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导演郭靖宇在微博发文,曝光业内收视率造假黑幕,例如每集交90万可买收视率等,引发热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发文表态称,已采纳干系方法,将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明处理。
收视率造假已经不是新名词,为何屡禁不止,谁在铤而走险?
导演郭靖宇 图片来源:郭靖宇微博截图
导演发文揭秘收视率如何造假
15日,导演郭靖宇在微博发布一篇超过4000字的长文,揭秘新剧《娘道》曾遭遇的收视率造假黑幕。
郭靖宇提到,去年已经做完后期的《娘道》迟迟未播,他先是找到购片的电视台台长,创造“没拜对山门”后,又去拜访电视台总监,于是被奉告必须要费钱买收视率,不买绝不会播出,并且要找指定的人买。
卖家见告郭靖宇,购买收视率的价格是90万一集,不担保排名。80集的戏,意味要花7200万买收视率,而《娘道》卖给电视台才130万一集。
郭靖宇曝光收视率造假原形 图片来源:郭靖宇微博截图
这让郭靖宇又震荡又愤怒。“我们花那么大力气把戏拍好,却要上交百分之七十给他们当保护费,才能播出。”同时,他也创造,由于自己没有购买虚假收视率,被大量水军“围攻”,导致《娘道》在豆瓣上的评分只有3.8。
他还提到,由陈坤、倪妮出演的电视剧《天盛长歌》,由于收视率“不合格”,被卫视剪掉了14集,丢失惨重。
“这个行业再这么一塌糊涂下去就彻底没有未来了。”文末,郭靖宇呼吁全体影视行业联络在一起,彻底打消假收视率毒瘤。
王长田表示也遭遇过收视率造假。图片来源:王长田微博截图
业内齐声讨伐收视率造假
一石激起千层浪,郭靖宇导演的这篇长文很快引发业内热议。
演员赵立新迅速转发这条微博,并提到了自己出演的《天盛长歌》收视惨淡,“豆瓣喜提8分,收视惨淡成真;敢不俯首称臣,让你有冤难伸”。
导演陆川也通过微博曝光黑幕,“曾经亲耳听到某导演朋友在电话里无奈地哀求制片将每集40万元购买收视率的用度,打到北方某市电视台购片主任指定的公司。他跟我说如果不按照电视台指定公司买收视率,将收不到电视台尾款”。
光芒传媒有限公司总裁王长田更以亲自经历为例,直言:“2015年初,由于不愿意参与收视率造假,光芒愤而退出电视节目市场,当时多档节目在央视等播出,停播所有节目之痛楚影象犹新。”
编剧李亚玲直接感叹说:“两年过去了,除了买收视的钱爆涨了一倍,从每集50万涨到了100万,什么都没改变。”
中国电视剧制作家当协会发布声明
总局脱手调查 卫视表态支持
1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发文表态称,已采纳干系方法,并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明处理。
湖南卫官方微博随即发声,“武断支持广电总局打击收视数据作假!
规复行业良好生态!
呼吁绿色收视”!
当晚,江苏卫视也通过微博发声,“江苏卫视武断推戴广电总局调查收视率造假问题,构建公正、康健的行业环境”。
17日,中国电视剧制作家当协会发布声明,表态称将号召全行业形成共识,共同抵制收视率造假行为,努力营造中国电视剧家当康健、有序发展的新环境。
郭靖宇认为,由于没有购买收视率,因此遭“水军”围攻,新剧《娘道》豆瓣评分低。 图片来源:豆瓣截图
官方再三告诫抵制收视率造假
梳理发现,关于收视率造假一事,官方一贯再三告诫武断抵制。
2017年初,中国电视剧制作家当协会发布《关于武断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
承诺书上提到,凡协会会员单位参与收视率作假,一经查实立即列入企业信用黑名单,通报全行业。情节严重者则依据协会章程给予开除会籍处罚,并报告政府主管部门,取消其电视剧制作和发行资质。
同年9月,广电总局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多少政策的关照》,个中也提到,“武断依法严厉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切实掩护行业秩序。规范收视数据运用行为,不得将收视率作为购片价格唯一依据,不得以收视率作为评价电视剧利害和对员工进行赏罚的唯一标准”。
今年4月,广电总局召开全国电视剧创作方案会议,再度强调武断依法严厉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一旦创造收视率造假信息,第一韶光报告公安部门处置。创造的案件一经查处,将向社会曝光,推动形成依法打击收视率造假的高压态势。
电视剧《娘道》剧照 图片来源:豆瓣截图
谁在铤而走险?
在大家喊打的情形下,为何还有人铤而走险制作假的收视率呢?
著名编剧汪海林接管采访时直言,由于目前不少电视台依旧非常看重收视率,因此一些播出机构仍在操控收视率数据。
《北京青年报》曾估算,从事收视率造假的“黑手”每年从电视剧家当市场中瓜分“利润”高达40多亿元,已成为影视行业中除制作方、电视台、广告商之外的“第四种势力”。
事实上,收视率调查原来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做事的,并非电视节目利害的评价标准。
有媒体爆料称,当电视剧成为卫视黄金时段主打节目后,播出机构便强行哀求在购剧条约中,将收视率与购片价格挂钩,勾引制作机构去买收视率。而这样做的后果是,每部剧增加上千万的本钱,反过来又向电视台要高价,成为恶性循环。
因此,汪海林认为,收视率造假对行业有极大危害,由于对从业职员来说做好剧不再故意义,“辛劳做剧不如去买收视率”。
《公民日报》也揭橥评论称:“不尽快拔藤除瘤,就会连续造成逆淘汰,这是对不雅观众不卖力,而文艺繁荣也必是虚妄之谈。”( 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