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他们的闭馆公告后,在这两家网站上多容身了一下子,顺便比拟起了这两家图书馆的网站,想看省里的和市里的哪个好用。首先我比拟下他们的网站logo,一看就创造了个问题:两家图书馆的"馆"字不一样。我知道,"館舘到底若何用"这个问题是近当代书家和笔墨事情者辩论不休的话题,我也想仔细推敲考虑一下。
如下图,河南省图书馆用的是食字旁,郑州图书馆用的是舍字旁,省图书馆是行草书字体,郑州图书馆采取的是楷书印章效果,且简繁两掺儿,好在这个logo并不大,一样平常人不太会刻意细看。
館舘之争这个事情,记得前几年高晓松的杂书馆和晓书馆两馆开业时,就曾掀起过一阵辩论,杂书馆和晓书馆馆名同为有名作家、书法家张大春师长西席所题,但分别用了舘和館两个字。张大春何许人也?欧阳中石是他姑父;周华健曾跟他学字画,并为他作了一首歌《泼墨》;高晓松和他是忘年交,并多次给他站台卖书;莫言向他请问诗词格律,两人还搞过书法联展;和窦文涛梁文道谈笑风生,锵锵三人行座上宾……如此人物如果在这上面失落误,岂不是让大家见笑了?用现在盛行语叫人设崩塌!
不少网友喊话高晓松,说你们门头儿题字有错别字,有的还开玩笑说张大春之以是这样写,是由于他问过高晓松了,杂书馆不管饭 以是用舘,晓书馆管饭,以是用带食字旁的館字。这个玩笑切实其实太文痞了。而高晓松也及时大气的回应了几个字:大师不拘泥,随心随意 我喜好!
之前我曾听过某些书家这样用館和舘:館指用饭住宿喝茶的有民间烟火味的场所,而舘指大的场所 如博物馆,图书馆,领事馆。我当时听完为之一震,觉得好有道理。
我也开始翻阅各种资料和字典,首先来看书法字典中的篆书、隶书、楷书、行书中的"馆"字吧,草书无从辨别"食"和"舍",故不列举。(图片较长,见谅)
篆书
隶书
楷书
行书
可见石本中各种书体的馆字大多数是写作館,舘比较少见。再来看下各种汉语字典里的阐明
馆字在各种字典里并没有找到对应舘的这种阐明。因此我以为很有可能舘便是館的异体字 写法,并不是单独指大的场所。翻找此类例子可创造,启功师长西席给张大千纪念馆题字也是用的"館"字,难道启功不懂这个館舘之分?
我们再看看其他名人给一些宾馆、博物馆、图书馆的题字吧:
从以上题字可以看出,大多数名人题写馆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館",解释馆的繁体字写作"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管是大小场所,饭铺、茶馆、宾馆、图书馆、博物馆、领事馆等等,而有的在书写中为了求变,会写成异体字"舘",这也完备没有问题。
通过查阅书本字典和以上举例可以确定,館和舘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用法并无二致。以是,往后不必再给名人们纠正图书馆应写成圖書"舘"了,宾馆应写成宾館了。
末了,用一句改编诗结束这个话题吧:館舘本一字,庸人自扰之!
(以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笔墨和书法爱好者互换,不做商业用场,欢迎大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