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小宝评测是上海市消费者权柄保护委员会联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打造的专业评测栏目,关注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大众年夜众号,可以不雅观看更多产品评测内容。
同时,小宝评测还将推出互动环节,消费者通过报名就有机会参与体验评测,还可以投票选取自己想要评测的产品。
这个夏天,动不动便是35℃+的高温天。火辣辣的大太阳下,彷佛连遮阳伞和小电扇也失落去了浸染。听说最近,怕热怕晒的小伙伴们出门都用上了号称是“移动空调”的新一代“夏日神器”——降温喷雾,但大家彷佛也有不少顾虑,它到底有效吗?安全吗?
为了让大家在炎酷暑季用上清凉又安全的产品,降温喷雾评测,我们立马安排起来。
目前市情上的降温喷雾,分为常压和加压(气雾罐)2种类型:
常压类
加压类
一样平常流传宣传用于车内降温、衣物降温或人体降温。我们买了20款热销的降温喷雾,从降温效果、易燃性、标识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测。
降温效果怎么样?利用不当可能存在冻伤风险
降温喷雾的卖点是能够迅速降落环境温度,带来清凉舒适的利用体验。
我们在综合考虑各款样品利用环境和利用方法的根本上,仿照消费者的利用手腕,对样品的降温效果进行测试。
结果如下——
常压类降温喷雾的降温效果在4-10℃之间,加压类降温喷雾的降温效果均在15℃以上。
可能有小伙伴会问了,那是不是解释加压类降温喷雾降温效果更好?从测试结果看,我们创造有6件样品的降温效果超过30℃,测试温度均降落至0℃以下。这个中,有2件样品流传宣传可对人体皮肤利用,但没有冻伤提示:
“里卡喷鼻香氛”
卫斯理
也便是说,如果没有把稳精确的利用间隔或方法,还可能存在冻伤风险。
我们随手用树叶和番茄做了实验,
树叶
番茄
可以看到喷完降温喷雾的树叶和番茄会迅速冰冻结霜,质地也会变脆变硬,用手碰一碰,还真和刚从冰柜拿出来一样,大家在利用这类加压降温喷雾时一定要避免对着皮肤直接喷射。
降温喷雾真的易燃易爆炸?加压类样品易燃风险性较高
除了降温效果,产品安全性也是不能忽略的问题。我们对这20款降温喷雾进行了易燃性测试,对加压类样品进行点火间隔和封闭空间试验,对常压类样品进行闪点试验。
点火试验
测试结果:这20款降温喷雾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易燃性,加压类样品易燃风险性更高。
加压类降温喷雾测试结果
对照GB 30000.4-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4部分:气溶胶》中的分类标准,4件样品属于极易燃气溶胶:
“里卡喷鼻香氛”
“威飘”
“环球仓”
“皇卡”
4件样品属于易燃气溶胶,另有2件样品的点火间隔小于15cm。
常压类降温喷雾测试结果
闪点:即物质在规定条件下受热到开始被火苗引起闪火时的温度。闪点不大于93℃的液体为易燃液体。闪点值越低,易燃危险性越高。
对照GB 30000.7-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7部分:易燃液体》中的分类标准,2件样品属于高度易燃液体
“南极人”
“CUCM”
7件样品属于易燃液体,1件样品属于可燃液体。
从试验结果看,加压类降温喷雾如不把稳精确利用和存放,的确有爆燃风险。干系标准也规定,易燃液体和气溶胶应该在产品标签中对其易燃种别进行明确标识和提示。
但本次比较试验中,仅1件样品有易燃标识,少数样品有针对产品易燃性的笔墨提示解释
产品标识是否规范?安全提示信息缺失落情形较为普遍
既然降温喷雾是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的,那它的产品标识是否规范,有没有对消费者做到安全提示?
我们认为,针对降温喷雾这类产品,除应该对其易燃性进行明确标注外,利用和存放的安全须知和警示,刺激性和冻伤风险提示等信息都必不可少。
由于目前暂无干系标准对降温喷雾产品进行规范,部分产品直接标注实行企业标准或《洗面奶、洗面膏》等并不匹配的标准。产品标识混乱、安全提示信息缺失落的情形较为普遍。
来看看比较规范的产品标识和主要信息缺失落的产品标识:
写在末了
降温喷雾的热销,代表开花费者对付这类降温解暑新产品的接管度还是比较高的,希望商家在追求产品降温效果等卖点的同时,更要关注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消费者的利用安全。
我们在利用这类商品时
- 要仔细阅读产品解释,特殊是安全提示和警示信息,避免由于禁绝确利用而造成刺激和冻伤的情形。
- 确保利用范围内无明火,如果在车内利用,利用完毕后要及时开窗透风,防止车内易燃组分积聚过多造成爆燃危险。
- 只管即便避免选择以LPG(液化石油气)、丙烷、丁烷或者二甲醚等以极易燃组分为推进气体的降温喷雾。夏季车内温度过高,随意马虎赌气罐内压力过高造成爆裂,不能将降温喷雾放在车内。
祝大家都能拥有一个清凉又舒心的夏天!
降温喷雾比较试验情形汇总表
任务编辑:汤宇兵
校正: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