊令人瞩目。
鄢陵县水利局总工程师丁东良从7月19日起,连续六天六夜驻守在防汛第一线,查隐患、计流量、做预案,用详确的数据和过硬的技能为县防汛指挥部科学决策供应了倔强的保障。

“宁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鄢陵在全县履行所储备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储存地点、联系人“六落实”,共调配编织袋14万条、发电机5组、抽水泵10台、照明设备35台,夜间照明灯具1000多具、铅丝5吨、砂石4500多方、橡皮舟6只、冲锋舟4艘、救生衣4000多件、救生圈1000只、排涝设备40套、帐篷750顶、折叠床1500张、折叠桌椅1719组、铁锹3856把、雨衣1750件、雨鞋5310双、各种工程机器160台次、毛毯2666件、夏凉被7420床,为打赢抗洪抢险硬仗供应了有力保障。

由于“关键少数”靠前指挥、科学研判、精准调度、保障有力,鄢陵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防汛“答卷”---无一伤、无一亡、无一失落联。

党员干部的钢铁意志 筑起抵抗年夜水的倔强堤坝

世上没有天生无畏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快点让开,让我下去,闸再不落地,水都倒灌了!
”7月21昼夜里10点,大水溘然来袭,彭店镇慕寨村落党支部布告周梦枝顾不得脱下身上衣服,第一韶光跳入年久失落修的水闸底部,清理杂物,奋力拉拽。
此时,闸边大水奔驰彭湃,哗哗的水声直击耳膜。
作为彭店镇防汛突击队的一员,他与村落里36位队友巡堤查险,在急流险情中,架起了守望相助的生命之桥。

7月22日凌晨5点,引黄干渠汶河温寨村落段河堤溘然决口。
正在巡堤的鄢陵县柏梁镇温寨村落第一布告陈飞祥创造后不平不挠跳入决口处,奋力用树干强堵、用沙袋封堵。
在他的带动下,党员群众齐上阵,终极用了7个多小时把决口成功封堵。
决口封堵后,村落民创造陈飞祥腿上和脚面被划出的几条七八厘米长的伤口已经传染,都劝他回去安歇,他却说:“险情面前,温寨便是我的家,大水不退,我不退。
”大略包扎后,他又组织应急分队查看群众受灾情形,帮助群众排水排涝。

彭店镇王铁村落妇女主任高芊,在接到要关照撤离的任务后,冒着大雨,挨家挨户叫门关照,特殊是在家老人和行动不便职员,她都及时关照到位,并组织职员帮忙他们安全疏散……

奋战72小时,巡堤41次,辗转12个村落落,补救和疏散群众2565人。
这些数字,勾勒出鄢陵县消防接济大队政治教导员董超和他的队友们抗击洪魔的光鲜轨迹。

“汛情吹响冲锋号,我是党员我先上!
”“堡垒筑在一线、党旗插在一线、党徽亮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
”“一句誓言,生平作答”.....在鄢陵,在抗洪救灾现场,暴雨中呈现出多少“乘风破浪”的力量,他们披上“雨衣战袍”,冲锋陷阵,以希望赢得希望,架起了一个个生命通道。
他们撑开来是伞,为公民遮风挡雨;俯下去是牛,为百姓鞠躬尽瘁。

积极妥善安置群众 书写新时期的大爱无疆

我们永久铭记这一刻!

贾鲁河放水泄洪,鄢陵县马坊、彭店两个镇用万亩良田和4万余群众的背井离乡换取了上游的安然和国家交通大动脉的畅通,张桥、只乐、南坞、大马等镇在自身遭受洪涝磨难的情形下,收受接管周边其他市县撤离无住所职员11851人。

“有地方住,有吃的,有喝的,都是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啊!
”7月22日,在鄢陵县张桥镇一中学校安置点,周口市扶沟县固城乡宣庙村落村落民85岁的马喜成说。

“我这一辈子,经历了两次大大水。
”坐在由学生宿舍改成的住所里,马喜成说,第一次大大水是1938年蒋介石扒开黄河花园口,他家成了黄泛区,当时他才2岁多,家人带他逃荒到鄢陵县老张桥村落,吃没吃的,喝没喝的,末了被迫又逃荒到了驻马店的汝南。

时隔83年,今年7月21日,他碰着了平生经历的第二场大大水。
这次,他又来到了张桥镇避难。

“你看看,这些面包、方便面、矿泉水,都是好心人捐献的,还送来了包子、胡辣汤、馒头,吃喝不愁,屋里还有空调。
”马喜成说,张桥镇有专门的干部卖力安置事情,乡卫生院还派来了医疗队,谁有个头疼发热的能够及时救治,今昔比拟真是两重天哪。

公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灾后重修

特大暴雨造成的灾情尚未完备肃清,疫情升级的警报又紧急袭来。
“七下八上”的关键时候,鄢陵迅速反应,及晨安排,在以应战状态抓好疫情、汛情防控的同时,派出300余名干部进村落入户、下沉企业帮助复工达产,努力打好保生命康健、保经济增长的两场“硬仗”。

排水、除草、深耕、施肥,8月7日一大早,鄢陵县陶成镇东刘庄村落村落民正顶着烈日在田间抢种补种……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眼下大水过后,俺村落的紧张任务便是核灾减灾和恢复活产自救,通过抢种补种,将大水造成的丢失降到最低。
”45岁的党支部布告刘国营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抓好农业生产,精准高效做好保险理赔做事,加强灾后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控,动员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抢抓农时补栽补种。
抓紧抢修加固,对磨难中受损的水利举动步伐、道路、桥梁涵洞、配电举动步伐和防汛重点部位,全面开展隐患排查修复,及时恢复活产生活秩序。
加强受灾群众的帮扶救助和卫生防疫,强化价格监测预警和市场监管……

积极谋划项目,争取资金支持。
根据全县受灾受损情形,全县共谋划灾后规复重修和防灾减灾项目34个,估量总投资60.2亿元,谋划洪涝磨难受损项目16个,估量总投资10.9亿元。
同时,根据全县受灾丢失和灾后自救实情,积极向农业发展银行申请暴雨磨难专项应急贷款5亿元,目前已审批通过贷款金额3亿元,投放贷款1.6亿元,已全部拨付到位。

以“万人助企联乡帮村落”活动为抓手,迅速摸排受灾企业情形,一企一策精准帮扶,300多名干部下沉一线,竭力帮助企业挽回丢失、复工达产。
县里还订定了金融支持防汛救灾10条方法,对受灾的企业供应贷款展期、延期等做事,帮助企业降本钱、渡难关、强信心,同时辅导建立保险理赔绿色通道,助力企业灾后复工……

“雨停了,水退了,就有了希望。
我们相信党和政府,统统都会逐步好起来。
”彭店镇骆家村落的一村落民的话或许便是鄢陵在大汛大疫、大战大考中最好的答卷。
(中国日报河南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