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位于苏州盛泽镇的恒力集团化纤智能车间一角。
资料图片

在盛泽镇举行的婚庆主题秀,模特在展示宋锦中式婚庆礼服。
范晓摄

一个纺织重镇的成长韧性 汽车知识

复工后的京奕集团特纤车间,员工在清理设备。
吴斌 摄

引 子

谷雨时节,江苏苏州吴江区盛泽镇市场路,车辆川流不息,客商相继而来。
交易额连续7年超千亿元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两个多月前就已开门迎客,如今市场内的7000余家商贸公司也已规复业务。

不远处的纺织车间,车间里不见人影,涡流纺纱机高下飞转,滚下一锭一锭的纱线;工业机器人摇头摆臂,将纱锭封箱包装;智能运输车按部就班,装载成品分绝不差。
盛泽镇坐拥2500多家纺织生产企业,这样的智能工厂随处可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盛泽政企同心,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3月初已实现百口当链复工复产。

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寻衅,盛泽纺织人再次直面风雨、展现坚韧。
在突如其来的风险寻衅中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在变幻莫测的市场大潮中披荆斩棘、主动求变,在纺织行业的起起伏伏中专注主业、专一耕耘,这样的故事始终贯穿这个纺织重镇改革发展全过程。

4月17日,习近平总布告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心政治局会议指出,今年一季度极不屈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党中心倔强领导下,全国公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规复。
我国经济展现出巨大韧性,复工复产正在逐步靠近或达到正常水平,应对疫情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家当新业态快速发展。

走进盛泽,透过这面折命中国纺织业发展变迁的“显微镜”,感悟风险寻衅下中国经济的韧性之基与动力之源。

灵气·硬气

“他们长于在危急之中创造机遇,敢于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既有权衡大势、机警识变的灵气,又有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硬气”

“嘀、嘀!
”4月15日,伴随着响亮的喇叭声,又一辆满载“仙护盾”抗菌面料的卡车从苏州天锐易纺织有限公司客栈驶出。
“这是本日末了一车货,总算在客户规定期限内交货了。
”公司总经理潘梦奇舒了一口气。

受疫情影响,不少纺织企业订单量涌现不同程度的低落,但天锐易公司仅3月份发卖额已超过1500万元,而去年整年不过2300万元。
天锐易何以实现逆势上扬?

“说来也巧,我们公司一年前就开始研发防菌面料,疫情发生前干系技能就已比较成熟。
”潘梦奇说,疫情发生后,市场上对防护服及具有防护效果的面料需求不断上升,公司发卖额因此节节攀升。

潘梦奇2013年大学毕业后,回盛泽创办了苏州天锐易纺织有限公司。
“在盛泽,我们是标准的‘小字辈’。
拼产能、拼价格、拼名气,都不是老牌企业的对手。
”创业第一天,他就和伙伴们确定了公司的经营之道:走创新之路,以差异化产品立足市场。

“公司成立之初,我们主攻当时市情上比较小众的棉交织面料。
”潘梦奇和伙伴们虽然年夜志勃勃,却迟迟打不开局势,“账面资金一度即将告罄,但我们没有放弃,背水一战,终于研发出一款新型超细纤维尼绒面料,赢得国际采购商的青睐,挖掘到第一桶金。

此后,天锐易每年都研发出一批新产品,高峰时每月能推举给客户上百款新产品。
今年,因应疫环境势,企业主攻抗菌和防紫外线面料。
“热销格局‘仙护盾’刚开张便是一笔15万米的大单。
截至目前,订单总量已超过50万米。
”潘梦奇说。

疫情来临,后起之秀逆势而上,老牌企业也没有裹足不前。

4月5日,京奕集团生产车间里,两条自动包装线正在安装调试。
“这两条自动包装线总投资500多万元,但物有所值,生产效率是原有设备的3倍。
”董事长陈克勤尝到了智能扮装备的甜头。

2月中旬,复工伊始,正是订单多、人手紧的时候。
“公司到岗员工虽少,但到3月初产能已100%规复,智能化的上风表示了出来。
”陈克勤说,“过去须要2000人的工厂,现在只须要308人。

境外疫情多点暴发、扩散蔓延,京奕集团也被取消了一些订单,但陈克勤神色淡定:“有些订单虽然暂时取消,但市场需求仍在,一旦规复,会有反弹。
再说,比这更难的时候,不也咬牙挺过来了吗?”

3年前,也是这个草长莺飞的时节,盛泽纺织业行情红火,京奕集团车间的织机常常满负荷运转。
“2017年3月,我在上海纺博会上拿到的订单总额是250万美元,货品可以装满50个集装箱。
”陈克勤心潮澎湃,计算着要大赚一笔。

谁知几个月之后,一场喷水织机专项整治行动在吴江区拉开帷幕。
身处焦点的盛泽镇立下军令状:3年内,喷水织机总数减少30%。

环保风暴袭来,望着车间里近千台织机,在买卖场上摸爬滚打30多年的陈克勤千头万绪。
贰心里清楚,一个镇的环境容量,怎能承受得了十几万台花费大、污染重的喷水织机?可设备汰旧换新,砸的是真金白银。
以新型号的涡流纺纱机为例,每台套要价500多万元,只管在2012年就曾小规模引进,熟谙新设备的优点,但陈克勤始终下不了决心。
这也是当时盛泽纺织业主的普遍心态。

连日辗转反侧,陈克勤不是没有想过转行,但终极还是决定连续干下去。
一口气引进130余套、一次性投入7亿多元,陈克勤一度背负沉重的资金压力。

但京奕集团没过多久就尝到了转型的甜头。
比较于传统设备,涡流纺生产效率提高了25倍,用工、能耗、占地、污染均大幅低落。
伴随着面料品质与环保标准的提升,企业还与宜家家居等有名品牌建立了长期互助关系。

年底结算,陈克勤露出了久违的笑颜。
如今,京奕集团坐拥环球一流的涡流纺特种纱线生产基地,产品行销环球。
“疫情冲击下,企业面临压力,但智能化改造不会停下脚步。

“在盛泽,多年的风雨洗礼造就了一批敢闯敢拼、嗅觉敏锐的精良民营企业家。
”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吴江区委布告王庆华感慨,“他们长于在危急之中创造机遇,敢于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既有权衡大势、机警识变的灵气,又有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硬气。

2019年,京奕集团在吴江区“亩均产出论英雄”中得到A类评分,享受到减税降费与资源倾斜的政策红利。
“疫情期间,减免租金、延期缴纳税款等惠企方法更是及时雨,助力我们民营纺织企业轻装上阵渡难关。
”陈克勤说。

“2019年以来,受国外环境影响,加之今年疫情成分,不少纺织企业运行面临较大压力。
无论是从当前危急中突出重围,还是在未来市场中引领潮流,都须要企业提前布局、顽强拼搏,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调度产品构造、推动转型升级。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

应变·求变

“面对疫情冲击,我们不慌、不怕。
每一次危急都蕴含着转型的良机,咬紧牙关、积极应对、冲出困境,就会创造企业已经驶入一片新蓝海”

疫情冲击,让“创二代”俞金键和桑罗品牌感想熏染到了阵痛。

“80后”俞金键这个名字,在盛泽纺织圈略显陌生,不过提起她的母亲王春花,可谓赫赫有名。
王春花16岁参加事情,从一名缫丝工人起步,让一个只有5个人的乡间作坊发展成为拥有上千名员工的华佳集团,建立起集缫丝、织造、针织、印染、成衣制造于一体的生产经营体系。

“母亲的创业经历,让我体悟到成功背后的艰辛与缺憾。
”英国留学归来,俞金键进入华佳集团事情,并逐渐在发卖部门独当一壁。
她创造,公司只管产值很高,利润却并不丰硕。
比较与其互助的国外品牌厂商,贴牌代工的回报不及1/10。

带着一支拥有40年制衣履历的专业设计团队,俞金键创立了家居丝绸品牌“桑罗”,走上打造时尚品牌之路。

为确保质料品质,俞金键在云南、广西等地投建当代化生态蚕桑家当基地,还成立了博士后事情站。
“在云南曲靖桑田,特殊造就的蚕种加以有机桑叶喂养,一只蚕吐的丝能到1500米,而在吴江大概只能吐到800米。
桑罗要成为时尚品牌,产品质量是第一关。

除了实体店铺,桑罗在天猫、京东、网易考拉等浩瀚平台开设网店,博得一批白领女士的青睐。

正当大家憧憬桑罗的美好前景时,疫情袭来,俞金键和华佳集团措手不及:位于盛泽的集团总部,只有50名本地工人在岗,不及平时的1/10;没有足够货品,年前与客户签订的订单条约,不少只能取消或者按条约约定给予客户赔偿;原操持2月20日出货的2万多件服装,作退款处理。

俞金键倍感压力:“一件桑罗产品,从蚕茧开始,历经缫丝、织布等过程,生产环环相扣。
短短数天的歇工、误工,人工本钱、租赁本钱、资金流,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存亡关头,盛泽有关部门伸手合作。
2月中旬,华佳集团7条生产线中有3条以最快速率得到复工容许。

与此同时,品牌效应与网络平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一季度,我们网上发卖增长了5%。
”只管声称交棒给了女儿就要当甩手掌柜,王春花还是闲不住,时时时关心女儿的古迹,“时尚化、品牌化、网络化的道路,我们将武断不移走下去。

事实上,对付不少盛泽纺织企业家,“黑天鹅”并非第一次遇见。

海泰纺织(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黎经历过纺织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那是本世纪之初,只管生产的是低端面料涤塔夫,沈黎的办公室沙发上依然坐满了前来进货的客商。
后来,她都不敢去办公室,由于实在是供不上货了。
此后,海泰公司走出去参加巴黎时装展、德国家纺展、纽约纺织面料展览会,升级后的涤纶系列、鹿皮绒系列产品在欧美市场广受欢迎。

然而,天故意外风云,2005年3月,欧盟对中国化纤产品征收20%至85%不等的反倾销税。

“一车间机器即将停产50%。
”“三车间质料耗尽了。
”“四车间的工人师傅讯问什么时候能回来上班。
”……每天一睁眼,坏纷至沓来。
沈黎夫妇从彼此的目光中察觉到了惶恐,产品出厂价格接连下跌,一年4000万美元的业务额腰斩了一半。

怎么办?像别人一样压价抛售,直至遣散工人、关门大吉?镇静下来,沈黎见告自己:这个天下上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
“衣食住行”是刚性需求,纺织品不会没有市场。

沈黎把目光从经营多年的欧洲市场转向了迢遥而广阔的南美大陆。
“企业和人一样,只有走出舒适区,才能在风雨中探寻自己潜能的极限。

巴西消费者对中国盛泽纺织品的回应,犹如桑巴舞一样炽热。
第二年,海泰公司的开机率从不敷40%规复到80%。

采访当日,沈黎正在与广东供应链公司的两位卖力人进行视频洽谈。
他们带来的聪慧仓储项目,是沈黎之前未曾涉足的领域。

“面对疫情冲击,我们不慌、不怕。
每一次危急都蕴含着转型的良机,咬紧牙关、积极应对、冲出困境,就会创造企业已经驶入一片新蓝海。
”沈黎说。

“纺织行业遭遇冲击的同时,智能制造、数字贸易、高端订制等新业态、新模式展现出强大发展潜力。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张二震接管采访时表示,“对盛泽纺织企业而言,无论是主动求变,还是疫情倒逼,转型升级的这一步迟早都得迈出去。

对付盛泽而言,这样的思考并非本日才有。
“丝绸古镇、纺织名城、面料之都”,是盛泽着力打造的三张城市名片。
但2019年5月以来,细心的企业家们创造一个变革——“面料之都”的定位变成了“时尚之都”。

“‘创新、绿色、时尚’的理念,将引领盛泽纺织业在攻坚克难中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吴江区委常委、盛泽镇党委布告王益冰说。

韧劲·闯劲

“聚焦实业,做精主业,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质量,才能不惧风雨向提高”

2月21日下午5点多,经由7个多小时的长途旅程,运载着河南固始县280名工人的“新冠肺炎防控应急保障运输车”终于抵达盛泽。
随后,大巴车驶入事先支配好的集中隔离点,返岗工人在此接管测温、个人信息核对等。

举着印有公司名称的牌子,福华织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清岛来到现场,欢迎公司的34名工人。
“我仿佛依稀看到了当年自己前来盛泽打拼时的情景。
”此情此景,让施清岛心绪难平。

那是1986年正月,这位时年22岁的福建晋江人几经辗转,慕名来到盛泽,目标是探求一款老家稀缺的化纤面料。

盛泽镇确实名不虚传。
方志记载,明清期间,盛泽与杭州、苏州、湖州并称四大绸都,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之誉。
新中国成立后,盛泽形成了新生、新华、新民、新联四大纺织厂,生产的提花织物与高档真丝脱销东南亚与欧洲市场。
改革开放后,盛泽纺织业进入崭新发展阶段,纺织企业与新式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呈现。

施清岛抵达盛泽时,已这天暮时分。
第二天一大早,他来到新生丝织厂门口,望着门前排起的长龙,紧攥着发货单的手心开始冒汗。
这些人都是来进货的,有的乃至千里迢迢重新疆前来。
眼看就要轮到他,发卖科长把手一摊:“我这儿一匹布都没有了。
找厂长?他一样没辙!

难不成要无功而返?

“新生丝织厂的布供不应求,我就去镇办、村落办的丝织厂进货。
”施清岛回顾,当时州里企业发达发展,他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收购。
攒够4000多米布料,施清岛与人合资包了辆卡车,兴冲冲地赶回晋江,历时三天三夜。

此后7年间,他频繁往来于盛泽与晋江两地,买卖渐有转机,还在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租下两个门面,专营面料贸易。
“进了不少样品摆在柜台,福建客商来到这边,一样平常先找到我看货、拿货,买卖好得不得了。
”本世纪初,他又乘势而上创办了福华织造有限公司。

施清岛的创业史,是盛泽民营纺织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业30多年,施清岛历经这个家当的起起伏伏,却始终专注主业。
“纺织行业没有一夜暴富的神话。
”这些年,施清岛顶住了开拓房地产、入股贷款公司、涉足影视圈的诱惑,“聚焦实业,做精主业,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质量,才能不惧风雨向提高。

这次疫情,对福华织造也是一次磨练。
国外订单少了一半,事情量也由原来的一天三班减少到一天两班。
“疫情确实给纺织业发展带来寻衅,但福华并不担心。
”施清岛底气颇足,“我们做实业的,看重的便是可持续发展。
现在账面上的资金撑几个月没问题,银行信用额度还没用呢。

融入盛泽纺织业人血液的,除了几十年如一日专注一个领域默默耕耘的韧劲,还有敢于瞄准核心技能自我改造的闯劲。

盛虹集团的那次决议,董事长缪汉根终生难忘。

集团会议室内,唇枪舌剑,仿佛只要有一丁点火花,空气就能点燃。

“机不可失落!
项目一旦拿下,咱们就成了环球超细纤维领域的领跑者。

“老唐,这道理还用你教?可现在连生产这玩意的设备都没有,我看你还是省省吧。

“各位,我再提醒一句,咱们如果贸然行动,攻关不成,丢失可是多少个亿!

不远处的会客室,德国巴马格公司首席实行官马丁·斯泰格正在发急地等待覆信。

巴马格公司是环球领先的纺织机器制造商。
即便如此,凭借现有机器设备,也不敷以把单丝做到0.5dpf(1万米重量0.5克)。
斯泰格此行,便是希望盛虹集团能与巴马格公司携手向纺织领域的这一难题发起寻衅。

拍板的关键时候,高管们的目光都聚拢在了缪汉根身上。
“放手一搏,干!
”联合清华大学、东华大学以及欧洲的一些科研力量,盛虹集团终极将单丝细度做到了0.15dpf。
这是什么观点?这种超细丝,直径不到头发丝的0.5%。

“超细纤维产品,无论性能、利用寿命还是舒适度,均优于纯棉、丝绸,是纺织业今后发展的大趋势。
可以说,谁先节制这项高端化、差别化的生产技能,谁就能在行业中拥有核心竞争力。
”回顾当初困难的决议时候,缪汉根难忘那种惊涛拍岸自岿然的觉得。

如今,盛虹超细纤维产品年产量超过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总和,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
更大的收成,则是创新自傲。
2019年6月,由盛虹集团牵头组建的国家前辈功能纤维创新中央得到工信部批复,旨在环绕功能纤维新材料、高端用纤维及纺织品、前沿纤维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家当关键共性技能攻关。

即将到来的小满时节,是盛泽先蚕祠最热闹的时候。
这个清朝道光年间建筑的丝业公所,每年的这一天都会迎来戏班子轮流唱“小满戏”,期望蚕花娘娘保佑当年蚕茧丰收。

历经千年,多少很多多少风雨,盛泽爬坡过坎中永久不知“小满”,更多追梦传奇还将在盛泽上演。
何聪 郭舒然 王伟健 尹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