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郭超
什么歌堪称好歌?
它一定要经由岁月淘洗,在不同的时空中屡次拨动人们的心弦,与时期同频共振。年夜方激越的《长城内外》,古典抒怀的《海上明月》,天马行空的《追星》……这些风格互异的歌曲的歌词,都出自杨启舫之手。
2019年,在由文化和旅游部主理的“庆祝中华公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新创作主题歌曲音乐会《抒怀新时期》”上,朴实动听的歌曲《平凡英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礼赞新时期英雄是这首歌的主题。“和平年代的英雄,大概没有震天动地的举动,他们大概就在我们身边,是家人、同事、朋友、邻居。他们虽然平凡,但是作出的捐躯并不少。”杨启舫说。在落笔之前,杨启舫和创作伙伴就确定了措辞平实、接地气、不刻意拔高的创作原则。英雄就孕育在平凡之中,英雄也是血肉之躯,杨启舫的歌词就从这里入手。“我知道你的骨头,不比别人硬,只由于有种力量,引领你往前冲。我知道你受了伤,伤口也会痛,只由于有一种信念,见告你别放松。”歌词拉近了英雄与普通人的间隔,同时也道出了英雄身上所具有的信念和精神的力量。
“我知道你的身影,就在人群中”,“我知道你的样子,平凡又普通”,歌词道出了每个人都有成为英雄的可能。青年作曲家王喆的音乐很克制,有一种力量含在里面,引而不发,具有艺术传染力。青年歌手李龙的诠释与词曲风格很统一,让听者动容。初稿的歌词比较长,经由反复打磨,歌词越来越精练。“歌词不能面面俱到”——杨启舫持续说了三个“空间”——“歌词要给音乐留下创作空间,要给歌手留下诠释空间,要给听众留下想象空间”。
歌曲在2019年年底推出后,就受到人们好评。不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危难关头,很多普通人选择挺身逆行,成为新时期的平凡英雄。这首歌又被大家重新唱起。回过分来,人们创造,这首歌十分适宜歌颂那些抗疫英雄。“越是那危难艰险,你越会挺起胸”,“所有岁月静好时,都有人负重前行”。杨启舫说,这首歌捉住了平凡英雄的共性,以是随意马虎引发人们的共鸣。
“大雁飞过老墙,明月照在高台”,在为央视大型系列特殊节目《长城内外》写的同名主题曲中,杨启舫没有重复古人写长城歌曲的思路,他把长城还原成“老墙”,着重写了这座墙下发生的人和事,有“挑灯缝衣”的老母亲,“将家书托与邮差”的妻子,有丝绸之路上的“驼铃驿站”,有吟唱《出塞》的战士……“且伴我鹘程万里,五千载平仄节拍”唱出了长城的恢宏气势,“一方青砖,一阕婉约的词牌”,又写出了长城所代表的中华民族重情的一壁。
最近,杨启舫作词的歌曲《追星》成为嫦娥五号搭载的几首歌曲之一。歌词“把银河当作地球的围巾,下雪天也不会怕冷”,充满童趣。“我想约请嫦娥姐姐,要不要和我一起追星”,“追星”二字一语双关,既指宇宙中的星星,又指平时粉丝“追星”的行为。杨启舫说,这首歌想引发大家的思虑,到底要追什么样的星,才是更故意义的。“我想去更远更远的地方,让我和太阳系来个合影。管他引力波,管他是黑洞,挡不住我年夜胆的追星。”则充满理趣。走出太阳系,彰显了中国航天人更伟大高远的追求。
杨启舫作词的另一首与月有关的歌曲《海上明月》,自从2012年亮相央视中秋晚会往后,就成为央视中秋晚会的主题曲。“玉轮升起来,照亮一片海,亲情交情中华情,情浓分不开。”“月圆彩云追,天地入肚量胸襟。乡音乡情最难改,一代又一代。”从这些歌词中,我们不丢脸出古典诗词的基因。“写歌词也要熔古铸今,”杨启舫说,“写歌词要找到根,根就在我们中华精良传统文化之中。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富矿。要借鉴古诗词,用当代话语和内容授予它时期性,这是我们这代人要做的。”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04日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