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一次一次过境,大渡河沙湾流量4500-6500m³/s,通江流量11000m³/s,三江汇合肖公嘴流量32000m³/s……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箭齐发”之下,乐山大佛被大水淹至脚趾……

“大佛洗脚,乐山城睡不着。
”凤洲岛、犍为县、易坝村落……一个个村落镇被大水侵袭。
人们爬上了屋顶,躲进了邻居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雨过天晴。
临时安置点里,喧华的声音充斥在所有人的耳朵里。
有人彻夜未眠,有人拿动手机一直刷旗子暗记,希望得到家人安好的。

大年夜佛洗脚下的乐山城 汽车知识

大水打击了乐山这个好客、爱吃的城市,这里的人们则在尽力抗洪救灾。
甘心成为人梯,让孕妇踩着背登上橡皮艇的消防队员;踩着共享单车背后贴着“须要帮助请叫我”,淹到下巴却记不清帮了几个人的“金鱼”小伙;把妻子送上接济转运船,扭头登上冲锋舟给接济职员当引导的村落民……

大水毁损了很多辆车,熄灭了万家灯火,但没有浇灭人们心中一贯藏着的希望。

清晨:宁静背后,有记录以来最大大水悄然来临

8月17日下午,雨开始下了起来。
张公桥美食街上的“正宗苏稽跷脚牛肉”还在做生意,“这里的雨不大,我记得景象预报说只有70mm降水量,没想到从上游过来那么大的水。
”老板抹了一把汗。
平时晚上10点关门,下雨,客人逐渐减少了。
在店铺干活的刘姨妈把签子整顿好,锅碗瓢盆刷干净,卷帘门一关,像往常一样收摊。
等她再来到店铺上班,已经是19日的下午。

8月18日6时,乐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全市I级防汛应急相应。
据乐山水文局预报,青衣江夹江水文站8月18日7时30分,洪峰水位414.2米,洪峰流量17000立方米每秒,大水重现期50年一遇,为1955年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大水。

而悄然断电的五通桥区易坝村落,并不知道这些。
易坝村落18日清晨的安静,是被一声声呼喊冲破的。
“大水来了!
”清晨6点刚过,张女士听到邻居的喊声。
推开门,看到院子里已经进了红褐色的水。

张女士的第一反应,是拿起手机提醒附近的朋友们。
然而由于断电,手机一晚上没充上电,她赶紧跑出门叫别人。
出门时,水漫过脚踝。
回来的时候,水已经达到了大腿。
自家是平房,可能躲不过了。
她赶紧整顿一些积蓄,和丈夫一起跑到邻居家二楼。
那时,大水已经涨到了腰部。

消防车的警笛声冲破了乐山的宁静。
眉山消防接济支队早上6点多接到前往乐山增援的关照。
通往乐山的路非常坎坷,每个增援的分队都要换三四次导航。
原来一个半小时的路程,绕道变为两三个小时。
随着韶光流逝,绕的道路也越来越远。

眉山支队的任务是前往五通桥区的冠英养老院和附近的易坝村落进行接济。
橡皮艇被蔬菜大棚的顶棚刮破,大水翻过地下的坑洼形成一个个小漩涡,浪头磨练着皮划艇上的每一个人。
没办法启动螺旋桨助力的时候,艇上的两名消防队员就跳船做人力马达,拉着皮划艇上的绳子走。

早上7点多,市里的出租车司机吴师傅还在正常出车,市中央的水不深,刚刚到脚踝,他开了几趟。
中午看着水越涨越高,吴师傅决定回家。
机警的他刻意把车停到离家三四公里之外的高处,然后逐步淌水走回家。
“几天前有一波降水形成了一些积水但是不深,这是第二波,我害怕会比较深。
”如他所料,家门口的车已经被淹到了引擎盖。
而他的朋友没有这种幸运和当心性,现在须要把车拖去维修两个月。

谚语:大佛洗脚,乐山城睡不着

受暴雨和上游大水影响,乐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水位迅速上涨,8月18日上午10时许,大水已经漫过乐山大佛脚趾头。
这是自1949年以来,乐山大佛首次被大水淹至脚趾。
在乐山流传着一句谚语:“大佛洗脚,乐山城睡不着。

一江之外的凤洲岛上,大水冲进村落民家中,将几吨重的车辆卷走。
连接凤洲岛与陆地的桥被大水淹没,凤洲岛成了在大渡河中心的一座孤岛。

船,来了。

没有旗子暗记,没有电,嘶吼成了接济队员和受灾群众对话的唯一办法。
把嗓子喊哑的不仅是接济职员,还有岛上的居民。
18日上午10点过,家住凤洲岛大佛坝村落的黄文正和妻子跑到屋顶,“咣咣”敲打锅盖求救。
在消防队员准备用冲锋舟将夫妻俩送上大船转移时,黄文正选择了留下做引导,见告消防队员哪家有老人,哪家有病人。
夫妻俩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10个小时往后。
一天韶光,黄文正把自己的嗓子喊到说不出话。

五通桥区易坝村落六组3个平时一起“耍”的年轻人,商量着拿出个中一家的小船,划船转移了一对老夫妻和一个年轻人。
他们还想往阵势低的几个组划,村落支部布告邓必谦劝阻了他们,“你们划去那么远不屈安,消防官兵来了交给他们。

↑8月18日居民在街道上划船前行。

皮划艇从易坝村落交往返回,两个眉山支队的消防队员一趟能带走四五个人。
韶光、地点、名额都很有限,谁先走?“看到他们,我们就喊哪家里有老人和小孩。
”虽然没有得到第一韶光接济,但是张女士还是能理解,“我们趟水总比老人趟水好。

晚上不适宜接济,眉山支队在晚上9点决定从易坝村落收队。
截止到收队一共接济668人,大部分为老人和小孩。
看着易坝村落水往着落了,冯女士一家打算趟水走出易坝村落。

9岁的儿子在父亲背上看到身边一片漆黑,止不住地哇哇哭泣。
“我们哄半天也哄不好,实在我们自己心里也害怕。
”一天没用饭,晚上10时多转移到高地,买了一些粮食。
越日凌晨1点多,冯女士才把孩子送到五通桥区的亲戚家。

易坝村落的张女士在临时安置点一宿没睡着,早上6点多就开始往家里走。
她知道,对付她家来说,战斗才刚刚开始。

水回落了,冯女士也开始往家走。
“17日晚上,通信公司发了大水预警关照,但是我们都没有在意。
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没碰着过这样大的大水,谁会想到这件事会落到自己头上。
”她的婆婆举起清淤用的铁锨向上示意,水漫过一层的门,在两三米的地方停下。
墙上的水渍还没有干,污水把白墙染得仿佛干裂的地皮。

水涌上来之前,家里几个人一起把冰箱抬到垫了几块砖的桌子上,但还是被淹了。
煤气灶也来不及抢救,被水冲到了路上。
水涨得快,他们只来得及把一些日用铺盖拿到二楼。
回到家里,第一韶光去找孩子的书,已经全被泥巴糊住了。

家里的男士找村落外的亲戚家四处借了水管,从附近的沟渠引水到家冲洗地面。
冯女士在院子里把被大水淹过的衣服整理出来,给每个家人洗出一套可以改换的,剩下的全部都扔掉。
“这次至少须要一个星期才能把家整顿出来,整顿完我想先把孩子接回来,一家人做点好吃的。

住在涌斯江附近的李大爷规复了日常遛弯。
涌斯江是岷江的支流,江上横着5座桥,以前被称为“五栋桥”,现在改为“五通桥”。
六旬的他每天都会顺着涌斯江溜达两万步。

8月18日,为了看看表面的情形,他骑着自行车绕了很远去拍摄五通桥的样子。
“平时岷江和涌斯江都很和顺。
这次会给大家一些教训,让大家记得大自然的威力,要善待大自然。
”江边用混凝土筑成的厚重隔离护栏被大水“连根拔起”,一段一段冲到了低一点的平台上。

成长在涌斯江边,五通桥成为李大爷的留恋。
清代墨客李嗣源曾经夸奖五通桥附近“烟火万家人高下,风光应不让西湖”,故其有了“小西湖”的名字。

↑8月19日大水过后的涌斯江。

活气:等乐山规复了,一定要来尝尝这里的美食

8月19日上午8点30分,乐山大佛的脚趾露了出来,水位已退至佛脚平台以下。
雨过天晴,远处峨眉山山脉映了出来,像海市蜃楼一样卧在天空。

↑8月19日雨过天晴,在乐山大佛旁可以看到峨眉山山脉。

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卖力人彭学艺,已在景区事情30多年。
乐山大佛守护着乐山,他们守护着大佛。
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大佛湿脚,经由几天的勘察,他初步断定乐山大佛本体总体安全。
受大水冲击影响,佛脚脚踏2001年修补的捶灰附加层涌现小面积脱落,九曲栈道有少量落石。
“之后会有专家组对大佛进行更专业的勘察。

8月20日晚,乐山大佛官方"大众年夜众平台发布声明:乐山大佛景区已完成清淤修复、防疫消杀等事情,即日起规复游山票发卖。

“冬瓜2.5元一斤,甜玉米6元一斤……”小摊贩在张公桥桥头吆喝着。
早上6点,桥头已经有零散的商户在卖蔬菜、水果、肉类等食品。
张公桥临时过渡市场里还有积水和淤泥,他们不得已只能把摊位转移到道路旁。

↑摊贩在街边临时摆摊。

在岷江的一条支流旁,形成了张公桥美食街。
乐山张公桥建筑于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张公桥自古商贾往来,人流如织,见证了乐山的沧桑繁华,也见证了周围餐饮美食的兴起。
逐步地,这条街变成了“美食街”“好吃街”。
然而由于阵势低,支流里的水倒灌似地从河中冲了出来,将“好吃街”一口吞没。

水随着大佛脚趾露出逐渐退去,清障车在“好吃街”转移被水淹的车辆。
每家店铺都在清理屋中的水和淤泥。
没有清理完淤泥的,没办法开张,老板和伙计就捧着自己家做的豆浆和包子站在店铺外吃。

8月20日上午8点37分,“好吃街”上的李嬢嬢甜皮鸭做了大水过后第一单买卖,附近居住的老顾客购买了一份鸭肝。
街道里,只有少量推车店铺可以开张业务。

↑8月20日张公桥“好吃街”上,顾客在仅开的几家店中购买食品。

阁下的“正宗苏稽跷脚牛肉”,刘姨妈不舍地拿着勺子把刚放进锅里不久的牛油盛出倒掉。
她是卖力制作跷脚牛肉的厨师,19日下午,家里通上电,她才知道“好吃街”受损如此严重。

经由一天多的清淤,跷脚牛肉已经把店铺内的淤泥打扫干净。
刘姨妈特意来早一点,用牛油、生姜、桂皮等调料熬了一大锅汤。
然而汤中的水还没开,老板就决定还是暂缓业务。
“表面的淤泥和垃圾还未清扫干净,路面上味道很臭,老板怕砸了招牌。
”同时物业见告他们,还要再停电10天旁边,间隔店铺规复还有很远的路。

乐山市民爱美食也懂美食,“好吃街”上的夜宵可以延续到夜深。
刘姨妈很怀念以往顾客坐满两层楼的桌子的时候。
老顾客会点个跷脚牛肉、钵钵鸡,在店铺里一坐便是一个晚上。
来得多了,大家也就成了朋友。

离开的时候,刘姨妈拉住的胳膊,“等到乐山规复了,你一定要回到这里尝尝。
”她笑着转头,连续打扫。

红星新闻 马天帅 演习 郭懿萌 拍照宣布

编辑 彭疆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