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江铁路南沙站红线内市政配套举动步伐工程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六涌和七涌之间,南沙港快速路东侧、在建凤凰大道西侧。车站间隔广州市南沙区政府15km。
基地地处珠江冲积平原,阵势平坦开阔,相对高差2~3m,水网密布,植被发育,周边分布有村落落、水塘、农田及道路。基地现场南沙港正线桥构造已运行、地铁18号线万顷沙站已开通利用,地铁15号线正在施工中。
新建深圳至江门铁路南沙站近期履行南沙港铁路2台4线,深江铁路4台10线,站场规模共计6 台14 线(含正线 4 条,个中南沙港铁路和深江铁路各 2 条)。
近期
站房为“高架候车(深江铁路)+线下候车(南沙港铁路)”形式,深江铁路采取东西两侧腰部进站模式,乘客流线为“上进下出”;南沙港铁路采取线下进站模式,乘客流线为“下进下出”。
站房地上3 层,局部5层;地下局部一层(地下设备用房)。南沙站顺轨道东西方向桥建合一范围456米,南北方向 207 米,总建筑规模 207761 平方米。
远期
为实现南沙综合交通枢纽的配套功能,增强南沙枢纽片区的集散讲明能力,升级站区的综合枢纽交通功能,实现铁路站房培植与城市方案的有机结合,加强枢纽片区与南沙区以及周边城市和组团的沟通联系,拟在南沙站铁路用地红线内培植综合交通配套举动步伐工程。项目培植内容分为以下3 部分:
一、站房地下城市通廊工程:
通过连接未来城市南北广园地下空间及地下地铁站厅,实现城市南北方向的互联互通。功能布局以城市通道和商业为主,城市通廊宽度约 72m,长度约 248m,建筑面积约1.9 万m2(含疏散出入口)。地下步辇儿通道宽度 72 米,包含地下城市通廊及商业功能,与地铁出入口相连接。包含建筑装饰、构造、暖通、电力、给排水和基坑等工程。
二、地面桥下出租车蓄车场:
地面蓄车场面积约1.25 万m2。出租车蓄车区 144 个泊位(含内部道路),包含出租车蓄车车道,园地绿化、软基处理等工程内容。(3)已纳入深江铁路南沙站站房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范围内须要地方单独走立项程序的市政配套工程:紧张包括:
1、与站房构造密切需一体化履行的市政工程:高架汽车落客平台 13876 平方米;
2、出站城市通廊26208平方米(含商业用房);
三、市政配套车场工程:
含出租车、公交车高下客区18216平方米。高架汽车落客平台:包括匝道车道、高下客岛铺装,膜构造雨棚等构筑物和给排水等工程内容。出站城市通廊:结合站房培植 3 条地面城市通廊,紧张包括地面铺装,立柱及顶棚建筑装饰,机电安装等工程内容。市政配套车场工程:
1、红线内公交车上落客区:上客泊位9 个,落客泊位 3 个,公交上落客区与出租车上客区共用办公和设备用房。紧张建筑装饰,构造,机电安装等工程内容。
2、出租车上客区:上客泊位12 个。紧张建筑装饰,构造,机电安装等工程内容。远期培植后,估量地下城市通廊规模为 3.3 万m2,地面出租车蓄车场面积保持不变,高架汽车落客平台面积为 2.4 万 m2,出站层城市通廊5.5万m2,市政配套车场面积保持不变。
培植工期
本工程培植工期与南沙站站房培植工期同步,按照40 个月考虑。暂按2024 年 4 月份开工培植,培植完成日期 2027 年8 月份。
南沙枢纽方案情形:
南沙枢纽方案为14 台29 线,从车站规模、通道衔接、配套举动步伐、客运需求等角度,方案将南沙站提升为广州铁路枢纽主客站:
1、车站引入南沙港铁路、深茂铁路、广中珠澳高铁及肇顺南城际;
2、提升中南虎肇顺南城际设计标准,加强与赣深、深南高铁通道的衔接;增设京广高铁南沙支线,
3、新增引入贵广、南广、京广高铁,打造全国直达湾区各城市的区域核心枢纽;新增引入港深西部铁路,实现南沙枢纽片区与深圳前海、喷鼻香港北部都汇区、喷鼻香港机场的直连直通。
4、城市轨道方面,南沙枢纽方案引入广州地铁 18 号线、22 号线、4 号线复线、15 号线和18 号线。
根据方案南沙站紧张依托周边方案形成“四纵二横”路网实现车站讲明,个中“四纵”包括南沙港快速路(快速路,已建)、万新大道(快捷路,已建)、灵新大道(快捷路,在建)、万泰路(一样平常性主干路,方案);“两横”包括站南路(快捷路,方案)、站前路(一样平常主干路,方案)。
南沙站站房站房分为近远期工程,南沙港铁路、深江铁路为近期工程,广中珠澳、中南虎、肇顺南场为远期工程。
近期履行的为南沙港铁路及深江铁路站房,站房面积 56000 平米,近期车场规模6 台14 线(南沙港铁路2台4 线,深茂铁路 4 台 10 线)为大型站房;
远期履行的为广中珠澳、中南虎、肇顺南场,车场规模 8 台 15 线,远期履行站房面积64000 平方米。
远期建成后南沙站车场规模共计 14 台 29 线,站房总建筑面积120000 平米。考虑站场远期扩建接入中南虎、肇顺南场的条件,近期工程在北侧预留构造接口,为站房远期向北扩建预留条件。
南沙站配套交通举动步伐布局的原则是充分利用铁路线下空间,红线内外统筹布局配套交通举动步伐,培植 2 个交通中央-东侧公共交通中央、西侧对外交通中央。依托地铁,设置东侧公共交通中央;依托高快速路,设置西侧对外交通中央。公交、长途场站分离,近远期结合。结合铁路培植,充分利用线下空间配套公交、出租、社会车场、枢纽做事管理中央等举动步伐。
附南沙交通方案详情:
一、加快轨道交通培植
南沙区对外轨道交通实现“30+12348”时空目标。构建“一主(南沙站)一辅(庆盛站)三个功能站(通用机场站、蕉门站、横沥—59—站)”的铁路客运站格局。共方案及引入 6 条国铁,在现有广深港高铁、在建南沙港铁路及深圳至江门铁路根本上,新增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谋划将深圳至南宁高铁、赣深客专引入南沙。
方案3条城际轨道,引入中南虎城际、肇顺南城际和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打造承载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主要功能区。推进轨道交通家当布局,打造大湾区城际轨道枢纽。区内城市轨道打造“3040”出行时空圈。方案形成与广州中央城区连接的“两快一慢一预留”大容量轨道通道及区内“环+放射”城市轨道网络系统。
“两快”即地铁 18 号线以及 22 号线延长线,“一环”即地铁15 号线,“放射线”包括地铁 26 号线、31 号线、32 号线、33 号线、38 号线。方案布局多少条有轨电车线路,做事于城市轨道交通覆盖空缺区以及南沙各组团内部区域。实现南沙中央区轨道站点 800 米范围内覆盖人口数占中央区总人口数比例超过 70%。
(2)推进高快速路和城市骨干道路培植
高快速路布局形成“406090”湾区时空圈。推进城市通勤便利快捷,完善与广州中央城区“三高三快”通道培植。加快狮子洋过江通道等项目培植事情,谋划深中通道与虎门大桥之间、顺德大良至榄核的过江通道,形成“七横七纵”的高快速路网布局。
推进西部快速通道工程、东部高速的前期研究及方案培植,加快南沙大道改造项目培植,推动沙湾大桥、市桥二桥拓宽改造,增强南沙与天河、越秀等广州中央城区的快速联系。区内城市骨干道路打造“102020”出行时空圈。
以主要功能片区、重大计策支撑项目、主要文化旅游景区为重点,完善区内交通骨架网络,推进中央城区隧道交通培植。方案“二环十七射”的南沙骨架路网总体布局,个中
往广州中央城区方向 6 条,往佛山方向 2 条,往中山方向为南中高速等5条,往东莞、深圳方向为深中通道、狮子洋通道等 4 条。
(3)强化航空网络联系
加强与周边机场的联系,培植接入大湾区机场群的快捷通道,实现与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及喷鼻香港机场等周边国际机场便捷直达,共享大湾区航空资源,推动空港、空铁联动发展,提升国际辐射能力。方案培植城市候机楼,供应异地值机、托运行李等做事,提升南沙航空出行体验。
(4)大力发展枢纽经济
按照“站城一体化”34 理念高标准推进枢纽站方案培植,完善“枢纽+社区+家当”领悟发展模式,积极推进重大轨道枢纽站场综合体和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开拓培植,形成以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城市开拓及家当布局。
推进庆盛站枢纽、南沙站枢纽及地铁沿线站点 TOD35 综合开拓,科学布局家当、生活、公共做事等举动步伐,实现站城一体化开拓。依托南沙站枢纽,培植粤港澳生产性做事业发展基地,探索内地和港澳社会管理创新及经济领悟发展新机制。依托庆盛站枢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主要科技创新节点、国际聪慧创新城和人工智能家当引领示范区。
来源:广州公共产资源交易中央,项目可研节选,南沙政府网,南沙发布,腾飞南沙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