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路特斯与L Catterton Asia Acquisition Corp互助,以SPAC办法在境外上市。继极星汽车、亿咖通科技去年上市后,李书福再布下主要一局。
王传福则打出开年贬价第一枪。2月19日,比亚迪旗下汽车品牌双雄出击:秦PLUS、驱逐舰05的光彩版车型上市,起售价低至7.98万元。而中汽协公布数据,比亚迪以302.4万辆销量,雄踞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名。
各擅胜场。这场持续多年的民营车企“最强王者”之争,仍旧混沌未定。
中国企业同盟副董事长柏文喜对《科创板日报》表示,吉利的计策以收购和整合如沃尔沃汽车等多个汽车品牌有名,涵盖从低端到高真个多个汽车品牌及海内外市场。而比亚迪则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和领先技能而著称,特殊是在电动汽车和电池技能方面的地位突出。
两个民营车企掌门人,一个出生于1963年,一个1966年;一个田舍孩子出身,只读过高中,一个考上大学,一起读到研究生;一个纵横捭阖,多元发展,一个深谋远虑,单点打破。末了,两人相会于中国汽车市场这一广阔赛道。
不同的路径选择和不同的竞争策略,折射出两位有“福”企业家不同的布局思路和互异的人格特质。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双雄”发财史
李书福比王传福要年长。
1963年,李书福出生在浙江台州的一个农人家庭。他在四兄弟中排行第三,家境贫寒,小时候还当过“放牛娃”。不过,他有着不同平凡的商业头脑, 1982年李书福高中毕业,拿着父亲给的120块钱买了部相机,做起了摄影馆买卖,由此掘到第一桶金。
1984年,李书福创造电冰箱颇受市场欢迎,在自己研发生产出电冰箱关键零部件蒸发器后,组建了黄岩县北极花电冰箱厂。1989年,这个26岁的冰箱厂厂长,已成了千万财主。1993年,李书福收购浙江临海国有邮政摩托车厂。没几年,摩托车销量就占到了海内踏板车的龙头地位。
当李书福已在个体经济的道路上小有造诣时,王传福还在学校勤学苦读。十几岁时父母过世,在哥哥和嫂子的帮助下,他才考上湖南的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这也埋下了他未来从事电池研究的伏笔。
此后,王传福一起苦读,1987年本科毕业后,又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读研究生,专研电池。1990年毕业,然后留院事情。之后一个有时机会,他被单位派到深圳某电池公司担当总经理。深圳由此成了王传福的福地,在这里他看到一个大商机:彼时“大哥大”风靡市场,而里面的一块小小电池价格不菲。
王传福决定下海做生意,就此开启传奇之路:1995年2月10日,比亚迪公司在深圳成立;1997年,王传福已经卖出去1.5亿块镍镉电池,跻身海内首位;2002年7月,比亚迪在喷鼻香港上市,他进入大陆富豪榜前50名。
随着登顶电池行业天下冠军,2003年,时年37岁的王传福宣告迈入造车行列。当时的他豪言提出,“造车不过是零件的组合,和造玩具是一样的”。他当年收购西安秦川汽车77%股份,投资近2.7亿元,并迅速推出纯电动出租车EF3、电动观点车ET及稠浊动力Hybrid-S。
一开始的车款并没受到市场欢迎,王传福改变策略,站在老牌厂商肩膀上模拟当时的成功车型。2008年12月,F3DM车型进入市场,这是环球第一款量产的插混汽车。同年9月,巴菲特买入比亚迪10%股票,代价2.3亿美金。
2013年,比亚迪股价起飞,紧张业务全面增长,当年实现营收528.63亿元,在换道超车的汽车家当格局中彻底爆发。
在王传福刚开始造车时,做燃油车的吉利已跻身海内汽车销量前十的汽车品牌名单。这源于1994年李书福的一个大胆决定:造汽车。
当年,李书福在浙江临海市购地850亩,筹建了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 2001年12月,吉利得到了轿车生产资格。由此成为我国有汽车制造资质的第一家民营企业。当年,吉利已拥有宁波(美日)、临海(豪情)和上海浦东(华普)等3个汽车生产基地。
回顾过往,李书福曾表示,“年轻就要有梦想,我的梦想,便是让中国人能用一年收入买一辆轿车”。
在造车行业,李书福并不想仅靠价格战来打市场,要做成事就必须往代价链上游走。2010年,年夜志万丈的他,走出石破天惊的一步:他以蛇吞象,一举收购欧洲有名汽车公司沃尔沃。此后,吉利又进行了一系列大手笔的并购,包括2018年收购德国戴姆勒公司的9.69%股权。
新能源汽车发展潮流涌现时,吉利也紧追不舍,积极开展技能研发和产品创新,目前,其旗下拥有了从高端到低端、从超跑到买菜车的全覆盖车型。随着最近一年数家公司的上市,吉利控股已俨然成为一个低调但昂然特立的“汽车王国”。
由此,李书福比王传福,两人成为同台竞技的商业对手。
“新能源时期”的“双雄”交手
值得关注的是,两位中国汽车领军人物,在企业发展上选择了截然不同的竞争策略。
中关村落物联网家当同盟副秘书长、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实行主任袁帅,见告《科创板日报》,在发展路径上,比亚迪选择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深耕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能,并以此为根本推动整车的研发和生产。吉利则采纳多元化计策,不仅在乘用车领域有所布局,还涉足商用车、摩托车等多个领域,较早形成了较为完全的家当链。
在“燃油车时期”,李书福的吉利汽车发展迅猛;而在“新能源车时期”,则是王传福的比亚迪高歌年夜进。这表示出两人对行业的不同认知:1995年,比亚迪刚成立,就将新能源技能作为发展重点,而吉利则到2006年才开始投入研发。2015年,李书福才提出“蓝色吉利行动”操持,目标是用5年韶光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提高到90%。
在该操持推动下,2018年,吉利设计出氢燃料电池、纯电、甲醇、混动四大新能源动力路线,并推出几何、极星、极氪等新能源品牌 ;2021年,李书福还与百度一起成立了百度智能汽车。
此外,李书福还把企业发展思路扩大得手机、卫星、车载芯片等领域,操持打造出一个完全的车联网生态。
然而,“蓝色行动”操持的进展却不尽如人意, 2022年,比亚迪取代了吉利的国产汽车销冠之位; 2023年,比亚迪的销量比吉利多134万辆旁边。
和李书福气歧,王传福一开始就重注新能源汽车,更是在2022年3月,宣告直接停产燃油车。
而且,从开始造车起,王传福就执着于“技能立身”,反对一味扩大市场规模,忽略技能创新。他曾表示,“谁是技能的领导者,每每便是这个行业的领导者”。 2002年起,比亚迪在动力电池上进行大量投入,2003年则开始混动技能的研发,至今已累计投入上千亿元资金。
凭借“技能立身”的好处,王传福带领企业迅速盘踞市场,并走上降本增效的规模化道路。此外,王传福还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多维布局,在造车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落下棋子。
在家当上,比亚迪打造了整车制造、电池制造、芯片制造等一全体电动、智能汽车家当链,动力电池向市场开放,半导系统编制造也寻求上市。
2021年1月,比亚迪发布三款新车型,成为带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催化剂。
2022年,比亚迪股票首次打破万亿市值。同年,比亚迪的发卖量超越吉利汽车,成为国产车销量冠军。
2023年12月,比亚迪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打造了新能源汽车时期中国市场的新一页。
对两家公司的未来,中国企业同盟副董事长柏文喜认为,吉利通过不断收购和拓展新业务,估量将连续在多个汽车市场领域发展壮大。比亚迪则连续强化其在新能源汽车技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和电池技能方面。两家公司都将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估量未来几年,这一领域将会是他们发展竞争的重点。
“双雄”的投资版图
《科创板日报》把稳到,近年来,吉利环绕汽车行业高下游,持续进行投资布局。
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吉利控股的对外投资中,公开投资事宜80起,被投企业包括易冲科技、知豆新能源、川土微电子等。
值得一提的是,有“汽车狂人”之称的李书福,早已是一位成本运作高手。自收购沃尔沃以来,李书福对收购、整合、拆分、上市的成本运作手段愈发闇练,其旗下上市公司已多达8家。
此前已有传出,成立3年的极氪在冲刺IPO,或将成为继“蔚小理”后第四家赴美上市的中国新能源车新势力。加上箭在弦上的其余两个IPO项目:远程汽车、曹操出行,由此李书福已手握11家已上市或拟上市企业,上市地点遍布于上交所、厚交所、港交所、纳斯达克、瑞交所等。
在李书福看来,汽车行业“规模制胜”的基本规律不会改变,终极环球市场中车企存活的数量不会太多,只有规模企业才能生存下去。
而随着电动车销量已超越特斯拉,比亚迪更加速推进在电动汽车家当链一级市场的布局。
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比亚迪公开投资事宜99起,聚焦于半导体、新材料、电池和汽车制造领域等,包括芯爱科技、深迪半导、西沃客车、弗思新材等。在芯片领域,则涵盖了AI芯片、智能驾驶芯片、碳化硅外延芯片等细分赛道。
从上述布局可以看出,王传福的投资核心,还是助力比亚迪家当链发展,不仅积极布局电动车的自研技能,还通过投资办法引进更多创新技能和资源,确保供应链的安全。
《科创板日报》把稳到,比亚迪从2009年就开始进行投资布局。最初紧张由内部CVC投资部门推动,被投企业多为比亚迪旗下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包括比亚迪半导体、广汽新能源、腾势电动车等,着眼于比亚迪主营业务与电池、汽车、轨道交通和新能源技能的领悟。
企业家身份外,王传福早已是一位有长远计策眼力的家当投资人,通过底盘踏实的电动汽车家当,整合一系列家当链投资项目,以期迈向天下行业龙头。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见告《科创板日报》,企业的计策发展方向,每每由创始人的性情决定。吉利和比亚迪这两家公司,在未来方向上仍会有所差异:王传福或将连续深化新能源汽车布局,李书福则更可能通过更多成本办法拓展其国际海内布局。
本文源自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