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兰亭序》
歌词: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至心能给谁。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朋侪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便是《兰亭集序》。
二、《本草大纲》
歌词:如果华佗再世,崇洋都被医治;外邦来学汉字,引发我民族意识;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还有莲子;黄药子苦豆子川楝子,我要面子;用我的办法,改写一部历史。
1. 《本草大纲》,本草著作,明代李时珍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此书采取“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大纲”名书。
2.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研讨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善于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精彩医术的医师。
三、《霍元甲》
歌词:霍霍霍霍,霍霍霍霍,霍家拳的套路招式灵巧;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着生命就该完全度过。
霍元甲,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字俊卿,生于天津静海县。霍元甲出身镖师家庭,继续祖传“迷踪拳”绝技。1909年,41岁的霍元甲,由农劲荪先容来上海,接管由陈公哲、陈铁生所创办“精武体操会”中主教武术,被评为沧州十大武术名人。孙中山对霍元甲“以武保国强种”的胆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精武会成立10周年之际,他亲临大会,题写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以示对霍元甲的纪念。
四、《爱在西元前》
歌词: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玄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你在橱窗前,瞩目碑文的字眼。
1. 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年旁边-公元前1595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距今约5000年旁边,这里的人们建立了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并有前辈的铸造技能。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在这平原上发展了当时天下上少有的几个城市,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夫历书等。
2. 四大文明古国,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海内的关于天下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分别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今地域属伊拉克)、古埃及(位于北非,今地域属埃及)、古印度(位于南亚,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和中国(位于东亚)。
3. 《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笔墨法典,也是天下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由媒介、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媒介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措辞丰富,词华华美,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颂诗。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续、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五、《青花瓷》
歌词: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述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喷鼻香透过窗苦处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1.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涌如今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期间,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2. 仕女画,一作“士女画”,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述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中国仕女画形成在一千多年前的两晋期间。仕女画是人物画中以女性形象为描述工具的绘画。仕女画在发展过程中,其表现领域也不断扩展。“仕女画”作为一个观点、一种题材门类、一种规模而论,就目前资料记载,应从唐代开始。其代表画家有张萱、周昉等。他们笔下的仕女,大都是上层社会和宫廷生活中的贵族和名门淑女。向人们展现了当时上层妇女散逸的生活及其繁芜的内心天下。
3. 宣纸,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唐天宝年间,在全国各地运到京城长安的进贡之物中,宣城郡船中有“纸、笔”等贡品,这解释当时宣城郡已生产纸、笔。宣纸是中国独特的手工艺品,具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之特色,享有“千年寿纸”的美誉,被誉为“国宝”。用宣纸题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骨气兼蓄,气势溢秀,浓而不浑,淡而不灰,其字其画,跃然纸上,神采飞扬,飞目生辉。2002年8月,宣纸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六、《烟花易冷》
歌词:听青春,迎来笑声,羡煞许多人;那史册,温顺不肯,下笔都太狠;烟花易冷,人事易分,而你在问,我是否还负责;千年后,累世情深,还有谁在等;而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如你在跟,前世过门;随着尘凡,跟随我,浪迹生平。
1. 《烟花易冷》歌词源于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故事的背景是北魏期间杨炫之所著《洛阳伽蓝记》中描述的盛极繁华后倾塌颓圮的千年古都洛阳城。《洛阳伽蓝记》简称《伽蓝记》,是中国古代佛教史乘。是东魏迁都邺城十余年后,抚军司马杨炫之重游洛阳,追记劫前城郊佛寺之盛,概况历史变迁写作的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历史和人物故事类条记,成书于公元547年(东魏武定五年)。后世将《洛阳伽蓝记》与郦道元的《水经注》、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并称为中国北朝期间的三部精品。
2.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洛阳是中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出发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央,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遗址。
例题
1. 下列名医与著作的对应关系禁绝确的是( )
A. 华佗—《伤寒杂病论》 B. 葛洪—《抱朴子》
C. 孙思邈—《千金方》 D. 李时珍—《本草大纲》
【选项】A
【剖析】
A项,《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剖析了伤寒的缘故原由、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根本。神医华佗将其毕生心血凝著《青囊经》。故A项对应缺点,当选。
B项,《抱朴子》是晋代葛洪编著的一部玄门文籍。抱朴子内外篇共有8卷,内篇20篇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落,人事臧否,词旨辨博,饶有名理。故B项对应精确,打消。
C项,《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履历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故C项对应精确,打消。
D项,《本草大纲》,本草著作,明代李时珍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此书采取“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大纲”名书。故D项对应精确,打消。
故本题精确选项为A项。
2.中国书法史上,有诸多不朽的佳作足以彪炳千秋,个中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 )
A. 欧阳修《醉翁亭记》 B. 米芾《蜀素帖》
C. 苏轼《寒食诗帖》 D. 王羲之《兰亭序》
【选项】D
【剖析】
A项,《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故A项不符合题意,打消。
B项,《蜀素帖》,为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墨宝。写于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以行书写成。“蜀素”指的是这卷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在四川东方所织造的名贵绢。卷上的乌丝栏也是织出来的,可见是专供书写用的。故B项不符合题意,打消。
C项,《寒食帖》别号《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故C项不符合题意,打消。
D项,《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故D项精确,当选。
故本题精确选项为D项。
3. 以下哪部作品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
A. 《黄帝内经》 B. 《神农本草经》
C. 《千金方》 D. 《本草大纲》
【选项】D
【剖析】战国:《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学著作。东汉:《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完全的药物学著作;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莫定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根本;神医华佗发明麻沸散、五禽戏,被称为“外科鼻祖”。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一部综合性临床医学著作。明代:李时珍的《本草大纲》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故本题精确选项为D项。
看完有没有以为知识判断还挺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