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后在餐桌拆封,先拍几张看看效果:
整体比较小巧,可随意折叠。
可以180°翻折,不错。
拿到书房连续研究。充电器是塑料材质,但是看上去很像铝合金,整体质感不错。
充电器便是可折叠的2个圆饼。
下周遭饼自带3M背胶。
中间黑点按住可旋转方便调度角度,上周遭饼用来磁吸手机充电。
转轴该当是金属材质,比较紧。不用担心松垮问题。
转账质感很好。
转轴可以翻折到这个角度。
接电后,在充电线侧面有一个灯光点指示状态。
磁吸测试
利用手头的iPhone 15 Pro Max测试,首先看看最常用的带手机壳下充电情形,能正常无线充电。
能吸附住充电,不影响正常利用
背面效果
吸附能力还可以,但是上车后稳妥起见要加磁贴。
再测不带壳裸机,吸附非常结实,不用加磁贴。
把稳看,充电时小灯常亮。
上车安装测试
下图是ZIKE无线充和小米无线充在车上的安装效果。小米无线车充利用球头连接,当年安装时换了空调出风口、中控侧面粘贴和屏幕框架三种办法,有点折腾。
这次安装我直接把无线车充本体粘在中控台上方,粘贴办法确实更灵巧一些,轻微比量一下就能找到比较得当的安装位置,(车型为丰田)。
粘贴之前拿到我家五菱小电车上测试下安装便利性,也不错,还能把充电线隐蔽到屏幕后面。
测试情形
丰田车上的小米无线充我已经用了2年旁边,采取电动夹持办法,充电功率7.5W。利用时紧张有2个痛点:
车辆不上电时,电动加持不可用,取放手机未便利,其余车辆上电后须要等个三四秒才能电动夹持,有时候焦急走,三四秒钟的延时打断我一气呵成的启动→放手机→挂挡→走动作,轻微有点难熬痛苦;之前用iPhone XR时,无线充电功率便是7.5W,搭配小米无线充恰好,换15PM后充电功率跟不上有点难熬痛苦,开导航时无线充电更慢,慢到1个小时大约充20%旁边。前几天出差看到同事的小米MIX手机无线充电功率都干到100W了,我高低得搞到苹果最大功率15W才行,于是改换了个功率更大的磁吸无线充。
两个充电器现在交流着用,新充电器充15PM大约一分钟充1.2%电量,一个小时充70%旁边,开导航时一个小时也能充进去50%以上,多一半电量基本上就能办理问题。从手机拿取便利性来说也没有了电动加持时未便利的情形,目前看小米无线车充可以考虑退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