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论坛
莱阳资讯商家大全二手车
帮 助
在胶东地区,嵇姓并不多见,莱阳北部的白龙河边是一个相对集中的地区。
白龙河是五龙河的五条支流之一,也是支流中唯一名带“龙”字的河。这条河发源于老西留乡的上孙家村落附近,自北向南流经柏林庄街道,莱阳嵇姓大多聚居在附近的村落。
以柏林庄街道的柳古庄村落为例,根据村落碑记载,这个村落原名叫作“柳嵇庄”,由于柳姓和嵇姓来此建村落而得名。后来,嵇姓有不少迁走,柳嵇庄就演化成了柳古庄。
(白龙河边的南小平村落)
在柳古庄村落附近,还有个南小平村落,这个村落庄位于白龙河的西岸,是目前嵇姓人居住比较集中的一个村落庄。此前几年,村落里的嵇姓人曾组织修过一次谱书,因此他们的家族历史也有比较清晰的记载。
(南小平附近还有个北小平村落,周围有个小平水库)
提到嵇姓,人们自然会遐想到魏晋期间“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大多数族谱在追溯历史的时候,都会列举同姓的名人,莱阳嵇姓也不例外。在族谱中,莱阳嵇姓称:“凡姓嵇者,皆为叔夜(嵇康的字)之后。”
(南小平村落街景)
不过,修谱之人在撰写序文的时候也十分诚恳,他承认,本支人到嵇康的世系已经无法稽考,之以是追尊嵇康,由于在嵇康之前,并无嵇姓,故尊奉嵇康无可厚非。(按:根据历史记载,嵇姓本为奚姓,在嵇康曾祖父这一代,才改为嵇姓,因此说嵇姓都是嵇康一脉的后人,大致也对)
(莱邑嵇氏宗谱)
嵇康一族本居住在中原地区,晋朝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嵇姓大宗也应在才此时迁徙到江南地区。现在的莱阳嵇姓族谱,就记载本支族人是明朝初年从江南迁到莱阳。最早定居在莱阳县城北门附近,后来在明清之际兵荒马乱,族人因此散居各处。
在明代,莱阳嵇姓有不少族人出仕做官,先后有人获赠保安州知州以及担当河间府知府的职务,也算是当时的书喷鼻香门第了。
(嵇姓族谱媒介)
白龙河属于地隧道道的莱阳本土河流,它的发源地,在莱阳北部的一个村落庄里,这个村落是原来西留乡的上孙家村落,现在合并到了谭格庄镇
这是上孙家村落的村落貌,说上孙家是白龙河的源头,不如说这个村落的先祖,选择白龙河的源头建的村落,资料记载,明朝末年,孙姓来此建村落(多数是看中了这里的水土)
上孙家村落位于路莱公路边上,交通比较方便,而路莱公路跟白龙河中上游的走向也大体同等
从上孙家村落再往北,便是原来西留乡的驻地西留村落,过了西留村落不远,便是栖霞地界
上孙家村落西侧的山麓,便是白龙河的源头,听老人说,山上彷佛有个大泉眼,泉水与下雨时的山间流水搜集,从北向南,流向莱阳城方向
这是上孙家村落附近的水源保护地标牌
白龙河的中上游有不少水库,图为上孙家水库,进入柏林庄街道境内,还有个小平水库.
本文由胶东故事会授权转载
白龙河流向
莱阳白龙河城区段
白龙河鱼池头桥
莱阳白龙河
五龙河支流之一,位于市境西北部。源出西留乡上孙家村落北,称九里河,南流至柏林庄乡台子村落后,纳西北来之唐河,方称白龙河。再南流东徐格庄村落东北又纳荆河,东南去五龙峡口汇聚五龙河。流经谭格庄、柏林庄、城厢、古柳四个州里。流长30公里,河床宽20~100米,流域面积132.75平方公里。上游建筑一座小(一)型水库——小平水库
白龙河汇聚五龙河 牛百口段
莱阳五龙河为胶东第一大河流,上游有白龙河、蚬河、净水河、墨水河、富水河五大支流,与五龙村落附近的五龙峡口汇聚后始称五龙河。在其南下流径中又纳嵯阳河、玉岱河、金水河,然后注入黄海丁字湾。
流经照旺庄、古柳、吕格庄、团旺、姜疃、高格庄、穴坊、羊郡8个州里。长53公里,河床宽100~400米,流域面积393.3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