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义乌市福田街道有机更新指挥部。
刘荒摄

城市有机更新为何令园区企业焦炙不安 汽车知识

义乌是一座以小见大的城市。
它有两个名字,一个叫义乌,一个叫小商品市场。
在这个环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背后,当地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以贸匆匆工、工贸联动,形成义乌市场独特的业态上风。

今年6月,距义乌小商品市场4公里的荷叶塘工业功能区(以下简称荷叶塘园区),传出被列为城市有机更新区块的,当地浩瀚中小企业主焦虑不安,担心地皮和厂房被征迁……

“现在是摸底调查,市里还没决定拆不拆,企业不用太紧张,该买设备买设备、该生产生产。
”荷叶塘园区所属的福田街道党工委布告盛庆生说,最近3个月他一贯这样安抚他们。

与基层官员的从容淡定不同,更多宗地企业主则心坎不安。
园区征迁的决策是否科学?企业主的吁求是否合法有理?800多家园区中小企业将何去何从……为此展开调查。
征迁让浩瀚企业主慌了神

“已经两个月没睡上安稳觉了。
”义乌市南吉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勤说,6月21日,溘然传出荷叶塘园区征迁的,大家一下子慌了神,无心生产了。

紧接着,街道干部两次上门,讯问是否乐意迁居。
有着20多年企业管理履历的吴勤,一韶光束手无策。
他不无懊恼地说,“去年我买第二块地时,政府还说不会征用呢……”

今年5月,浙江小龙人袜业有限公司出资4300万元,从法院竞拍得到毗邻的10亩工业用地,又订购了2000多万元的机器设备。

“新设备还没安装,工厂就要迁居,真好比是晴天霹雳!
”公司总经理方有成苦笑着说,“现在睡前醒后想的全是这个事,搞得最近连员工每天都得看过老板神色才安心”。

齐心专心想把奇迹做大的福建人陈钰,在义乌打拼了16年,做梦都想有自己的厂房。
今年6月17日,这位外贸公司卖力人终于如愿以偿——在荷叶塘园区投资2300万元,购买了4.9亩地皮和4400平方米厂房。

4天后,听说园区拆迁的,一脸惊愕的陈钰仍半信半疑。
直到7月8日,社区干部登门动员征迁,他才开始惶恐起来——把刚买来的机器设备,一股脑地运往深圳厂区……

义乌毛纺厂老板郑定来的“有机更新”经历,回顾起来更加弯曲。
去年8月,他在新凉亭工业区的7亩地皮和1.2万平方米厂房,刚被后宅街道“有机更新”征收拆掉了。

“好不容易在荷叶塘安了‘新家’,谁知刚生产两三个月,又要搞有机更新。
我都不知道还往哪里搬,现在哪个地方都有可能被有机更新。
”63岁的郑定来向埋怨,由于持续赓续摊上这种事儿,老伴竟患上烦闷症,现在每天要吃20多粒药。

7月16日,荷叶塘园区100多名宗地企业主,来到福田街道有机更新指挥部,以按红指模等办法表达反对征迁的诉求,吁请政府保留这个小商品市场的主要货源地。

据盛庆生先容,荷叶塘园区占地1166亩,共有工业宗地152宗,涉及企业836家,员工1.8万人;除152家宗地中小企业外,承租企业684家,2019年规上工业总产值9.81亿元。

义乌市主监工业的副市长贾文红见告,近年来,随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品质提升,很多产品都在金华、温州、宁波及广东等地生产,但义乌制造仍占小商品市场的四分之一。
“街道没有能力安置征迁企业”

7月5日,《义乌市城市大提升行动方案》出台,明确提出“加快主城区15个区块有机更新”,哀求“福田荷叶塘工业功能区区块12月尾前完成收购”。

义乌市国有地皮上房屋征收中央主任吴璀正证明,国贸大道西侧的荷叶塘园区已纳入全市第二轮有机更新范畴,但摸底调查、征收评估等详细事情,由福田街道卖力组织履行。

9月7日,在福田街道办事处三楼。
盛庆生指着办公室墙上的街道区域方案图说:“荷叶塘园区和周边的7个村落,这次方案要一起改掉。
更新后引进什么家当,目前还没有定论。

按照当地官方的说法,选择这里搞有机更新,一是园区企业规模小,亩产效益低;二是厂房出租率高,工业用地不姓“工”征象突出;还有所谓环境脏乱差问题,紧张针对国贸大道东侧的屯子居住区。

在荷叶塘园区拜访看到,除个别施工路段外,园区马路宽敞、绿道成荫,沿街的厂房规整,生产秩序井然。
当地人回顾,这些工厂多兴建于2005年前后,举动步伐设备还比较新。

贾文红向透露,荷叶塘区块有机更新方案尚待论证,除引进北京中关村落科技型企业外,前期招商还有聪慧仓储等方案。
“园区好企业还要想办法安置。
”这位女市长快人快语。

只管对园区征迁与否的追问,当地官员多暗昧其词,但悄然推进的征迁准备事情,足以令这些中小企业主心惊肉跳。

义乌市水晶之恋针织衣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龙反响,由于园区路灯不亮,有人拨打“12345”市民热线投诉,市政部门却答复:荷叶塘园区纳入征迁范围,路灯不予维修。

事实上,福田街道同样被园区征迁的打了一闷棍。
2019年12月尾,这个街道投资1597万元的园区市政举动步伐改造工程分段开标,目前工程已全部歇工。
据施工方透露,工程进度刚好过半,培植方提出按实际事情量结算。

“街道先投入37万元,规复路灯照明。
”盛庆生阐明说,今年全体园区市政工程预算8000多万元,已完成2000万元;6月份接到征迁后,立即哀求这些项目全部歇工。

这个“不可能前脚修马路后脚再拆园区”的疑团,足以解开企业主的误解:如果应该预见或具有支配可能性,人为造成逾千万元丢失的“烂尾工程”,是要深究法律任务的。

宗地企业的信息更不对称。
“有的企业主心里没底,哀求安置后才赞许拆。
”盛庆生坦承,“街道没有能力安置他们”。
赞许征迁的企业都怎么说?

我们地皮和厂房还有30多年利用期限,不能说没就没了吧?”义乌市青橙子衣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海华说,来企业拜访的街道干部只问拆迁意愿,却不提征迁方案和安置方法。

然而,在《2020年福田街道荷叶塘工业功能区有机更新事情方案》中,“12月尾前有机更新签约全部完成”“明年3月尾前所有房屋腾空”等“攻坚操持”赫然在列。

“目前,街道三分之一的人都在做征迁事情。
我们提醒企业不要有侥幸生理,政府一旦下决心就必须拆,不可能再建工业区了。
”街道一名参与园区征迁事情的官员说。

一些宗地企业主反响,为推进征迁事情,由街道、公安、税务、安监等部门组成事情组,对地皮产权和社会关系进行全面调查,这给他们造成很大的生理压力。

“希望政府部门信息明确,别老吊着我们,搞溘然打击。
”他们对所谓“先放风施压,后放水分流”的“策略”非常反感。

对付“街道经由三轮调查,有40%企业不同意征迁”的说法,这些宗地企业主并不认可:“上次光按红指模反对的都超过65%!
”有“知情人”爆料,反对拆迁的宗地企业共123户。

9月23日,再度向盛庆生求证赞许拆迁的企业数量时,他不置可否地说:“拆迁决策和征收价格都没出来,企业可能还会变,现在我也不敢说了。

据当地官方初步调查,目前园区宗地企业自用的26家,部分用于出租的78家;完备用于出租的48家,租金合计约1.94亿元。
他们认为最大的阻力来自出租厂房的宗地企业。

辗转找到一位“赞许征迁”的宗地企业主,在承诺不透露其身份情形下,他才澄清自己是被迫赞许的。

“荷叶塘不少宗地企业虽然厂房出租,但绝大部分出租企业都从事工业生产,只有极个别为方便工人生活,将工业用地做商超、餐饮等。
”他说自己赞许的条件,是补偿价格要合理。

在福田街道陈协斌副主任等人带领下,又拜访了两家“赞许征迁”的宗地企业。
今年63岁的龚辉潮,从16岁开始鸡毛换糖摆地摊,创办了义乌市顺辉拉链织造有限公司。
近十来年,他在荷叶塘的厂房全部出租,一年租金收入200万元。

“如果能引进更好的企业,评估价格高一点,我们乐意为义乌发展做奉献”。
龚辉潮向坦言,自己在稠江街道还有50亩地皮和厂房,现在一半生产拉链,一半仍在出租。

几年前,从玩具生产转行做建筑垃圾回收的王圣来,将玩具厂以130万元/年价格出租,在远郊租用70亩地皮生产水泥砖。
“征收价格随大流,相信政府不会亏待我。
”他说。

对付工业用地要姓“工”,王圣来淡然回应一句,“我玩具不做了,厂房空着也不现实”,便再无下话,只顾低头泡茶了。

据福田街道办事处办公室主任方国栋统计,荷叶塘园区共有生产类企业458家、仓储类企业198家、电商类企业180家,多数企业仍以工业为主,并在小商品市场设有摊位。
“不是搬不搬,实在是无处可去”

“他们再晚来一刻钟,900万元设备条约就签了!
”7月8日,约好上海设备厂商签条约的王海龙,却迎来街道征迁动员事情组。

王海龙不同意拆迁,但也不敢采购设备了。
他提出迁居至少须要2年韶光,对方称,明年3月尾前全部拆完,劝他早点外出找厂房。
他忍不住回应一句:“这不是杀鸡取卵吗?”

“街道干部警告我不要乱讲话,说市领导站得高看得远,叫我们早做准备。
”王海龙回顾道。

据理解,由于义乌市目前多个镇街工业区都在征迁,且采纳货币安置为主,大批中小企业面临迁居,地皮急剧升值、厂房租金一涨再涨。
方有成举例说,最近一宗10亩工业用地7600万元成交,加上各种税费,价格比他四个月前竞拍同等面积地皮赶过一倍还多。

虽然心里极不宁愿,最近仍在四处找厂房的王海龙,觉得越找越灰心——“以前每平方米月租才八九块钱的厂房,现在价格翻了两三倍,可还找不到过渡的厂房。

最近两个月,吴勤几次跑出去找地,却没有找到得当的。
这家年产值1.5亿元的外贸企业,重新建厂须要按外洋客户标准装修,客户还要进行验厂,这些都须要充裕的过渡韶光。

“今年疫情再做这种事,很多企业就更困难了”吴勤深有感触地说。

浙江雪芙蓉扮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昆盛担心,扮装品企业异地建厂,重新审查至少一年韶光,客户、订单和员工都会流失落。
“现在已经不是搬不搬的问题,实在是无处可去!
”他说。

除了找地难、房租贵,货币化安置形成的税收包袱,也让他们觉得“哑巴吃黄连”。
去年9月,郑定来投资3800万元,购得10亩地皮和8000平方米厂房,现在连一半面积都买不到。

“纵然现在完备按市场价格征收,增值部分须要补交25%的企业所得税和25%的增值税,再买地时这个窟窿谁给补?”亲历过拆迁的郑定来认为,与同比例地皮安置比较,这笔征迁丢失账谁都会算。

一些中小企业主呼吁,中小企业是义乌发展的根本,小商品市场之以是复制不了,正好在于几十年积累而成的家当生态。
也有人质疑,招商引资不应以捐躯中小企业为代价:如果义乌中关村落能搞成,搞个义乌华尔街岂不更好?

“园区征迁要有一个滚动的办法,比如柳青工业园区,两年前我们就把好的企业安置了。
”贾文红坦言,企业迁居不同于个人搬家,每每都涉及设备、仓库等问题,政府要建标准厂房给企业过渡。
宗地企业压力就像考试一样大

事实上,这种以“地皮提效、家当提质、城市提能”为名的工业用地有机更新,远不止于荷叶塘园区。
近两年来,义亭、苏溪、北苑和后宅等镇街的多个工业园区,都已纳入有机更新范畴。

2018年5月,义乌市率先在浙江省实行工业企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完善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低效工业用地的再利用或二次开拓。

他们在企业已分为ABCD四类,实施差别化管理和要素配给的根本上,对新增工业用地亩均税收未达到约定标准50%的、连续两年被评为D类或连续三年被评为C类企业的,均有权解除地皮出让条约。

“现在宗地企业压力大,就像孩子考成绩一样。
”义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曹耿介绍,今年全市亩均税标准已由去年的1万元/亩提高到3万元/亩,远高于过去每年10%至15%的增长速率。

按照方案,义乌市将利用3年韶光,完成2万亩以上低效工业用地清理整治,占全市工业用地总面积的一半,意味着还将有大批中小企业面临有机更新等“死活大考”。

以荷叶塘园区为例,2019年,宗地企业A类3家、B1类16家、B2类61家,C类和D类各35家和19家,纳税总额1.09亿元;园区3亩以上宗地的亩均税收10.34万元,略低于全市10.6万元/亩的标准。

然而,纵然像亩均税收超过72万元/亩的纳税大户——南吉针织,依然缺少安全感。
公司总经理吴勤坦言,家当环境离不开配套企业,这几年最大的困扰便是有机更新,增加了企业的不愿定性。

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荷叶塘园区自辟建以来,共发生62宗地皮交易,仅近三年来宗地交易就有21宗,表明地皮市场更新速率加快。

按照义乌“用地15亩以上的规下企业,不得列入B类以上等级”的规定,占地面积近20亩的义乌市叶之茂食品有限公司,今年5月被直接从B类企业降为C类,后者明确为不予安排新增工业用地的企业种别。

前不久,这家公司创始人叶南东向来调研的市领导要求,征迁时给5亩用地指标也行。
“按照我去年交税160万元打算,立时就能变回B类企业了。
”他愁容满面地说。

小龙人袜业去年也被从A类企业降为B1类。
总经理方有成说:“我们1个亿的发卖额,研发投入220万元,没达到2.7%的比例,虽然纳税700万元,只能低落一等。

对付“亩均论英雄”评价机制中涌现的“一刀切”征象,义乌市江苏商会会长幼子林有自己的意见:“企业经营有好有坏,行业利润有高有低,而每年按10%至15%增加亩均税收依据何在?对企业生产要素行政化干预是否合法?”

在园区拜访时感到,这些历做生意海沉浮的中小企业主,既有对园区拆迁自身利益的关怀,也充满对义乌未来发展的担忧。
他们认为,有机更新是一种生态多元的更新,不是非此即彼的更新。

义乌市委布告林毅在接管采访时表示,目前,荷叶塘园区有机更新还没有启动,调研中会更多听取群众见地,义乌要当改革的模范生,但依法行政是底线,触动既得利益的改革,还要敢于担当进取。

园区到底拆不拆?离开义乌时,仍没有确切的答案,但荷叶塘园区企业微信群里,往后日子怎么过、义乌的未来在哪里的谈论依旧。
一些企业主声称要通过法律路子抗争到底,也有的企业主考虑去浦江、东阳等地……(刘荒、李平)

任务编辑: 周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