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鼻香港电影怀旧系【头条理娱君】特约作者,看娱乐热点深度解读,认准理娱君!

《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是1993年李连杰和徐克分道扬镳后自主拍摄的黄飞鸿系列影片,由王晶执导,也是王晶和李连杰互助的首部电影。
#影视杂谈#

1993年王晶不宁愿也拍了一部黄飞鸿在格局上输给了徐克  第1张

1、王晶恶搞版《黄飞鸿》,青楼版《将军令》

1993年市场口味逐渐开始抛弃了正统的新武侠,搞笑风格开始广受欢迎。

而恶搞,喷鼻香港电影界首推王晶。
李连杰与王晶的互助也在1993年开始了。

“正东”电影与向华强兄弟的“永盛”公司互助密切,1993年与正东合拍《黄飞鸿铁鸡斗蜈蚣》、《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都是和王晶互助。
虽然两部在李连杰的票房记录中并不出色,但也都是经典武侠电影。

王晶后来在自传中提起他与李连杰的缘分。
我第一次见他,是在一九九三年过年前。
两位向师长西席把我叫出去跟他午膳。
我对他的第一个印象,是个拘谨、在努力扮老成的少年。

当时他已拍了三部黄飞鸿,完成了自己当老板的《方世玉》,已成巨星。
但我在他脸上看到沧桑,令我立时想起了一年多前,他的前经理人事宜。

当时正是王晶的创作欲与风格化最兴旺的期间。
他和两位向师长西席谈的非常愉快,很快我们就开拍了《黄飞鸿铁鸡斗蜈蚣》。

本来老徐珠玉在前,我接着拍下去是有点不智,但《黄飞鸿》是我们小时的偶像,我父亲王天林也拍过两集。

特殊之处是他的黄飞鸿并非关德兴,而是另一位粤剧名宿白玉堂尤敏之父,叫《黄飞鸿义救海幢寺》。

我的想法是一个导演未拍过黄飞鸿故事,就总彷佛拼图中缺少了一块,去世就去世吧,一拍心口就上了。

徐克和李连杰打造的黄飞鸿IP中,《将军令》经黄霑填词成为《男儿当自强》,是最主要的元素之一。

在王晶的部下,则变成恶搞的青楼版《将军令》,如果大家仔细看一下歌词的话,会创造非常有趣。

在之前的黄飞鸿三部曲中,徐克走的都是家国天下大格局路线。
但从看到导演一栏写着王晶的名字时,不雅观众们大概就已经明白,这部“黄飞鸿”一定是恶搞版了,他会解构统统严明的元素。

义和团变成“义和拳”,不再是《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中愚蠢的严明形象,变成了江湖骗子。

片尾报幕中的花絮,李连杰笑崩了的NG影像,让不雅观众们看到了功夫天子不为人知的逗趣的一壁。

张卫健大帅哥则戴起了道具假牙,饰演牙擦苏,大概是帅哥最毁形象的一次。

2、动作设计标新创新,异装黄飞鸿打醉拳,张敏成北方女侠

《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的武指依旧是之前的黄飞鸿系列的武指袁和平,在当时却受到了很多批评。

但事实上本片动作设计十分精彩,黄飞鸿的设定完备不局限于“佛山无影脚”:李连杰在影片开头演出了剑术,乃至还有醉拳,这在当时泛滥的黄飞鸿电影中极为少见。

广东民俗,庙会要舞狮,抢到被高挂在木桩上的红绳系着的蔬菜,称为“抢青”,演出就算结束。
李连杰回归,在庙会上通过“铁鸡装扮”,灵巧抢青。

被王晶称为“pose之王”的李连杰的招牌动作“白鹤亮翅”,在“铁鸡”装扮下十分风趣。
袁和平这样的丰富安排标新创新。

结尾与饰演反派雷一笑的徐忠信决斗中,黄飞鸿的佛山无影脚却碰着了前所未有的麻烦:雷一笑的软甲有刺,黄飞鸿受伤,竟用“醉拳”迎敌。
在武侠片泛滥的1993年,可谓为了票房费尽心血。

其余,影片中扮演一起追查义和拳的江湖女侠张敏,也是发挥了打女的浸染。

并无武术背景的张敏打得像模像样,气势很强。
张敏18岁时在街边派发传单时被向华强太太陈岚相中,从此“永盛”的电影中常见她的面孔。

永盛捧张敏可谓竭尽全力,第一部电影便是女主角,互助刘德华,后来又与正当红的钟楚红拉CP演《火舞风云》。

本片也是给功夫天子做女主角,有暧昧情节,乃至和袁咏仪饰演的青楼老板的妹妹也有CP,显示出张敏“男友力”的一壁。

张敏在永盛的作品险些都具有逆天的演员阵容,90年代张敏传出与向华胜的绯闻,虽然两人都不承认,但众人也都明白,大佬的女人动不得。

3、1993:离开徐克的李连杰,混乱的“黄飞鸿”IP和崩塌的喷鼻香港电影市场

当初李连杰从美国回港最初互助的是罗维,其子罗大卫做李连杰经纪人。
罗维的前妻刘亮华当时是嘉禾的股东,乃至和老板邹文怀关系暧昧,层层关系先容后,李连杰到了嘉禾。

但在拍摄黄飞鸿系列的第二部,《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时合约到期,李连杰和嘉禾闹翻,随后便是经纪人事宜。

之后李连杰自己当老板,并和向华强兄弟搭上线,重新在喷鼻香港影坛站稳,自然也便是以和与嘉禾关系紧密的徐克分道扬镳。

事实上徐克电影事情室共有七部黄飞鸿电影的版权。
黄飞鸿是个历史人物,任何人都可以去拍干系的影片,而徐克无法阻挡。

在前三部极大商业成功之下,喷鼻香港电影市场的跟风痼疾涌现:1993年除了徐克电影事情室的《黄飞鸿之四王者之风》、《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出走嘉禾的李连杰与王晶互助的《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三部大片外。

还有李力持蹭IP出的恶搞笑剧《黄飞鸿对黄飞鸿》,午马和元彪的《黄飞鸿之鬼脚七》,李连精彩道作《少林寺》导演张鑫炎的《黄飞鸿之男儿当报国》。

1993年是名副实在的“黄飞鸿年”。
然而,包括本片在内的1993年的一大票“黄飞鸿”电影,全部票房失落利。
整年院线港产电影140多部,武侠片竟然就有30余部,黄飞鸿武侠片居然就占了7部,大部分血本无归。

1993年的徐克电影事情室也是焦头烂额。
徐克自己执导的《青蛇》、程小东执导的《东方不败风云中兴》、元彬执导的《黄飞鸿之四王者之风》、袁和平执导的《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陈木胜执导的《新仙鹤神针》票房皆不佳。

除了《狮王争霸》、《东方不败风云中兴》和《王者之风》,其他都没过千万票房,这大概便是1993年喷鼻香港电影市场转衰的缩影。

当然了,喷鼻香港电影由盛转衰的缘故原由是多方面的,1993年的票房前4名以笑剧、爱情题材为主,武侠被市场抛弃。

再有便是好莱坞电影风头正盛,那一年《侏罗纪公园》吸走6190万票房,远胜港产电影第一名《唐伯虎点秋喷鼻香》的4017万。

然而李连杰却风景那边独好。
自从与嘉禾的互助到期,瞬间就成为市场上的一块肥肉,所有的影视公司都想舔一口。

终极李连杰和元奎互助,自组正东电影公司,自己监制,1993年景了 “李连杰年”,这一年主演的6部电影上映,皆是经典之作。

个中《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在喷鼻香港卖了1817万,票房成绩虽不如徐克之前的三部,但也远胜于同年的其他黄飞鸿电影,赢了其他跟风者。
(撰文:Mankei Wu)

本文是作者作为“头条理娱君”特约作者而写,来今日头条看娱乐,有点有料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