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港口职工精神昂扬,习近平总布告夸奖说:“港口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根本性、枢纽性举动步伐,你们是一支非常硬核的突击力量。
”总布告对宁波舟山港提出殷切期望:“要坚持一流标准,把港口培植好、管理好,努力打造天下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浙江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万吨巨轮云集,桥吊高耸林立,集装箱卡车往来不息。

切记嘱托建新功|一位桥吊司机的拧劲儿和闯劲儿 汽车知识

一大早,桥吊司机竺士杰定时乘坐工程电梯,直达在49米高空的事情岗位——悬挂在桥吊大梁下的司机室。

坐在这个相称于16层楼高、仅有几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通过脚下的透明玻璃往下看,地面上的集装箱就像一个个火柴盒,集装箱上的锁孔更是像针眼一样小。

竺士杰低头弯腰,瞄准集装箱四边,闇练地操作各种手柄和按钮,掌握着重达千吨的弘大桥吊,将带有4个锥形锁头的吊具缓缓放下,然后稳稳地送入集装箱四角的锁孔。

竺士杰在浙江宁波市北仑区穿山港区港口桥吊上作业(2022年5月24日摄)。
新华社 江汉 摄

着箱、闭锁、拉升、落箱、开锁……动作行云流水,不到一分钟,一个弘大的集装箱被准确放在了指定位置,高下层叠放偏差不超过2厘米。

这样的事情场景是竺士杰最熟习的。
在码头待了20多年,他的肤色黝黑,利落的平头,穿着略显褪色而又整洁的事情服,看起来朴实敦厚。
韶光的磨砺,使他成为在高空中“穿针引线”的桥吊高手,每一个动作的风雅掌握都早已形成肌肉影象。

不过近年来,码头设备智能化改造快速推进,远控操作集装箱装卸成为大趋势。
竺士杰这样的老司机遇到了新寻衅。

在浙江宁波市北仑区穿山港区港口,竺士杰在事情中(2022年5月24日摄)。
新华社 江汉 摄

“过去我们事情时全凭肉眼。
用上远控后,操作传统设备‘望闻问切’的方法都不管用了,没有自己的直不雅观感想熏染,只能依赖画面和数据。
”竺士杰说,“驾驭这样的远控设备,对我来说是全新课题。

去年6月,穿山港区完成首台传统桥吊的远控改造,竺士杰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3分多钟!
首次考试测验,耗时比操作传统设备的均匀用时足足多出一倍。
竺士杰心里不是滋味:“这哪行啊,用时太长了!

桥吊效率是一座港口运行效率的关键指标之一。
“习近平总布告哀求我们坚持一流标准,远控操作效率必须提高!
”竺士杰“不服输”的拧劲儿上来了。

当年,技校毕业进进口岸事情之初,竺士杰就憋着要争上游。
事情不到半年,他就成为操作20多米高龙门吊的闇练工。
“桥吊司机技能含量更高,我就想上40多米的桥吊寻衅自己。
”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让他创造了一小时起吊185个集装箱的记录,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如今面对新寻衅,竺士杰又成了刚入门的“学徒”,一头扎进对远控操作的研究,也激起了自己的闯劲儿。

没有履历可循,就自己摸索。
他和同事研发了一套集装箱码头作业动态模型。
“有了模型,能把抽象理论变成直不雅观动作,让司机理解设备运行事理,在操作端降落故障率。

采集数据、设计图纸、探求材料……日常事情之余,竺士杰把险些所有韶光都用在开拓这个模型上。
没有模具就自己开拓,没有现成零件,就费尽心机找东西替代,光是吊具伸缩梁,就来回试了十几种不同规格的磁铁。

竺士杰(左三)在浙江宁波市北仑区穿山港区的事情室内利用模型向青年工人讲述桥吊操作事理(2022年5月24日摄)。
新华社江汉 摄

一个平凡的周六,早上7点,电话急匆匆地响起,是模型师傅打来的:“竺师傅,不好了,事情室着火了。

竺士杰一下子蒙了,遑急火燎赶到现场。
设计图纸和刚做完的桥吊大梁模型都烧没了,两三个月的努力付之一炬。
竺士杰心乱如麻。

幸好,模型数据保存在电脑里。
镇静下来,竺士杰见告自己,哪怕回到出发点,这条路也一定要走下去。
自此,放工后、节假日,只要一有空,竺士杰就上门找模型师傅,从头再来。

“这套模型用了一年多才做成,近万个零件,精度偏差不到1毫米。
”竺士杰操作模型遥控器,吊臂的收放、钢丝绳的松紧、吊具的倾转角度……真实作业场景被最大限度还原。
“现在它可是我们司机培训的独门‘宝贝’。

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创新事情室里,还有不少“宝贝”让竺士杰如数家珍:和高校互助开拓的远控仿照设备,既不占用码头作业资源,又供应了实践操作平台,培训司机可少不了它;沉甸甸的操作手册,记录了自己20多年的操作履历,这两年多,这本操作法越写越厚,司机远控吊箱的均匀韶光越来越短……

竺士杰和同事们一边研讨理论知识,一边苦练操作技能,终于有了收成——

宽敞通亮的远程掌握室里,19个摄像头传回作业现场不同角度的画面,清晰呈现在6块屏幕上。
竺士杰端坐在操作台前,眼不雅观六路,确认着码头作业面安全。

“统统准备就绪。
”一挡、两挡、三挡……左手轻推摇杆,千米之外的49号桥吊无人司机室开始向前运行;右手同时推动吊具起升手柄,吊具在空中划出一道流畅弧线,精准定位,稳稳捉住集装箱。

“起吊环节我最不放心,一旦叠放的集装箱和下层有勾带,可能造成掉箱,那麻烦就大了。
”竺士杰缓缓拉着操纵杆,敏锐的目光在各个屏幕扫过,不漏过起吊状态的每一帧信息。

海陆两侧监控画面无误,重量显示器数据正常。
竺士杰放下心,一串闇练的操作,集装箱稳稳落在卡车上。

“1分36秒!
”数字在计时器上定格,竺士杰挥了挥握紧的拳头,“太好了!
基本靠近传统设备的操作韶光!

“箱子运行环节还可以优化,在人工参与和系统之间,只管即便无缝对接。
”拧开矿泉水瓶盖,还顾不上喝一口,竺士杰便和身旁的工程师互换操作感想熏染,提出改进建议。

竺士杰(右二)在浙江宁波市北仑区穿山港区的事情室内利用岸桥远控仿照操作终端向青年工人讲解桥吊操作技巧(2022年5月24日摄)。
新华社江汉 摄

远程掌握室窗外,来自环球各地的万吨巨轮靠泊装卸,桥吊与卡车娴熟合营,各环节流畅操作如同一首不间断的码头协奏曲。

“到明年3月,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会有9台桥吊完成远控改造,智能化、自动化将使码头整体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
”竺士杰摩挲着远控摇杆,“到时候,我们朝着习近平总布告提出的打造天下一流强港的目标会再迈进一步。

笔墨:魏一骏

新媒体编辑:胡碧霞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