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疯人安

出处 | AC汽车

五大年夜视角看汽修门店老板我太难了 汽车知识

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后市场火爆的本日,大部分目光都聚焦在汽服门店上。
电商平台立完标准后忙着筛选优质店铺;互联网创业公司忙着赋能店铺;品牌厂家也在借投资之名拉拢店铺。

被行业细分后的门店,一边面对逐渐降落的利润,一边又应对来自各方的诱惑,店主脑筋假如不足灵巧,已然跟不上市场的变革。
总有一种已经被套上重重枷锁的觉得,举步维艰……

不同视角下的汽服门店

1、电商平台眼中的汽服门店

O2O环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线下做事体验才是用户满意的关键,以是各大平台对汽服门店的互助都有一套自己严格的筛选体系。
标准挺高、哀求挺多,但是以目前门店的能力,完备能达标的没有几家。

以是在线消费的用户,以购买机油为例,80%以上的用户还是找自己熟习的门店改换,即便平台半价或免费,用户仍自己费钱找店,这是为什么呢?

2、品牌商眼中的汽服门店

原来品牌商的商业模式只到经销商层面,随着市场的变革,品牌商的手越来越长,以是对门店也格外关注起来。
给门头店招投资、给设备系统投资、给培训发卖技巧、又给培训施工做事流程,店主倒是希望门店发展,便是闹的员工都挺累。
想法挺美好,任重而道远。

3、经销商眼中的汽服门店

手里有多少门店,就意味着一年能赚多少钱。
可是门店客户规模和质量参差不齐,以是沟通管理起来也很费力。
对付经销商来说,如今贸易的门槛被抬高,再也不是大略报价就能卖货的时期。
以是优质门店各大品牌经销商之间也在打劫,除了拼支持,还要拼与门店的客情关系,门店的地位真的越来越主要。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本日,光靠关系也玩不转了,谁给的实惠多,就随着谁走。

4、消费者眼中的汽服门店

消费者眼里的门店没那么繁芜,就以下两个层面:

1)品牌力方面:加盟连锁觉得比独立单店要更加专业,店多势力强就值得相信;这也可以理解,在标准化还不完善的本日,消费者能看到的也便是面上的东西。

2)按做事项目:①4S店,②专业修理厂,③社区快修快保店,④专业汽车美容店,⑤洗美店。
不丢脸出,这几类门店都和车主的需求息息相关。

5、门店自己看自己:关注的人太多,外部压力很大,店主假如没点智商真干不了门店

现在经营门店的门槛不低,对店主的哀求太高,得懂经营管理、懂业务、懂营销、懂技能,还得应对城管、消防、工商、税务、派出所、交警队,还要应对厂家、经销商、电商平台……用现在一句网络盛行语来形容——我太难了!

1)客单利润降落,收费标准越来越透明,一年比一年高的房租本钱和人工本钱;

2)进厂量争夺竞争激烈,这属于营销环节,在做事同质化的根本上拼的是营销能力,如果做事还较差的话,那生存空间就不敢说会什么样了。

站在人性角度考虑一下,如果店主能力这么强,还用依赖后市场谋生么?

不雅观点

店主如果不在改变思维上努力,终极的结果仍是出局。

在汽服生态中,原来只须要门店输出技能做事和施工场地等能力,可是现在的业务模式却搞得那么繁芜,全体行业险些把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门店身上,对门店哀求太多违背自然规律,看似众星捧月,实则危急四伏。

无论和京东还是新康众谈汽车后市场,大家都对门店寄予厚望。
培训可以使其提高,认证可以为其赋能。
但考虑过期光本钱吗?培训多久?培训多少人?等多永劫光能等到门店发展为空想的样子?

看途虎一起走来,之前广泛与门店互助做事,末了经不起消费者的寻衅,自己也受不了不可控的做事流程,以是由互助店向工场店转。
速率依旧很慢,达不到互联网速率。

有人曾经为汽车后市场找借口,说从业职员大多学历低,发展须要韶光……可是快递行业学历也很低,为什么人家可以?在笔者看来,还是这个行业顶层设计的逻辑不足精准,业务逻辑通,但人性不通。

下面笔者代表基层技能工人说几句话:

1、技能工人的薪水由什么决定?技能工人的收入水平很低,比拟送餐外卖小哥、比拟快递小哥、比拟专车或快车司机赚的便是少。
这是哪里出了问题?

首先,行业做局者在商业模式设计的时候,没有在意基层工人的收入;其次,都是一样付出辛劳,赢利的行业自然把人吸引过去了,你看现在的技能工人好招吗?再次,汽车后市场的技能工人是蓝领,但是行业并没有给技能工人一个值得相信的未来,没有保障;末了,个人武断不雅观点,基层技能工人赚不到钱,汽车后市场就走不好。

2、培训对付门店并不管用,当培训达到一定效果的时候,也便是员工跳槽的时候。

3、对门店投资风险很大,来日诰日店一黄,投资全泡汤。

以是在现有模式下跑得越努力,受伤就越深,还不如镇静下来谋划新思维。

共享车间+技师

共享观点在海内已经不是新鲜事儿,若是运用在汽车后市场会是什么场景?

首先我们说汽车做事离不开门店,根据现在IT技能及物流配送的发展程度,门店真正输出的功能仅是施工场地和技能工人的做事。
如果重新建立一个新模式,直接用工人和园地,把店主原有的利润拿出来,分给工人、分给房东、分给消费者,会不会有一种“打土豪、分田地”的觉得。

如果你以为这不雅观点还挺有趣,那接下来一起剖析剖析,这样的模式办理哪些痛点,看怎么能走通。

1、办理哪些痛点

1)行业资源优化配置:技能工人越来越少,家家都缺人;

2)降落本钱:单个人工本钱不低,但是支付人工用度的办法发生了改变,有单才产生用度;

3)人性模式:员工追求自由,不想被限定,或者想自己做老板;让技能工人赚到钱,自然得到支持推戴;近几年有个网络盛行词叫“斜杠青年”,我们也为技能工人搭建一个可以实现做斜杠青年的平台,只要青年肯努力,多付出劳动就能多赢利。

平台给技能工人一辆20万以上的车,从此青年赢利养家之路便开始了。
有人问,一辆车能做什么?笔者说至少能干三种活:

①预约汽车做事,并且还可以道路接济,这是主业,以是要设计好;

②xx专车,接单系统打通,没汽车做事的活还可以接送搭客;

③xx快递,同样打通接单系统,没有汽车做事、没有搭客,至少还能跑腿。

不管这个平台是谁做的,能为技能工人供应这样的机会,那也算是知足人性的商机吧。

2、业务逻辑

1)本着离用户最近的原则,在社区附近探求施工场地,知足日常养车刚需作业项目即可;

2)准备一套O2O系统,知足订单、支付、预约的功能,现如今也不是难事;

3)施工场地一套智能硬件,车牌识别、VIN码扫码、智能门禁、红外线工具管理、插卡打水电等,技能上也不是难事;

4)产品配送:现在物流快递发达,只要不是偏远地区,1-2天都能到货;偏远地区4-5天也到了;或者可以在施工场地配备24小时自助贩卖机,售卖易损件;

5)技能工人:最核心的就在这,人是最难管理的,但是在知足人性的条件下,有更多的钱赚,对技能工人哀求严格一些也并不是难事。

3、盈利剖析

以现有的门店做事能力和市场环境,强行提高收费标准不太现实。
门店的做事没法提高,技能工人的收入没法提高,终极陷入僵局的是所有从业者。
我们剖析一下利润,以终极成交450元的换油保养来举例,看看每一个环节分走了多少,如果分掉店主的利润是否够知足别的角色的胃口。

由于某些缘故原由,不便扣的太细,仅供参考。

总结

看到这,作者的不雅观点已经明确,门店未来会经历化整为零的变革。
或许您会有不同想法,或许会有更多见地,新思维从来不会限定任何人,欢迎互换。

变革期中最怕的是不变,现有的商业模式已成定势,如果你还在努力中,不妨停下脚步安歇一下,看看蓝天白云,感想熏染一下这天高气爽,之后,或许别有一番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