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受“格美”台风影响,一场超极值暴雨,给资兴市回龙山瑶族乡造成极其严重的毁坏,房倒了、路塌了、桥断了······回望这半个月光景,从抢险接济到转移安置,从恢复活产到重修家园,资兴市回龙山瑶族乡党员干部群众始终联络齐心专心、发奋图强。
有一种担当,叫休戚与共
“大灾面前,等、靠、要,办理不了长远问题,独立重生、自救自强,才是最好的办法。”回龙山瑶族乡党委布告李向东第一韶光带领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抗灾自救。
运送物资进村落。
临河路基受损,设置路障。
“布告带头干,众人同心干”。成为“孤岛”的联络村落抢通事情跑出“回龙速率”,7月30日抢通通村落道路,31日恢复活活用电、8月1日实现主管通水,群众生产生活基本规复正常。
搭起“联络桥”。团枫三桥严重受损,进村落的唯一道路受阻。29日现场确定施工方案,30日设备材料进场作业。没有专家?就借市公路养建中央事情职员来技能辅导,水利专干段青红现场指挥。没人施工?就村落庄干部齐上阵。为了确定涵管预埋位置,乡武装部长陈伟明、乡应急事务中央刘彬杏不顾自身危险没入齐腰的河中定位。历时10小时,随着6根涵管埋入,成功拉通一条长80米宽6米的抢险通道,为后续灾后重修奠定根本。
下河定位。
抢通“生命线”。全村落15个小组安全饮水管道、部分池塘全部冲毁,群众喝水成了难题。31日,乡党委副布告邵方振带着8人机动小队,顶着炎炎烈日,在滚滚热浪中加紧联通管道施工。得知此事,驻村落事情队市自来水公司的彭建华主动请战,设计线路、联系通水建材,半垅水库的退休干部黄忠林更是带着设备直奔现场,在2位专业职员的参与下,当天就将3公里的主管道联通,实现了通水。所有人的衣衫被汗水浸湿了又被晒成了盐渍,20多斤的水管被晒得滚烫,手上被烫出大大小小的水泡。60多岁的黄忠林和乡行政综正当律队黄静2人更是持续作战3天,终于将分管联通,得以户户通水。
加紧联通管道施工。
干群“心连心”。“老屋子不屈安,您安心住到妹妹家,米和油呀政府会送过来。”乡党委副布告、乡长赵迤舒一口隧道乡音拉近了干群的心。身为少数民族干部,她利用措辞上风,细心安抚受灾群众,以“时时放心不下”的任务感,将困难群众拜访到位。组织村落庄干部千余人次为受灾村落组运送物资20余吨,对全乡41户进水房屋进行全面防疫消杀,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房住、有衣穿”。
拜访群众。
全力以“复”稳生产。资兴市回龙山瑶族乡作为资兴市农业大乡,这次农作物受灾面历年夜、农业举动步伐受损严重。灾情发生后,乡农业、水利多部门迅速联动,奔赴受灾的田间地头,积极合营农业保险等干系部门,开展受灾农作物的核灾、定灾事情;辅导整修水渠3条,办理桃源、大树、柏树1000亩水田灌溉问题;加强技能辅导。帮助庄家及时改种补种晚稻、大豆、玉米,发放大豆种子450斤,玉米种子18斤,抢抓农时“重启”受灾农田,播种新希望。
现场辅导恢复活产。
有一种任务,叫先锋模范
面对这次防汛“大考”,资兴市回龙山瑶族乡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浸染,全乡百余名党员干部佩戴党徽,生动在群众最须要的地方,他们在风雨中逆行、在山林间奔忙、在深夜里坚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义务。
村落庄干部肩挑大米、身背物资、防疫喷雾器,卫生院村落医徒步进组,挖机紧急抢通塌方道路。
资兴市联络村落驻村落事情队队长刘林生,作为一名拥有28年党龄的老党员,始终不打折扣地冲锋第一线。资兴市联络村落地处大山深处,暴雨造玉成村落道路严重损毁,为了与每一户群众“面对面”拜访到位,只能靠人力背着几十斤的物资徒步前往。连日来,刘林生都走在前面带路,一起上过断桥、淌河水,在激流中穿行,傍峭壁行走,来回淌水18次,常常一走便是4、5个小时,傍晚回到村落部时,他的双脚被水泡得发紫。这位年近60岁的“老同道”却只笑着说:“我是老党员,就该当走在前、冲在前”。
入户拜访。
二峰村落老支书邓爱明的身影一贯在回峰公路的抢通现场,自筹调用挖机和铲车,每天早上6点出发、晚上9点回来,足足5天的坚守,清理塌方40余处、落石淤泥8000余方,畅通了回峰公路。
25年前,他说“只有修路才有希望”,带领村落民肩挑手提修公路,改变了资兴市瑶寨刀耕火种、与世隔绝的“半原始”生活;25年后,青丝变白发,他靠着不屈的意志再次拉通了这条14公里的“生命线”。抢通事情结束后,邓爱明吃了两片胃病止痛药、拿上砍刀又出发了——去最远的资兴市粗江垅组查看灾情,为即将开始的通组公路畅通做准备。
回峰公路作业现场。
短短两小时,资兴市联络村落部门口的小溪变成了彭湃的“黄”河。两委委员廖四清一通通的电话、一遍遍的叫应着偏远小组。“雨越来越大,一定不要让他们回家,不屈安......”话还没说完,通讯就中断了。他细数着村落里有多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切坡建房户······
廖四清将村落部周边的群众安置好,支书赵跃清也带着前来接济的乡干部跋涉而来。经由一天一夜的奔波,全村落在家的177人均确认安全,廖四清终于能坐着歇息一下,才得知自家屋子被大水冲了一角。
安置在村落部的盘大爷说:“干部们卖力,晚上关照了一次,白天又淌水过来接我们,有他们在,我们更安心”。廖四清正是无数“吹哨人”的缩影,他们的身影在河道巡防、监测预警、临灾叫应里重叠,竖起一道安全的堤坝。本轮强降雨过程,全乡共紧急避险转移377人,无职员伤亡情形。
道路抢通现场。
有一种联络,叫守望相助
大灾面前,志同志合。回龙山是国家级3A级景区,每到假期,前来体验瑶族风情的游客便逐渐增多,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山洪,15名滞留游客被紧急安置在资兴市二峰瑶寨的“瑶家乐”里。
“太感谢他们了,不然我们一家老小不知道该怎么办”,游客李师长西席感谢道。27日,他们不才山途中碰着了塌方,快乐田舍的店主邓秀珍知道后,第一韶光将他们接到自己家中安心住下。二峰瑶妹土菜馆的店主邓雪梅,不仅为滞留游客供应了干净的床铺、适口的饭菜,同时组织周边地质磨难点村落民4户5人进行了集中转移安置。
老村落干部、老党员盘信庭冒着大雨前往地质磨难点核查,村落民赵利兵等人自发担负起巡逻事情。资兴市二峰村落支、村落委主任赵春梅也是一夜未眠,一户户一家家叫应。正是党员的任务担当、群众的主动参与……一晚上的同心协力迎来大家共同的安全。
游客李师长西席临别时说:“人生第一次碰着这种灾害,幸运的是回龙山的瑶胞为我们供应了吃住,通宵值守让我们安然渡过。有了这次特殊的经历,也加深了我们对这里的感情,我们还会再来的。”
赵春梅入户拜访。
一方有难,八方增援。《回龙山瑶族乡号召爱心人士捐赠的倡议书》一发布,全乡高下同心、积极相应。截至目前,村落庄干部109人共计捐款1.8万元。在家的种粮大户袁资勇、段彝峰和曹兴自发吹响“集结号”为受灾严重的村落送客岁夜米1吨,在外的乡贤情系家乡,召募社会捐款20余万元。
为受灾严重的村落送客岁夜米,召募社会捐款。
因村落组道路多处塌方、路基受损严重,工程车辆行进困难,材料运送本钱高,施工作业难,灾后重修及规复须要大量资金投入和专业军队进场。在郴州市支持资兴市应对“格美”台风应急接济和规复重修指挥部的统筹调度下,郴州市家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对口声援回龙山瑶族乡,作业军队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轮番作战只为更快抢通,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现场勘查。
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让资兴市瑶乡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牢牢地拥抱在一起,让四面八方的爱心汇聚在一起。灾后重修更是一场必要打赢的硬战,“高下同欲者胜,志同志合者兴”,资兴市瑶乡干部群众也将用奋斗汗水灌溉重修之路,全力以“复”让魅力瑶乡再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