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占地450亩的浙江荣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厂区里,工人们正修理远洋及海内捕捞各种大小渔船,忙得不亦乐乎。而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家废弃了的“僵尸企业”。
如何加快“僵尸企业”出清,让地皮、旧厂房抖擞新生?去年,岱山县成立“僵尸企业”处置事情领导小组、出台干系政策、统筹履行府院联动,13家“僵尸企业”起去世复生。
浙江荣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前身为浙江盈洲船业有限公司,2016年因企业经营效益不好停产,长期停产导致地皮与厂房闲置废弃,工厂满院荒草,被剖断为工业低效用地。
因厂房再开拓可行性较高。2018年5月,平太荣远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法律拍卖平台,以9600万元价格成功购得该地块并进行盘活利用,在不改变用场的条件下履行续建、改扩建,提高了工业用地容积率,成功转型为浙江荣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据浙江荣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晓伟先容,自今年4月份开启修船业务以来,该公司已完成渔船建造35艘,修船65艘,产值约600余万元。
在岱山,像原浙江盈洲船业有限公司地块这样“涅槃重生”的案例不止一个。
今年1月21日,前身为“浙江远盛船业有限公司”的舟山顺正船业有限公司举行了“大海106”油轮交船仪式,这是“僵尸企业”“腾笼换鸟”的一次重大考试测验,标志着岱山县船舶行业转型发展实现重大打破。
近年来,受市场颠簸影响,岱山涌现一些空壳“僵尸企业”。“僵尸企业”要淘汰,但一些具有拯救代价的企业,也要“脱手合作”。“去年开始,岱山县致力于用好破产审判这招棋,通过破产程序开释地皮、房产等经济资源,实现‘腾笼换鸟’。”“僵尸企业”处置事情领导小组干系卖力人见告笔者,岱山县专门开立了破产小组账户,用于企业破产前期垫付资金,为破产审判注入了第一笔“源头活水”。同时,岱山县还做好分类施策和优化做事,推进处置提速提效,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截至目前,岱山县已排查出“僵尸企业”23家,成功处置13家,盘活地皮面积668亩,资产变现超2亿元,为家当升级腾挪出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