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经停和过境的列车每天达540列,均匀每小时20多趟列车。”山海关站运输副站长杨彪说。
“过去坐绿皮车去哈尔滨得两三天,现在坐高铁只须要四五个小时,非常方便。”从哈尔滨回家探亲的老人李海清常常在哈尔滨和山海关之间来往,见证了交通路网的变迁。
山海关火车站编组场内的列车。(受访单位供图)
山海关古称“榆关”,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过去,山海关因位置独特、交通单一,历史上曾是军事重镇,也是商贸重镇。历经岁月变迁,如今,这一咽喉要地,国省公路交织,海铁交通搜集。
目前,京哈、京秦两条高速公途经境山海关;G102、新102、G228等5条公路59.591公里国省干线过境山海关;秦沈客运专线、津山铁路、沈山铁路等多条干线铁路通过山海关火车站。
“近年来,我们还培植了4条17.2公里的旅游专用公路和1条6.5公里村落庄旅游公路,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干支相连、四通八达、便捷畅通’的交通路网体系。”山海关区交通运输局局长李凤良说。
图为京秦高速。(受访单位供图)
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加速了人流、物流向山海关及周边地区聚拢,吸引了哈电重装、哈电通用、天威秦变、益海嘉里、中油宝世顺等一大批重点企业落户。
中油宝世顺(秦皇岛)钢管有限公司车间机器轰鸣,一根根新能源管材生产下线。公司培植的18.3米螺旋、直缝双工艺新能源焊管生产线,为我国新能源运送和重大能源项目管道培植供应有力支撑。
中油宝世顺是山海关临港家当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秦皇岛金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相继在山海关投资培植5.13亿元的OPO油生产加工项目、40亿元的SPC和米糠生产加工项目、2.91亿元年产15万吨发酵豆粕项目。公司副总经理石彪说:“公司之以是投资在山海关,看重的便是连通东北粮仓的地理上风、海铁联运的交通上风。”
依托地理和交通上风,秦皇岛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集中发力,大力发展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前辈轨道交通装备、海洋船舶高端装备、电力装备、智能装备制造、高端工程装备等家当,2023年装备制造业家当营收规模估量达960亿元,到2027年,装备制造业家当营收规模力争达到1150亿元。(闫起磊、郭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