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读
颤翎子【zàn lín zǐ】
词释义
“颤翎子”指爱出风头、好表现的人。在川剧中,角色的头盔上会插两条长长的羽毛道具(翎羽),翎子功是川剧演出中的一种绝招。“颤翎子”便源自川剧演员表现翎子功,发展到后来用以特指爱出风头、爱显摆的人。“颤翎子”也可以写作“颤灵子”或者“颤花儿”。
民国二十三年《华阳县志》卷五《礼俗·方言》:“凡事好逞能曰颤灵子。”
造个句
1.李老幺从小便是个“颤翎子”,十处打锣九处都有他。
2.人家满屋子的人都在那样讲,你偏偏要这样讲,你说你是不是“颤翎子”嘛?
“骨灰”用法
看了上面的先容和示范,想必大家已经对“颤翎子”这个词有了一个直不雅观的印象。不过在实战中,“颤翎子”还有两种用法——极简风格的“颤”和形象生动的“颤眉【mí】颤眼”。
比如,形容一个是“颤翎子”,可以说:那个人好“颤”哦。或者:那个人“颤眉颤眼”的。
“实力”利用
虽说“颤翎子”每每爱出风头不端庄,但是这三位婆婆爷爷级的“颤翎子”可是很值得我们学习!
版权声明:新华网(四川)合法拥有“四川话百科”的版权,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办法利用上述作品。凡违反上述声明者,新华网将依法深究其干系法律任务。已经授权利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利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