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光电线束自动化生产线。
线下升级“云端” 打通“数据孤岛”
“虽然有少部分工人还没复工,但我们的生产基本不受影响。”疫情期间,一些工人无法按时返岗复工,成了柳市很多企业面临的大难题,但在乐清市八达光电科技株式会社内,一台台机器手成了破局的关键,充当起企业达产达效的“急先锋”。
传统的技能改造以设备更新换代和企业“机器换人”为主,而柳市部分工业企业已经逐步从硬件向软件、从线下到“云端”升级,在设备更新升级的根本上,打通“数据孤岛”,形玉成自动化生产线。
八达光电董事长刘滨峰表示,2015年以来,企业推进智能化改造,全自动化生产线和专业的工程团队不仅节约本钱、提升质量,也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大浸染。“例如我们的连接器核心部件,全部采取自动化方案,由原来的日产能3000个、人工数8人,提升至日产能4万个、人工数1人。”
“八达光电仅是柳市企业应对疫情有序复工复产、有力达产达效的一个生动案例。”柳市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蒋旭日的办公桌上,一份份复工企业名单虽只有薄薄几页纸,但分量十足,都是拥有示范智能车间的企业。他见告,八达光电从事新能源汽车配套高压连接系统的研制生产,智能化技能改造效果显著。“近几年,该公司每年投入数千万元,引入立体仓库、建成数字化工厂、进行信息化管理、打通工业数据链,实现了企业高效快速相应的制造能力,也成为了抗疫期间企业迅速达产达效的法宝。”
小小机器,发挥大浸染。工厂内“一键启动”的智能化生产线,只需按下按钮,即可完成进料、温度掌握、磨机、制造、打包等全过程自动化作业。工厂内核心部件全自动化方案领先全国同行。
“设备智能化不仅提高了人工效率,规避了潜在的生产安全风险,还增强了产品管控力度,实现‘边做边检’,真正意义长进步了产品质量。目前,企业可年产25万套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干系产品。”刘滨峰说,“智能化技改政策助力家当转型升级,通过产品质量和技能领先首创市场蓝海区域,助力柳市制造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进入环球高端制造行列,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培植聪慧工厂 信息化全覆盖
走进欣灵电气生产车间,“全线打通”的生产线正井井有条运转。偌大的车间里,现场操作职员很少,与之形成比拟的是机器在热闹地劳碌着,传送带平稳运转,机器手臂自动解包……
欣灵电气全自动化生产车间。
而在中控室里,透过监控的大屏,车间生产操作现场尽现面前,操作职员只需不雅观察现场生产情形,对着电脑,轻点鼠标,记录数据的变革,进行生产的调度。
谈及聪慧工厂培植,欣灵电气干系卖力人先容:“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借助力太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和自主软件开拓的上风,将智能化技能覆盖全体工厂,实现设计、操持、生产、仓储等环节信息化全覆盖和智能调度。”
如今,欣灵电气数据采集点密布各个角落、覆盖各个环节,实现了对产品品质、工艺参数、设备状态、运行过程的感知,实现科学管控,可快速创造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改进。同时,大幅度降落生产本钱、能源花费,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以当前技改政策,设备技改能享受到的补助力度非常大,基本上2年内就可以收回投资,对企业发展非常有利。”欣灵电气干系卖力人说,在当前柳市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技改政策勉励下,他对持续推进智能化技能改造很有信心,接下来将完善聪慧工厂的培植。
“该项目培植完毕后可实现自动化妆备率从65%提升至90%,机器换人估量减员140人,人均产值提升23%,产成品不良率降落20%以上。”欣灵电气干系卖力人说。
持续加码技改 源自政策底气
自动冲压、自动焊接、自动包装……近日,温州嘉特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自动化车间内,一台台机器整洁排列、高速运转,几名事情职员在终端掌握打包搬运等程序性事情。
嘉特汽车员工操作考验仪器。嘉特汽车供图
除了自动扮装备,数据化、智能化也是嘉特汽车的一大特点。嘉特汽车财务部卖力人黄蓓蓓先容,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办法,在复产复工中发挥了独特上风,帮助企业迅速规复产能。目前,公司正在赶工疫情期间积压的订单。
嘉特汽车是柳市第一批复产复工的企业,在员工返岗率低的情形下,利用智能扮装备战胜了复工初期的困境。
“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前,1名员工只能掌握1台冲压设备或者掌握1台注塑机。改造后,1名员工能掌握3台自动冲压设备或者掌握4台注塑机,人均产值从60万元增长到70万元,产能增长40%以上。”黄蓓蓓说,2019年以来,公司先后投入700多万元,加大设备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改造,产能的增长带动企业发展壮大,员工人数由原来的50余人增加到80余人。“设备自动化智能化还能享受政策的补助,让我们更有底气进行智能化技能改造,对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2019年实现发卖5500万元,2020年力争6000万元。”
生产自动化 凸显复产上风
自动化的包装线上,一个个五层瓦楞纸板在险些没有人工干预的条件下完成装箱,沿着传输带向出口滑去。
“春节前后,本是瓦楞纸板的利用旺季。受疫情影响,瓦楞纸板需求量有所低落。”温州华林包装有限公法律人代表蔡林福表示,2019年公司投入智能化改造,所投用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员工密度不大,这为疫情防控下恢复活产供应了相比拟较好的条件。
“我们在进入车间提高行体温检测,筛查职员打仗史,做全面消毒,洗手戴口罩,并建立登记台账等防护方法,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做好复工生产。”蔡林福说,“目前,产能达到3000万平方旁边。”
“如果倒退回两年前,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可能会更大。”乐清市三环精密机器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陈鹏飞感慨地说,那时生产线上用工更多,车间随意马虎造成职员聚拢。
3月23日,在位于柳市镇新光工业区的生产车间内,工程设备职员正在生产线上劳碌。
“工厂内直线滑块、直线导轨等生产设备都实现了智能化技能改造。”陈鹏飞说,制造核心环节已由当年的一个人操作一台设备升级到一个人操作整条生产线,用工人数相对减少。
德力西集团员工操作智能扮装备。
德力西的智能车间,通过机器换人,用工数从700人减少为70人,公民集团开足自动扮装备“马力”,加速交付订单,抢抓商机,国际订单同比增长了20%旁边。
近年来,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步伐在柳市传统工业企业明显加快, 智能制造带来的生产线人员减少、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效率提高等上风,在防控疫情背景下的复工复产中凸显出上风。
政府“真金白银” 鼓励技能改造
3月18日下午,柳市镇召开智能化技能改造事情推进会。
会议指出,2020年是柳市镇的“家当转型升级年”,柳市镇经历了新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疫情。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目前,柳市镇已实现全面复工。
会议指出,柳市家当链前辈,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明显,配套企业完好,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中“一镇一品、一镇一业”的“块状经济”模式。与此同时,柳市地皮指标较少,用工缺口及交通压力较大,城镇发展受限。柳市镇将优化政府做事,抓好环境改进,打造城市新形象;抓好地皮、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为企业发展供应动力;进一步优化驻企做事,实现审批简化,做好金融做事事情,落实政企联动,切实改进营商坏境。
会议强调,企业要发挥主体浸染,提升市场竞争力。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老厂房改造;加快上市、上规、上云的步伐,抢抓政策红利期;抓智能化技能改造,走专精特新之路,助力企业核心指标及抗风险能力稳步提升;紧抓“技改新十条”政策机遇,加强政策供给,加大金融支持,因势利导掀起新一轮企业智能化技改热潮,推动企业经济高质量开局。
会上,市经信局党委委员臧晓微作“技改新十条”和旧厂房改造政策宣讲。会议还宣读了柳市镇功绩企业、亩均税收十强企业、三十强企业、明星企业、批零住餐十强企业。
“政府的帮助让我们发展更有信心。”这句话,在实现新一轮技改的企业常常被提到。
为了鼓励和驱动企业开展智能化技改,乐清市出台全省力度最大的“技改新十条”政策。
“技改新十条”降落了补助门槛,将技改项目补助门槛从200万元以上降落至100万元,对电气家当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智能化技改项目门槛降落至50万元。
对1000万元、3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技改项目,分别给予15%、18%、20%的补助,补助金额连续三年增长近50%。并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企业技改情形,与财政性存款挂钩,勾引金融机构加大技改支持力度。
此外,对付由于技改须要进行空间拓展的企业,乐清市还出台了支持老旧厂房改造、闲置房产盘活等多项配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