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R、VR技能的引入,中国民航业进入“智修时期”。
李佳佳 摄

8月26日,由南方航空机务工程部研发的AR智能眼镜MCC远程技能支持平台正式在南航上海分公司试点利用,此举有望显著提升飞机维修效率,保障航班运行。

中国民航进入智修时代机务戴上智能眼镜实现飞机排故专家会诊 汽车知识

南航上海分公司飞机维修厂技能管理室主任夏京先容,仅需一部智好手机,下载好该平台的客户端,连接上AR智能眼镜,机务职员佩戴上该眼镜后,就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呼叫,连接成功后实时分享维修现场的画面与声音,与远在广州、沈阳等地的维修技能专家进行互动沟通,共同办理飞机故障问题。

维修技能专家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端上看到与佩戴者同一视角的画面,并通过语音、图片、文件、笔墨等信息,辅导其完成每一项维修步骤,确保故障打消。
例如专家可以在远程画面上锁定疑似故障点进行红框标记,并实时反馈至机务维修职员智能眼镜的画面中。
被标记的疑似故障点,纵然维修职员移动视野,也将会被动态跟踪锁定,方便现场维修职员快速锁定该零部件位置进行处理。
被标记的疑似故障点还将被记录并列入复查清单,系统会自动产生复查清单列表,对全体排故过程关键点进行复查确认,确保维修安全。
而每一次的“远程会诊”,也将以视频形式记录下来,作为维修资料备份,也可作为维修案例剖析或传授教化利用。

针对疑难故障,该平台还支持多个维修技能专家以加入会话、约请加入会话的办法,进入“专家会诊”模式,多名专家在线实时对前端机务维修职员进行排故辅导,该模式也可以用来同时远程辅导在飞机不同区域的多名维修职员,目前可支持4个场景同时连线。

据理解,以往每当飞机涌现故障时,其维修紧张依赖于现场个别维修职员的技能和履历,一旦现场无法办理,常常须要要求技能增援,乃至可能须要专人乘坐航班前往当地检修。
如此一来,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维修本钱,也被迫造成航班的永劫光耽误。

“有了这个AR智能眼镜,我们现场维修事情将事半功倍。
”夏京说,“AR技能就像把技能专家的眼睛延伸到了事情现场,让前真个维修职员和在电脑前的技能专家实现多维度的技能互换,超过了空间和韶光的局限,大大提高了排故效率。

AR智能眼镜除了可以查看飞机的每一个角落和零部件之外,还解放了机务维修职员的双手,维修职员可以更好地用双手演示或仿照测试,加快维修的进度。
加上即将上线运用的AR识别技能、构造化电子工卡签署、远程放行等,平台远不止于视频通话与共享这么大略。

不仅有AR眼镜,随着中国民航业“智修时期”的到来,VR智能技能也被利用到了飞机维修培训系统中,机务维修职员可依托VR虚拟现实技能仿照的飞机维修实训环境及过程,身临其田地体验南航主力机型A320飞机绕机检讨和仿照维修,节制机体、零部件、客舱系统等形状特色及位置,同时进行维修操作的交互演习,在规避真实维修操作风险的同时,实现了飞机航前、航后和短停等多场景、多频次的规范操作培训,助力提高机务维修的质量与效率。
(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