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引:引用,经:经书。据:以……为依据 典:典籍.。 指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作为论据。

  【近义词】旁征博引

引经据典造句-用引经据典造句 知识百科

  【反义词】信口开河

  

  篇一:引经据典造句

  1,写文章能引经据典,可使论证有力。

  2,参加辩论的两组同学引经据典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3,他在文章中引经据典,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4,他的讲演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侃侃而谈,不失为大惑不解。

  5,写文章引经据典,可使论证有力。

  6,老陈博古通今,说话时总是引经据典,让人无法反驳。

  7,他讲起历史典故来总是滔滔不绝地引经据典,被大家视为“立地书厨”。

  8,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他引经据典,查阅了大量资料。

  9,尽管引经据典地说了许多,大家仍旧不支持他的看法。

  10,毫无疑问,你可以引经据典来驳倒我。

  11,李敖骂人引经据典,表情轻松,妙语好词随口而出,轻易地把高官们骂到哑口无言。

  12,这篇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借古讽今,说得鞭辟入里。

  13,他写起文章来,引经据典,咬文嚼句,学究气十足。

  篇二:引经据典造句

  1、尽管引经据典地说了许多,大家仍旧不支持他的看法。

  2、他喜欢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的辩论。

  3、马格丽特·白伦顿夫人听了这一段引经据典的言论,不禁大吃一惊,同时也气愤得无以复加。

  4、好的英文演讲语言简洁,用词常见,间或穿插幽默引经据典。

  5、为了让大家相信神的大爱,他不得不在文章中引经据典来增加说服力。

  6、恩格斯引经据典,就像大多数信《圣经》的神学家一样。

  7、许多经济学家引经据典,其要点就是预期财政刺激一揽子计划是美国走出衰退的关键。

  8、这篇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借古讽今,说得鞭辟入里。

  9、小李时常引经据典来说明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令人不禁佩服他知识的广博。

  10、故以亚氏的中产阶级理论来引经据典,未必适合对当代中产阶级的价值判断。

  11、主题的选择朝向趣味性,无挑臖意味,引经据典、原创性、激励性等等方面,最受欢迎。

  12、从作品的表述方式来看,赋中由一方批评另一方发展为双方展开论难,论辩的双方为争论一个问题各自引经据典。

  13、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引经据典,风趣幽默地讲述三国,颠覆荧屏原有的历史人物。

  14、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社会化学习、参与,以及与他人分享是更有益的学习方法,而不只是单纯的引经据典或是获得原始的知识。

  15、一个借着引经据典来辩论的人,不是在运用自己的才智,他是在运用自己的记忆力。

  16、名著绝不引经据典,艰深难懂,而是通俗易懂。他们不是专家为专业人员撰写的专业书籍。

  17、他为了卖弄自己的学问,说话老爱引经据典,有时难免令人感到厌烦。

  18、许多经济学家引经据典,其要点就是预期财政刺激一揽子计划是美国走出衰退的关键。

  19、他在短诗《雾》的创作中放弃了抑扬顿挫,没有引经据典,却以朴实的文字、单纯的意境,营造出一个神秘而寂静的幻象空间。

  20、即使在那个时候,他也算得上一个有影响力的演讲者,他引经据典,为我们的事业塑造强有力的论点。

  21、钱钟书先生写文章引经据典,深受人们的喜爱。

  22、王教授的论文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读来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23、虽然太阳系内的名字起得比较出格了,但精心挑选的名字引经据典,令人难忘。

  24、毫无疑问,你可以引经据典来驳倒我。

  25、村上是个太爱打趣又常引经据典的艺术家,他不会受限于那样的陈腐标准。

  26、党外人士把共同纲领背得烂熟,在讨论工作和政策时,能够引经据典,充分说理。

  27、奥巴马的预算“将会使我们税法的效力大打折扣”,他义正言辞,仿佛引经据典,“它会使我们的公司在全球市场下更难生存,使人们更难储蓄养老,而且它还将刺激我们的外债成倍地增长。”

  28、现在他站在了自己的领地上,一路机巧地辩论着并引经据典。

  29、他动辄引经据典,颇有些酸腐书生的味道。

  30、一个借著引经据典来辩论的人,不是在运用自己的才智,他是在运用自己的记忆力。

  31、她引经据典的风格晦涩难懂。

  32、与引经据典相比,立法者应该在使用他们习以为常的词语上尽可能谨慎(特别是在高质量的编辑出版物上)。

  33、他是一个历史迷,常常在谈话中能够引经据典。

  34、你可以引经据典去支持正方或者反方的观点,但话说回来,我还总是会站在支持艺术自由的一方。

  35、然而耶稣在对跟随他的群众演说时,并不是从犹太法典来引经据典,而是以生活化的语言向听众说故事。

  36、文章通过分析指出,中英思维模式存在着直觉与抽象、本体与客体和螺旋与直线型差异,并因此导致英汉学术论文中论证方法在修辞手段、引经据典、引用权威等方面的使用差异。

  37、名著绝不引经据典,艰深难懂,而是通俗易读。

  38、他经常引经据典,这也使得他写的文章颇具文采。

  39、在教学方法上,“服从权威”、“引经据典”成为形而上学知识观支配下的教育的特色。

  40、这篇文章引经据典,非常令人信服。

  41、他和人说起话来常常引经据典,作决定时又很注意借鉴历史经验,这与北京时下流行的美学标准显然有些不合拍。

  42、我在师范院校对学生做讲座时,常常为这些塞满了无用的知识的小伙子和姑娘的不成熟感到震惊,他们知道的很多,他们谈辩证法神采飞扬,他们对经典作品引经据典?但他们中很多人的人生观却像婴儿一样。

  43、王三运省长则引用乔治·华盛顿总统的话说,“真正的友情,是一株生长缓慢的植物。”他显然在从美国历史中引经据典。

  44、文学趋于引经据典,希腊和罗马神话、圣经与莎士比亚的作品都在被一遍又一遍地引用着。

  45、写文章时适量的引经据典,固然可以增加说服力;但过犹不及,就可能适得其反了。

以上就是引经据典造句-用引经据典造句的全部内容。更多造句大全相关资讯,敬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