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公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大胆地捐躯了。
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提高吧!
”这段耳熟能详的话,我影象深刻,然而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就有先烈的后人,踏着前辈的步伐前行,只管走的路各不相同,但是革命本色和气节没有丢,坦开阔荡做人干事的本份没有丢,在社会底层做着属于自己的事情,不埋怨、不气馁,还乐不雅观豁达爽朗,更难能名贵。
而我最近打仗到的李玉正老人便是这样的一位。
\r

修车子的老汉是烈士后代 成千成万的先烈 汽车知识

李老汉今年82岁,据他自我介绍,他是革命义士的后代,父亲李兆身,1947年捐躯,第四野战军营长,当时他只有4岁,不很记事儿。
作为革命义士的后代,虽然生活在屯子,生活在社会的最基层、最底层,但是却以为很光荣、很自满,很有底气。
\r

他对共产党的政策非常戴德,82岁了还空手发迹的赶集下乡修车子,知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心态棒极了。
开口就笑,顺口溜说的好,全镇50个自然村落编成顺口溜,每个村落名都写出藏头诗,如我们郑家六端:\r

郑和航海下泰西,\r

家喻户晓齐颂扬。
\r

六郎边关为帅将,\r

端午祭奠屈原相。
\r

诗的开头一字连起来便是村落名——郑家六端。
临淄八大景,多出自文人名家,然李老汉也有他的临淄八大景。
如是:\r

公民广场不夜城,\r

天下蹴鞠汇群英。
\r

溜达齐园听密雨,\r

太公湖畔秋月明。
\r

牛山庙会焚喷鼻香怨,\r

博物垛口景奇宏。
\r

石刻园林看佛笑\r

太公祭祖盛齐风。
\r

用老百姓的视角把家乡美景谬赞。
\r

李老汉提及来是个有故事、有阅历的人。
干过民办老师,村落里干过团支部布告,村落委成员,参与村落集体培植和文化培植,写村落史,写人物小传,写人记事,记录民间生活的故事。
他是村落里红白理事会的紧张成员之一,执笔书写红白事帖子、当账房师长西席、主持婚礼司仪40多年,有的家庭三代人结婚都是他主持的婚礼,提及来蛮自满的,为他人干事应了那句:送人玫瑰,留有余喷鼻香。
\r

有道是:长相思,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山高烟水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把钥匙,打开人生的大门,有自己选择的道路,只要脚踏实地,在岁月的光景里总能发出闪亮的光束,而李老汉正是那一束,闪亮在村落,闪亮在民间,闪亮在生活的角落,闪亮在四邻八村落,闪亮在乡野大集,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r

2024.8.5写\r

作者:张继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