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韶光,我和闺蜜用饭,聊到共同好友L。
闺蜜说,L如何如何厉害。
而我从未耳闻,问她听谁说的。

闺蜜说,她发了朋友圈呀。

分组可见是同伙圈最恐惧的功能 休闲娱乐

我有点纳闷儿,还以为是我看漏了朋友圈。
等餐期间,我点开了L的朋友圈,创造真的没有这一条。
闺蜜也纳闷儿,说可能是删了吧,然后用自己手机打开了L的朋友圈,那条内容赫然躺在L的朋友圈里,还收成了不少共同好友的点赞。

很显然,L设置了“分组可见”或者“分组不可见”,而我被屏蔽了。
原来,你把对方当作多年的“朋友”,别人可能只把你当作须要选择性屏蔽的工具。

这件事往后,L在我心中的定位从“朋友”疏远为“熟人”,再也无法心无心病。

我还有一个朋友也遭遇了这样的事。
他认识了一个蛮俊秀的姑娘,两人关系有些暧昧。
姑娘向他请教行业内部资讯,他都毫无保留地作答。
后来,姑娘跟他要一个很关键的互助机会,他也替她争取到了。

后来,朋友负责了,向她表白,姑娘这才撇清,说统统是他会错意了。
朋友自然很忧郁,但也只好视为是自己“误会”了。

后来有一次,他用一个共同好友的手机打开了姑娘的朋友圈,震荡地创造,她原来有男朋友,而且时时时秀恩爱。
只不过这些秀恩爱是“分组可见”,屏蔽了他和圈内好友罢了。

朋友这才恍然大悟,他可能是被利用了。

再讲一件有点恐怖的小事。

梨花和男友的恋情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男朋友也一贯没在朋友圈公布恋情。
梨花磨了好久,男朋友这才发了条朋友圈公布了一下。
梨花心满意足。

可是有一次,她拿男友手机看他们自拍的照片,玩着玩着就点进了他的朋友圈。
让她切切没想到的是,男朋友被她逼着发的两三条秀恩爱的朋友圈,居然都是“分组可见”。

而且,男友居然还有一些朋友圈是她从未见过的。

她对男朋友很上心,他的朋友圈是每条必看,那些没看到的,都是屏蔽了她的。
个中有一条,引用了几句歌词,彷佛是表达了对前女友的依依不舍。

梨花看着看着就哭了。

“分组可见”是微信朋友圈最逆天的功能。
别人发朋友圈撩你时,你根本不知道这是不是只对你可见;别人感慨单身好寂寞时,你根本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另一个分组秀了恩爱。

曾看过一个很故意思的故事,说一个女孩子在“我们”这些昔日朋友的朋友圈里,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晒豪车、晒男友送的几万块一个的包,时时时出国发个朋友圈,说国外的天空好蓝。
“我们”这些昔日老友看着她的朋友圈,倾慕不已。

“分组可见”功能是一种便利,可是一旦过度利用,就可能会弄巧成拙,造成尴尬。

设置分组可见,就像对别人说,“我见告你个秘密,你千万别说哦”。
这世上没有密欠亨风的墙,口耳相传的秘密可以说是误会,但实打实的朋友圈截图会让你无法回嘴。

如果有些事你不想让特定的人知道,最好就别发朋友圈了。
以伪装、遮盖或者抱怨为目的的“分组可见”,请一定慎之再慎。

每天在朋友圈里活得精彩的人,八成很无聊吧。
把“分组可见”玩出花样来的人,一定更无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缺点或陵犯了您的合法权柄,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感激。

来源: 意林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