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迈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主理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汽车座椅峰会暨展览2021的汽车座椅舒适性论坛上,长春富维安道拓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创新经理战磊以“汽车座椅轻量化技能研究”为主题揭橥了精彩演讲。

汽车座椅轻量化研究背景

同行们一贯都在努力朝着汽车轻量化方向发展,尤其近年电动车的发展更是推动了汽车轻量化技能的发展。

长春富维安道拓汽车座椅轻量化技能研究  第1张

整车重量如果能够降落,很显然全体油耗目标是能够达到的,到2025年旁边全国的油耗目标将会达到4升旁边,这个哀求是也是碳达峰、碳中和的哀求。

电动车的发展在极速推进轻量化进程,个中最大一个问题便是电动车运用的两大焦虑,一个是充电焦虑,一个是续航里程焦虑。
一些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如果纯电动车能够减少100公斤,续航里程就能提升10%-11%。
这也是为什么要做轻量化的主要缘故原由。

再看一下干系统计,不同车系包括日系、美系、德系、国产车,主司机座椅的重量基本上都是25公斤旁边,做来做去都是这样的水平,没有做得更好的一个吗?以是大家也在不断寻求减重方案。

我们做了一下统计,目前在全体汽车大的零部件中,座椅的重量基本上前后排加起来能够占到7%,随着未来汽车座椅功能的繁芜化,恐怕这个占比还会增加。

我们统计了一下近几年汽车座椅方面轻量化技能专利的情形,可以看出,从2011年开始,每年有大量专利申请,到2019年这个水平已经很高了。
这解释在轻量化技能方面能看到大家始终如一的努力,也形成了一个热点。

看一下全体汽车发展进程,从最早1886年早期奔驰的第一辆车涌现,一贯发展到现在的迈巴赫,不同年代有一些代表性的车型。
全体座椅从最初非常大略到现在功能不断增加,迈巴赫的功能已经拓展了很多。

由于舒适性、用户体验对功能性的需求不断增加,全体座椅的重量哀求又是不断减少,这便是一个很大的抵牾。
大家比较期望的是,如果是一个大型SUV车或者MPV车,全体座椅的不断变革可以知足不同的需求。
尤其未来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方面还会不断增加座椅的重量。
如果汽车可以翱翔,全体汽车包括座椅的轻量化就更为必要了。

汽车座椅轻量化技能——构造轻量化

从轻量化策略来看,包含了五个大的方面:条件轻量化、方案轻量化、材料轻量化、形状轻量化、制造轻量化。

从重量本钱函数曲线可以看到,做轻量化技能过程中并不是说一味地做的越轻越省材料,全体座椅的本钱就一定会降落。
低到一定程度还会连续反弹,意味着可能轻量化技能、工艺越做可能终极给座椅带来的反而还是本钱的增加。

从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范例爆炸图能够看到,目前全体座椅紧张便是这几大部件:座椅骨架、座椅泡沫、护面、塑料件以及一些电气零件组成了座椅。

我们做了一下统计,实际上骨架占的重量最高,基本上前排能够达到65%,剩下的是塑料件、泡沫、护面、头枕,核心件占比还是非常大,包含电机、调角器、滑轨等一系列核心件。

从座椅轻量化技能来看,座椅比较适用三大类,第一是构造优化;第二是材料轻量化;第三是前辈工艺。
对付详细产品,座椅骨架、核心件、面套、泡沫、材料件等更适宜于材料的轻量化,骨架本身比较适用一些前辈工艺轻量化。

前排座椅骨架轻量化,如果想做得更轻量化,紧张是把一些冲压件改成管件乃至是钢丝件焊接。
由于全体座椅受力往后,呈现的力矩会是一个三角形,意味着调角器的部位受力最大,改为管件构造是一种思路。

后排座椅骨架轻量化,早期由于安全固定点等设计哀求较高,都会哀求在座椅后部有一个比较大的钢板,在进行构造优化的时候,取消大钢能降本钱,还能用钢丝替代,减轻重量。

泡沫方面,在聚氨酯泡沫尤其是后排座椅坐垫,由于H点设计,泡沫做得都非常厚,如何进行减重呢?一样平常可以采取底下多孔的设计减轻重量。
还有便是雷克萨斯早期开拓了一款座椅,利用镂空设计使得全体座椅更轻。

还有一种构造轻量化比较常用的是拓扑优化,首先假想没有座椅,对后排座椅进行最苛刻的实验,行李箱冲击实验,看什么情形下能够知足这样的实验。
在优化结果条件下,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材料的利用,终极实现座椅轻量化方案。

工艺方面也能够使骨架轻量化,原来的设计一样平常通过铆接技能,尤其是滑轨上支架和滑轨之间的连接,现在常用是八个铆钉的办法,为了知足铆接空间和强度,全体滑轨上支架也会做得非常大。
从2016年开始,激光焊接技能逐渐在座椅上遍及,现在从铆接构造变成了激光焊接办法。

全体滑轨上支架变得非常小,用激光焊接很随意马虎焊得非常牢,减重比例超过了50%,实际上座椅如果能够减掉700-800克,两支座椅能减1点多公斤,对整车也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汽车座椅轻量化技能——材料轻量化

目前座椅运用的材料紧张包含几类:高强钢、镁合金、铝合金、工程塑料、碳纤维和发泡材料。

高强钢基本上有三个区间:普通钢、高强钢、超高强钢。
高强钢大多是指超高强钢,尤其在座椅靠背和坐垫骨架,很多材料已经运用非常广泛了,基本上能够把原来的2毫米、1.8毫米降到现在的1.2毫米,乃至有些座椅厂能够把座椅靠背及坐垫壁板厚度降到1.0毫米。
比起传统的低强度钢板,其前排、后排减重比例基本上达到10%-15%。
超高强钢运用的紧张思路是原来用410钢材,现在用SC500/780DP材料,目前靠背侧板最薄可以做到0.8毫米。

在高强钢运用过程中也创造了一些问题,个中最大的问题是高强钢强度和延伸率的关系,随着强度增加,其延伸率逐渐降落。
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冷成形能力变得很差,尤其是深冲后钢板会开裂,曾经碰着780或980钢板做滑轨,钢板上只要有一条划痕,在零件冲压结束后,搬运过程中轻微受到一些碰撞,就沿着划痕直接开裂。

这个问题非常常见,而且之前的钢板也是国际有名企业,近几年随着宝钢扎钢水平的提高,目前像QP钢、CP钢逐渐替代DP钢,以是说现在超高强钢的运用范围比以前越来越广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超高强钢运用过程中的回弹,尤其在做核心件时,对付精度哀求比较高,这时如果产生比较大的回弹,尺寸可能没办法担保,比如滑轨进行推松工序时,操作力就会很大,使得核心件不合格。

其余,超高强钢在运用过程中会涌现范例褶皱,做拍扁或焊接时,须要用一些赞助变形,最大的问题便是变形过程中产生一些褶皱,还有一个问题是焊接。
由于超高强钢本身含碳量比较高,焊接后会产生焊接开裂,紧张是后排座椅靠背骨架的方形矩形钢管,须要我们关注。

第二个材料是镁合金,早期大众生产的108公斤的车,全体白车身一个人就可以举起来,镁合金该当是在工程领域中密度最低的,本身也有一些问题,由于其全体原子构造注定其在运用过程中有很多毛病。

目前镁合金有四大类汽车运用:AZ、AM、AS、AE,但是对付座椅AM系列用的比较多,基本上AM50、AM60两个牌号运用最多。
我们创造AZ系列的延伸率太低,只有3%-4%旁边,以是运用过程中涌现了很多问题。

镁合金整体运用思路基本上是四个件通过压铸办法变成一个件。
统计表明,前排骨架减重水平在20%,但这包含了核心件,如果不算核心件其减重比例没有那么高,后排减重比例会相对大一些。

镁合金运用的问题紧张是五个方面:本钱、压铸设备能力、材料高温性能、堕落性能、环境保护。

下一个是铝合金,紧张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变形铝合金,一类是铸造铝合金。
在汽车座椅、零部件方面都有一些成熟运用,七系、六系铝合金本身的材料性能比较好,但是仅限于挤压变形铝合金范围,每每铸造铝合金做出来的零部件性能不会这么好,也会限定其运用。

目前有些铝合金用在汽车座椅,紧张是奔驰,为什么铝合金的运用很少见到?它本身减重比例没有那么高,本钱又一点不低,这两个成分导致了铝合金在汽车座椅骨架上运用非常少。

铝合金还有一些关键问题也会影相应用,第一铝合金随意马虎产生变形,高铁基本上90%都是用铝型材拼焊的,最大的问题是焊接过程中的紧缩变形,不管用什么焊,焊完后热量堆积会使得全体材料变形量非常大,可能从某个局部开裂。

第二是挤压变形开裂,铝合金也可以冲压,但冲压过程中会涌现开裂的问题。
铸造过程中砂眼、孔隙的问题没有办法避免,也会带来比较高的废品率。
再一个是疲倦寿命比较低。

工程塑料包括尼龙,相对铸铁肯定高很多,相对合金、硬铝差不多,这就奠定了工程塑料很大的运用潜力,例如特斯拉的第二排座椅大量运用了复合股料做座椅靠背。
还有一些是天然纤维运用案例,还有利用工程塑料做出的超薄座椅,宝马A3在座椅靠背上大量运用了工程塑料复合股料。

还有一个材料是EPP,属于发泡类材料运用,这个材料运用非常广泛,尤其在后备箱、行李箱等,在座椅上的运用也比较多。
从最初的高溶体PP粒子变成体积比较膨胀的EPP颗粒,它有比较好的抗震能力、构造强度和性能。

还有一个是碳纤维材料,紧张是劳伦纤维碳化后形成高强度纤维物质,后续通过黏结剂黏结起来变成片材,再通过注塑技能把它变成一种复合运用材料。
目前碳纤维运用在汽车上比较多,赛车座椅还有一些内饰装饰面板装饰件、车轮、车身覆盖件都运用到了碳纤维材料。

原来的骨架、头枕、背板须要设计在座椅上,用碳纤维技能可考虑把这几个功能件整合在一起进行设计,最大的好处是碳纤维外表面处理好就非常都雅,它既可以做外露件设计,也可以作为一种构造件来承载载荷。

汽车座椅轻量化技能未来发展

目前从材料角度看,高强钢、镁合金、铝合金、工程塑料、EPP和碳纤维,在座椅上都具有很大的运用潜力,像高强钢在骨架或核心件可以运用,镁合金紧张是骨架,铝合金是一些滑轨核心件运用。
在运用过程中,很难说某一种材料自己就能够承担全体减重的义务。
全体稠浊设计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还是要结合拓扑优化技能进行全体座椅以及座椅骨架的形状、构造的优化,这样才能进一步让全体座椅减重。

目前,从材料本身看,比较现实的还是用高强钢,由于980兆帕以上超高强钢不是问题,包括成熟热成形技能也能使得这个材料更广泛地运用,现有的生产线不用做更大的改动,就可以实现全体座椅以及座椅骨架的生产。

随着电动车技能的推进,对付轻量化的哀求会更高,目前我们测算,用超高强钢基本上不太能够知足未来座椅的全体减主要求,镁合金是工程领域中座椅设计最可行的材料。
以是我们认为,镁合金的运用未来还是会比较广泛。
未来,如果碳纤维原材料的价格以及加工、制造工艺优化也能成为连续减重的方向,再合营一些天然纤维、多孔材料能够使得全体座椅好比今的重量减掉很多。

编辑 | 晓靖

出品 | 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