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自古忠孝难两全

而唐代墨客韦元甫

经典咏流传丨巾帼不让须眉这些现代花木兰让人肃然起敬 休闲娱乐

却在《木兰歌》中写道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

国难正当头

奈何家父年纪已高

花木兰不推让年迈的父亲奔赴沙场

便以女子之身担起身庭重担

主动请缨,代父从军

在横戈跃马间立下了赫赫战功

舍生忘去世,在所不辞

军营生活一定艰巨

她却凭着惊人的意志坚持了一年又一年

在沙场上冲锋陷阵的她

乃至比一样平常男子还要出色

征战疆场十余年之后

她又毅然舍弃做官就职的机会

要求皇上准允自己立即返乡照料父母

大孝与大忠的底色在花木兰身上交相照映

抖擞出了不一般的英雄色彩

花木兰的传说家喻户晓

以她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数量浩瀚

豫剧大师常喷鼻香玉的代表剧目《花木兰》

是50年代为抗美援朝义演时的紧张剧目

后来更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

将其拍摄制作成了戏曲艺术片

60年代喷鼻香港的邵氏电影公司也曾出品过

黄梅调的《花木兰》电影

1912年,京剧大师梅兰芳与齐如山互助

将《木兰诗》改编成了京剧《木兰从军》

2004年,在歌唱家彭丽媛

与作曲家关峡的积极推动下

中国本土民族歌剧《木兰诗篇》轰然问世

并作为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庆典演出活动之一

于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央上演

花木兰通过这部歌剧走出了国门

中国传统文化也因此在国际上

得到了更深远的传播

在本日的中国

“花木兰”拥有不同的“分身”

分散各地,熠熠生辉

在抗疫期间

她们暂时放下了母亲或女儿的职责

在国家和公民最须要的时候

挺身而出,逆向而行

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她们

很难区分出彼此

却在世民气中留下了最美的身影

滇西深度穷苦山区的女校长张桂梅

几十年如一日地

坚持帮扶困难家庭的孩子

通过学习知识摆脱穷苦

实现了贫瘠大山里的“教诲奇迹”

她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在12年间,一共有1800多名穷苦女孩

考入大学,走出大山

开启了她们全新的人生

得到“公民英雄”国家名誉称号的陈薇院士

从军30载,潜心研究生物危害防控

矢志为公民构筑起一道

生物安全防护的坚盾

从研制出首个SARS预防生物新药

到环球首个获批新药证书的埃博拉疫苗

再到为新冠肺炎疫苗做出的卓越贡献

她是抗疫道路上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

在本日《经典咏流传》——致敬英雄的舞台上

“硬糖少女303”组合里的的四名成员——

希林娜依·高、王艺瑾、陈卓璇和刘些宁

以青春的姿态诠释当代版《木兰歌》

续写当代“花木兰”的不朽传奇

平凡世间英雄辈出

巾帼亦不让男子

当代的花木兰精神

早已超越了韶光与地域的限定

广大女性在不断的自我觉醒与自我实现中

于当今社会和国际领域

都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她们是怒放的铿锵玫瑰

用青春和汗水作画

向众人亮出了巾帼底色

英雄并非遥不可及

当代“花木兰”们就在我们身边

(编辑 李茗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