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的初心与义务

阎岳

起底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专利让科技真正成为分娩力 汽车知识

6721个,这是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现在的专利数量。
虽然专利数量并不能完备代表企业的竞争力,但却能反响出一家企业在科技创新层面的追求。
在这一点上,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有足够说服力。

谈到科创板,大家习气性的都会从首届进博会讲起。
由于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便是在那个时候宣告的。

实在,我们把韶光轴拉长一点,就会对科创板的历史义务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去年5月28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实践反复见告我们,关键核心技能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凑集精锐力量,作出计策性安排,尽早取得打破。

去年4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在湖北稽核时强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能,是企业的“命门”所在。

上面这些信息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科创板有很大帮助。
借助成本的力量,实现关键核心技能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节制在自己手中,这便是科创板的初心。
而科创板的义务便是重点支持高新技能家当和计策性新兴家当,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打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领悟,引领中高端消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再说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我们的科研能力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但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比较差的,以至于国家制订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
比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2015年8月29日修订。
各省、市、自治区也因时制宜制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行动方案。

但即便如此,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仍旧面临着一些问题。
以是,我们推出了科创板,让科技插上成本的翅膀,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事实上,上述25家公司的专利数量正处于不断变动的过程中,由于会有一些新的专利进入统计范围。
这个征象也印证了笔者在文章开头的判断,科创板公司确实都在科技创新上有着很高追求。
这是投资者的一大幸事。

末了,希望科创板公司“不忘初心,牢记义务”,早日实现中国制造2025设定的目标。

“复兴号”刹车片只用中国造

科创板企业擦出科技火花

本报见习 郭冀川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降落了商品的物流本钱,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现如今,这句话已经变成了“要想富,还得先修铁路”。

前瞻家当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2023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畅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计策方案剖析报告》指出,在国家宏不雅观政策的勾引和扶持下,“十三五”期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将有3000公里旁边新建成并投入运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另一个发达发展期间。

但值得把稳的是,据干系业内人士先容,此前我国高铁动车组核心部件的车轮车轴,每每依赖入口,在城轨交通与机电设备十大系统中,旗子暗记系统国产化率只有50%-60%。
由于一些关键设备系统国产化率偏低,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海内城市轨道交通培植的投入本钱。

为捉住机遇及降落城市轨道交通培植投资,提高设备技能水平,促进轨道交通家当发展,国家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文件,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目标、方针、政策以及组织和管理办法。

在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天宜上佳、中国通号、交控科技这3家公司,便高举轨道交通国产化旗帜,依赖自主研发与技能打破,加快关键装备国产化。

资料显示,天宜上佳紧张从事高铁动车组用粉末冶金闸片及闸瓦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其机构投资人金慧丰董事长周丽霞对《证券日报》表示,选择投资天宜上佳紧张是看中了高铁刹车片的国产化趋势和天宜上佳的技能实力。
动车组粉末冶金闸片在列车运行过程中磨损较大,是轨道交通车辆的核心关键零部件。
华创证券研究指出,我国闸片年市场空间合计约为30亿元-41亿元,个中以高速动车组闸片为主,年市场空间约为25亿元-32亿元。

天宜上佳董事长吴佩芳历任北京摩擦材料厂代厂长、北京超硬材料厂厂长等,在刹车片领域深耕三十多年,带领公司从地铁刹车片起身,有着清晰明确的商业方案。
资料显示,天宜上佳在2013年成功通过高铁刹车片资格认证,与海内多个高铁列车生产厂和铁路局达成互助供货协议,经由数年景长,企业也从当初的亏损状态,发展为2018年净利润超过2.6亿元的海内高铁刹车片龙头企业,有力推动了我国高铁动车组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
天眼查数据显示,天宜上佳拥有190项专利,个中发明专利102项,近3年公司的研发用度占业务收入的均匀比例为6.02%。

据理解,国外生产粉末冶金闸片的公司紧张有德国Knorr-Bremse(克诺尔)集团和德国Becorit公司、美国西屋等,海内生产粉末冶金闸片的公司紧张有天宜上佳、中车戚墅堰机车、北京浦然等。
中铁考验认证中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份,天宜上佳是持有动车组闸片正式认证证书最多且覆盖车型最多的厂商,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车型,共有3个闸片正式认证证书,海内企业天宜上佳得到2个,中车戚墅堰机车得到1个。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对《证券日报》表示:“企业的研究实力不仅要看研究专利数量和研发投入占比这种硬指标,还要看研发职员,尤其是带头人的履历履历,以及公司自主研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些内在代价。

中国通号将自身定位为“环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掌握系统办理方案供应商”,紧张供应轨道交通掌握系统设计集成、设备制造和系统交付三大块业务,在高铁和城市交通两个领域都具有较强的上风。
早在1965年,中国通号就承担了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1号线的通信旗子暗记掌握系统工程项目。
到2018年,中国通号自主研发了环球首套时速350公里高铁自动驾驶系统(CTCS-3 ATO),公司伴随着我国铁路几十年来6次大提速等重大进步,完成了多项重大工程与技能升级。

中国通号核心技能包括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城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CBTC);高铁领域的中国高铁列控系统(CTCS-3)、中国高铁自动驾驶系统(CTCS-3 ATO)、城际铁路列控系统(CTCS-2 ATO)等。
《证券日报》通过天眼查数据理解到,中国通号对外公布的15项专利技能,均是发明专利,公司还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三大系统实验室,包括铁路列控系统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实验室及轨道交通根本装备实验室。
截至2018年12月份,中国通号共有3676名员工从事科技研发事情,占员工总人数的19.13%,在研项目19项,包括青藏线ITCS列控系统装备国产化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交控科技的业务与中国通号相似,承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和关键设备的总承包工程,公司自主研发的CBTC系统(基于通信的列车掌握系统)能将发车间隔缩短至90秒内,在确保安全的根本上,显著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能力和运营效率,是海内首家成功研制并运用自主化CBTC核心技能的厂商,达到了城市轨道交通第三代国际技能水平。
交控科技在CBTC系统之上,成功节制了互联互通和FAO(全自动运行系统)等干系技能,达到了轨道交通领域最高自动化等级GoA4级。
天眼查数据显示,交控科技公布的专利数量有800个,个中发明专利708个。

CBTC核心技能曾由西门子、阿尔斯通、泰雷兹等国外厂商所垄断,但由于国外厂商的产品难以知足海内的培植速率、客流密度等需求,国产自主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开始发力,2010年交控科技的CBTC技能实现工程运用零的打破后,2015年,中国通号的自主CBTC产品也在北京8号线上实现运用。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技能的不断提高,紧张装备的国产化率还在进一步提升,我国轨道交通畅业本钱将大大降落,盈利能力得以增强。

科创板有色金属板块大有可为

两家企业坐拥452项专利

本报见习 李正

作为一个高新技能企业,拥有专利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色金属行业亦不例外。

北京友恒状师事务所状师石玉成在接管《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专利法是保护知识产权的专门性法律。
企业对专利的得到、利用、受益,都要依据专利法的规定,虽然专利法在中国起步较晚,但是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保护力度,包括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等,企业也普遍提高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科创板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典范,对付专利技能的研发始终保持高度重视。

天眼查数据显示,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从事有色金属行业的两家企业所拥有的专利数排在了前列,分别是西部超导和嘉元科技。

对此,北京匀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李想在接管《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有色金属企业拥有的专利数量越多,企业的同行竞争上风越明显。
“专利数量的提升会给有色金属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好处。
”李想表示,专利数量的间接影响表现为证明了企业的研发实力,研发实力越强越有助于吸引客户,直接影响则表现为拉动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并促进发卖古迹增长。

川财证券表示,西部超导的可对标A股企业为宝钛股份和钢研高纳,两家企业分别拥有专利52项和94项,比较之下可以看出,西部超导作为科创板企业,其专利持有数是相称多的;嘉元科技的可对标A股企业为诺德股份和超华科技,分别持有专利为112项和28项,以此来看,虽然其对标企业均为国家级高新技能企业,但是嘉元科技所拥有的专利数也绝不逊色。

对此,李想认为,科创板企业的专利数量未来增长速率会比较快。
“上岸科创板的企业,其定位属于研发型企业,按照规定,企业技能研发投入占比不能低于15%,以是随着科创板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投入到技能研发中的用度也会随之增加,专利的研发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医疗东西公司得科创板青睐

切分高端市场蛋糕成共识

本报见习 郭冀川

“做一次主动脉支架手术,选用入口支架每每是不被纳入医保范围内的,属于自费部分,而国产支架被医保覆盖后可以报销70%-80%,但患者认可国外的品牌和品质,乐意付出更高的价格。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孙宏涛年夜夫对《证券日报》表示,参与东西绝大多数细分领域仍处于国外产品主导格局,目前仅有技能发展较为成熟的冠脉支架产品基本完成了入口替代。

财通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中国参与高值耗材市场的外资巨子代表有强生医疗、波士顿科学、美敦力、库克和雅培等,海内的代表企业有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南微医学等,随着国家对计策性新兴家当的支持投入不断加大,攻武断心的不断增强,参与高值耗材的发展必将带动干系材料、加工制造、评价及检测家当共同进步,全体行业存在较大入口替代空间。
目前首批上市的25家科创板企业中,便有创新医疗东西生产商心脉医疗和内镜诊疗东西行业的“领跑者”南微医学。

心脉医疗成功开拓出第一个国产腹主动脉覆膜支架,以及海内唯一获批上市的、可在胸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利用的术中支架系统,补充了海内空缺,实现了大规模家当化。
心脉医疗董秘办干系事情职员向《证券日报》先容,公司旗下的3款腹主动脉支架,有一款已经纳入到医保体系,具有较强的性价比上风,其余两款也在报告医保,个中Aegis分叉型大动脉覆膜支架及运送系统,是目前海内唯一采取一体化设计、用于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产品。
天眼查数据显示,心脉医疗拥有的专利数量达到139项,个中发明专利112项,最近3年的研发投入占当年业务收入的比例均匀值为26.94%。

南微医学核心技能是内镜式光学相关断层扫描系统(EOCT),其已得到美国FDA批准,在我国已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东西审批绿色通道。
其余,南微医学的可携带放疗粒子支架技能被评为天下创始,超声内镜勾引下的吻合支架及电植入系统被评为中国创始。
据理解,南微医学内镜诊疗东西的市场逻辑是“环球替代”,公司出口欧美等国家的营收占比已经达到45%,其产品在海内、国外发卖均衡。
天眼查数据显示,南微医学拥有的专利数量达到237项,个中发明专利108项,最近3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27%。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东西企业技能进步及配套家当链的成熟,以及医改、分级诊疗、扶持国产设备等国家政策的推动,我国医疗东西行业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间。
前瞻家当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疗东西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计策方案剖析报告》估量,2019年我国医疗东西市场规模将打破6000亿元,未来5年(2019年-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1%,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医疗东西市场规模将打破万亿元,达10767亿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医疗东西行业起步相对较晚,与国际医疗东西巨子仍有一定的差距,特殊是大型设备及高端医疗设备。
为此,成本市场也在积极推进中国医疗东西企业的成本化进程,以申万医疗东西行业分类中的55家上市公司来看,2017年后上市的企业有19家,除这次上岸科创板的心脉医疗和南微医学,还有高值耗材类医疗东西公司赛诺医疗、安瀚科技、佰仁医疗、三友医疗等。

科创板电子企业专利数名列前茅

7家公司合计拥有2615项专利

本报见习 李正

科创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便是企业自身所拥有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成果,而一个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数量最好的表示,便是企业所拥有的专利数量。
资深家当经济不雅观察家梁振鹏在接管《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对付电子行业的企业来说,专利数量越多,解释企业的同行竞争实力越强。

“企业专利分为根本专利(技能研发类)和实用专利(新型外不雅观、功能),比较之下根本专利的技能含量更高。
电子行业的龙头企业每年申请的专利数量相对较多,如华为、遐想、三星等。
”梁振鹏进一步表示,电子企业的专利越多意味着企业的研发能力越强,投入到技能研发和产品创新的资金也就越多。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30日,首批25家科创板企业共拥有6721项专利技能,按照所属申万行业进行分类(下同)后可以看出,同属于电子行业的7家科创板企业合计拥有2615项专利,占科创板企业拥有专利总数的38.9%,个中光峰科技拥有专利数排名第一,之后依次为福光股份、澜起科技、安集科技、乐鑫科技、睿创微纳、方邦股份。

据悉,A股市场电子家当1488家上市公司共计持有专利总数逾78万项,个中,复兴通讯排名第一。
对此,梁振鹏表示,目前来看,由于A股同类企业实力比较雄厚,因此普遍处于中小规模的科创板企业想在专利数量上超过A股同行业大型企业,在短韶光内还比较困难。
但业界普遍认为,随着未来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拥有的专利数量也将进步神速。

开源证券表示,随着科创板的推出及平稳运行,由于其定位的分外性,未来会有大量电子行业个股上岸科创板,在市场化定价机制的浸染下,新股发行的市盈率将会越来越高,这也就意味着科创板企业的估值将显著高于现有A股市场的科技股,对付主板市场电子行业个股的估值水平提升也会起到推动浸染。

北京匀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李想在接管《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科创板企业拥有的专利数与企业本身的估值并不存在直接联系。
“专利数只是为企业的研发成果起到锦上添花的浸染。
”李想认为,企业核心技能方面的专利才会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到提升浸染。

详细来看,已经在科创板上市的电子领域公司中,专利数量排名第一的光峰科技,在计策融资阶段的投资方分别为深国投、海峡基金、赛富投资基金、中信家当基金。
据悉,公司主营业务为激光显示核心器件,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属于“打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据理解,2016年至今,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用度逐年上升且增速不断加大,未来公司在研发投入上仍将不断加码,以保持公司在核心技能上的领先上风。

川财证券认为,光峰科技的A股可对标公司为海信电器和鸿合科技。
数据显示,海信电器共计持有专利数6684项,鸿合科技为377项,由此可以看出,光峰科技虽然上岸成本市场较晚,但是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着很强的研发能力。
梁振鹏认为,科创板企业在科技领域研发能力很强,增长势头也比其他企业要快,专利数量的增幅也会相对提高很多。

值得把稳的是,已经上岸科创板的7家电子企业中,虽然乐鑫科技和方邦股份在持有专利数量上的排名并不靠前,但却引发了诸多关注。

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在乐鑫科技A轮融资中,投资方涌现了小米科技的身影,方邦股份股权融资的投资方中则涌现了长江小米基金。
据悉,长江小米基金是由小米科技有限任务公司、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家当勾引基金合资企业(有限合资)共同发起设立的。

对此,梁振鹏认为,小米集团的投资分为控股和参股,小米入股科创板企业的目的大部分是为了自身业务的须要,纳入到小米的生态链当中,小米投资的两家科创板企业未来可以借助小米平台进行产品发卖,小米也须要通过自身渠道绑定供应商。
“小米在打造自身生态链的过程中须要整合自己的供应资源,为了整合这些资源,小米投资了许多企业,个中有两家企业属于科创板上市企业是十分正常的。
”梁振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