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志诚同道平生
中国共产党党员,离休干部,原耀县第十一届、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常志诚同道, 2021年5月12日9时45分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享年88岁。本日,我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常志诚同道尸首告别仪式,深切思念这位初心不改、信念如磐、奋斗终生、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领导、老干部的光荣进程。常志诚同道1934年1月出生于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白村落,1949年6月参加事情,1952 年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6月至1950年1月在耀县小丘乡移寨村落、梁家河村落任教; 1950年1月至1951年11月在耀县小丘乡任文书;1951年11月至1956年1月先后担当耀县公民政府科员,财政监察员,互助部、组织部干事;1956年1月至1958年11月在耀县县委秘书室先后任秘书、副主任;1958年11月至1960年2月任耀县小丘公社党委副布告; 1960年2月至1961年7月任铜川市市委政研室研究员;1961年7月至1979年11月任耀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 1979年11月至1980年6月任耀县革委会副主任;1980年6月至1990年3月任耀县公民政府副县长;1990年3月至1993年1月任耀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机关工委主任; 1994年1月离休。
我的老家是耀州区最西边沿的小丘镇白村落,距耀州城的间隔不是太偏太远,直径只有四十华里。这条路我走过了七十多年,同我的人生一样,经历了困难的跋涉、发展提高、幸福美满的全程,真正使我从内心深处感想熏染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使我们国家走向富强”。我生逢盛世,晚年享尽改革开放的成果,幸福美满的生活,是非常幸运的。目睹祖国国力一每天的壮大,科学技能一每天的发达,公民生活一每天的富余,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时不远,心中无比的亢奋和激动。现在,我只从一条回家路上的感想熏染,阐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革:
一条艰险波折的路
解放前,从老家到县城的路,由于沟壑的隔离,很少人行走,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波折巷子加大路,要翻三条半沟,过三道河,雨雪天,非常危险难行,欠妥心会被大水隔断,或被冲走,下雨时,道路泥泞,拖泥带水,寸步难行,下雪时路冻雪滑,走一步滑半步,还有掉到沟坡里的危险。那时,沟道里荒漠,时常有狼、虫、豹子出没,行路需戒备。小的时候,在县城中学上学,同学们相约同行,回一次家,须要走大半天,要冒出两三身臭汗,切实其实比干几天的劳动还累,一起走下来,又饥又渴,脚疼腿软,痛楚不堪。熟年秋日,碰着天下蒙蒙雨,大雾弥漫,在途经一片包谷地的小路上迷失落了方向,走沟沿上没了路,同学们慌了,是不是碰着了“含糊”,眼看入夜了,大家沉着下来,原路返回,找到正路,回到家后,已晚上九点,家里人都发急的等待着。说了现在人都不相信,解放前,我们村落上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一辈子都没进过耀州城,没见过火车,没见过县太爷是什么样。小丘镇的贩子,进货去了三原的鲁桥镇,不去耀州城,一是路难走,二是兵荒马乱,怕强盗劫掠,富余人家子弟,上中学去了三原,一样平常人家子弟才去耀州城读书,每周回家背馍,来回走着这艰辛的路。
一条不断改造的路
解放后,公民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带领公民就开始了不断的修桥补路,当时修路,全部人力用铁锨,一段一段的完成。1959年,从县城到小丘镇修成了一条七十华里的大路,绕到浊峪河的沟头,进程延长了二十五华里,可以通畅马车、架子车、手扶拖沓机、耕地的拖沓机;小丘镇的商店去县城进货,来回最少要走两天,由于是土路,不能常年通车,雨雪天不通,水冲毁到修睦前不通,河里发大水不通。来往行人多了,仍旧要翻沟走捷径。到了六十年代,这条大路,经由多次改道、加宽,缩短了间隔,但仍是土路。过往行人、车辆越来越多,自行车、摩托车、偶尔也跑汽车。1961年县市分家时,市上给耀县分来一辆嘎斯69货车,算是耀县唯一的汽车了。人们最讨厌汽车,摩托车上路、车辆经由后,尘土飞扬,如沙尘暴来了一样,路两旁几十米内的庄稼,都覆盖了厚厚一层尘土,行人当然也深受其害。1970年省上 给耀县一辆卧车, 照顾县上老领导多,一次县委副布告张 涛坐车去小丘公社,下车后浑身都是很厚的尘土,只见两个眼睛动弹,大家不认得是谁,说话往后才知道是张布告。
到了七十年代,又不断地整修,用料角石、石子铺了路面,河面上修了石桥,县城到小丘镇第一次通了班车,一天一趟,是大卡车,在车帮上加了几个拱形铁棍,后来在车帮内加了两条长板,作为座位,乘车的人像插萝卜一样,人挤人的站在车厢里,坐一次车真是受罪。由于道路大平小不平,坑坑凹凹,车辆颠簸扭捏,踢踢跨跨的响声,震耳欲聋,有的人坐车后,头晕脑胀,有的人吐天哇地,更有民气慌口颤,像罹病一样平常。1971年我去小丘回城,坐车时天晴着,车翻过了两个沟,刚到下高埝塬畔,滂湃年夜雨,车从路上滑到地里开动不了,车上没篷布,一车人刚被太阳晒的发热,溘然又被大白雨淋的生凉,全部湿溜溜的像落汤鸡一样受着。雨停了,大家都下来掀车,把车掀到路上,又上车前行,到下坡时路滑,大家又下车随着走,到平地处再上车,返回汽车站,汽车上满是泥,乘车的人都成了泥人,自怨自艾,出了钱还活受罪。后来,国家在浊峪河的沟道,建物资储备库,从县城到库区建筑了三十华里的大略单纯柏油路,去小丘镇的路况就改进了一半,但仍有一半的路仍是颠簸厉害的碎石路,回家到小丘放工车,再步辇儿五里回家,碰着雨雪天,仍要踏着泥泞或积雪,困难的走回去。
一条幸福俏丽的路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经济培植为中央,“要想富先修路”,国家在交通道路培植上大量投入资金,道路培植迅速发展,路况迅速提升。先是县城到小丘镇的柏油路全线贯通,班车由卡车变成有固定座位的轿车,班次由一天一次增加到两次、三次、四次;接着移三柏油路、小照柏油路、通往淳化的柏油路又先后建成,私人的班车上路,随时可乘坐班车回家了;又接着村落村落道路硬化,通村落班车开通了,坐车越来越方便,出行的人越来越多;后来,照金赤色旅游开拓,县城至小丘镇的柏油路,又被改造为三级标准公路,两条大沟上建起了高大的桥梁,成了车辆川流不息的旅游线路,路况越来越好,路面越来越都雅。
时至今日,回家的路四通八达,任选一条路都可畅通到家。可以说,每条路都成为社会主义康庄、幸福的大道,从县城的家门口到老家的家门口,或坐车、或行走,两脚不沾土,无论是晴天、雨天,还是黑夜、白天,要什么时候走,都可以什么时候走,车行韶光从改革开放前的三个小时,两个小时,缩短到现在二十多分钟就到了。过去回一趟老家是遭受一次累,现在回一趟老家是一次幸福的享受,是一次愉快惬意的旅游。道路本身便是宏伟壮丽的景不雅观,干净、宽敞、平整的路面看不到尽头,车行路上,如坐游船般的平稳寂静,两边的排水沟,整洁规范,排水沟外的行道树,大小规矩如站立的卫士,欢迎过往行人,中间夹杂着五颜六色的花草树木,鲜花盛开。大桥上和村落落沿路的路灯,路旁树立的标志性路标、提示牌,桥头两旁的小花园中的亭、台、雕塑,奇花异树,田舍院门前的花坛等更是美不胜收,人都不想坐车前行,总想徜徉在路上,不雅观赏这看不足的美景。
更加令人激动的是沿路一个接一个的景点,一处又一处的当代化的工厂、农业生产举动步伐,使人以为是在天国的路上行走着,乐不思蜀。出家门,途经新建的商业门市药王路、锦阳路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一派繁荣景象。接着过沮河桥,新管理的沮河水被两岸坚固的河堤管束起来,节节拦河堤,把河水拦住,沉着地躺在十多里的河床里,滋润津润着耀州城,养育着水里的荷花、游鱼、岸上的花草树木。过了桥,穿过铁途经洞子时,一列长长的运煤火车正由南向北呼啸而过。沿路盘转上埂,进入铜川市新区正阳路,这条十里长街上,马路宽阔,花草树木繁茂, 两旁高楼林立,排列着铜川市的首脑机关、最高学府、图书馆、报告大厅、文化广场、体育公园、民行、商城、酒店、国际超市,五里长的临街花园,晚间五光十色的灯光闪烁着,广场音乐喷泉高射,仿佛进入瑶池。
出正阳路,穿过西延高速公路洞口,进入赵氏河大桥的东桥头花园,可以停车上桥,高高在上,不雅观赏玉皇阁水库、碧波荡漾,申家河湿地,千亩薰衣草、鸟语花香,查家河新屯子,民居节次鳞比,座落在水库边上,周边层层台阶梯田,河道畦畦菜地,如图如画。过赵氏河桥,进入坡头工业园区,先登上桥西公园的不雅观景亭,不雅观赏高大巍峨的西延公路赵氏河大桥,车水马龙,穿梭在空中,东望新区全貌,西望坡头工业园全景。坡头工业园区沿路,摆放着一个个的当代化工厂,烟囱高耸,新能源基地,如雷达林立,白茫茫一片,当代化建材厂,厂房栋栋,当代化养牛场,牛声哞哞。出工业园区,过浊峪河大桥,在桥上不雅观赏浊峪河两边山坡退耕还林,由沟底到沟沿、树木葱郁,流域绿化的景不雅观。过了桥进入小丘镇当代化农业区域,也是一个接连一个的农业举动步伐景不雅观,首先看到的是锦阳山庄,以自产的果品、蔬菜、粮食等无公害食材,办起了田舍乐,招待过往行人。紧接的是海升集团公司创办的当代化千亩苹果园,以前辈品种,科学管理、树茂果丰,并建有五万平方米的智能化玻璃大棚,四季生产着草莓、西红柿等蔬果作物。紧接着是移村落的药物栽种园和地窑保护区,移民迁居新村落,科学的方案,新颖的建筑,成为了新屯子培植的样板。紧接的是雅荷集团在小丘塬建立的当代农业开拓区,占地20平方公里,集农业栽种、养殖、加工、旅游为一体的开拓基地,现正在启动。
看着看着快到村落边了,意犹未尽,放眼望去,小丘塬今是昨非,蔚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全体小丘塬大地上,一缕一缕的绿莹莹的麦苗、黄橙橙的油菜花,一片片的果园,粉白的苹果花、粉红的桃花,盛开着,一堆一堆的白墙红门的民居房屋,共同组成了一幅犹如硕大的彩色地毯覆盖在黄土高原上。这哪是回老家呀!
是游览不雅观赏,是开阔眼界,是养生健身,不由脱口而出:
“一起风景一起乐,
一处家当一成果,
喜看城乡新变革,
新时期里风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