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错过就好像昨晚下了一场雨而我却睡在梦中。就好像说好的绝口不提最终成了铭记。就好像过路行者匆匆离去的背影,反而成了心中一片无澜的海。
我写了七八封信,大概是一气呵成的,远至他省,近至同校,匆匆落笔写完之后,便全部塞进了邮箱。好像是在暑假某个烦躁的夜晚,执笔一次来平复我即将进入高三不安分的心。大都是鼓励的话,共同进勉,可是一个月之后的今天却没有任何人收到。我本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我卖了我的感情却没有回报,可我竟一点也不悲伤。丢了就丢了吧,反正我已安抚我的心,已吐完我想说的话,反正我朴素的生活和滚烫的梦想还在继续。我失去的,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信件罢了。
其中一封,是献给我曾经熟悉热络的友谊,在所有不被记起的时光里,最终不被记起。化成内心一道荡漾的涟漪,是相视无言会心的微笑,是嫉妒难过勾起的猜忌,于是慢慢在互相之间建起一堵瓦墙,不高不矮,却将彼此推开三年之远。女生的友谊本来就像南半球的蝴蝶,稍微挥一挥翅膀就引来风暴。而后的今天,细心回想,我的友谊并不像是一个能振奋人心的故事,反倒是一场苦旅,在漫漫长路上,越走越清楚,当初彼此拥有的那颗赤诚的心,经过时间的打磨,化作岁月的便笺,埋在土里埋在我行走的路边。而那便笺又化作一个满载心酸苦楚的轻舟,由南驶向北,由近驶向远。丢就丢了吧,至少我现在不急不躁随遇而安,至少我曾将她视作同根花莲。是萍水相逢也好,曾真心交付也罢,我不愿此生就步于此,我也有满心不甘与满腔不愿。最终所有的难以启齿都将化作我笔尖的文艺。
我最终还是没有因为丢了信而惆怅许久,我只期待自己吐出的话,并不幻想收信的那头有人还能为我的情绪所牵动。连我自己说过的话都会遗忘,又奢求被谁的耳朵宽松接受。
原来情深情浅,缘起缘灭,生活中我们大多做的事都只为了求自己心安。你寻找一个方向,却在寻找之前就已经迷失。你放弃自己的时候,忽然就得到了自由。你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说不出话来,酸甜苦辣多数说给了不相干的人。所以让我们自己心安,在荆棘路上永不后悔永不烦恼。
篇二:小小心安
青春正盛,转眼便是XX年的时光流失,岁月的长河中不知还会有怎样难挡的风浪,也不知道那脆弱的生命会在什么时候就轻易凋零,但求小小心安,始终保持着那一份独属自己的执念,也许未来并不遥远……
一路走来,虽然不能让每一个人都认同自己,却是一直坚持着把这条路走到头,只为了那心里的安定。在成长的过程中,以努力和拼搏为主线来书写自己的传记,尽管缺少了令星空也是暗淡的辉煌,却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好似一个游侠,想拥有他们身上的那份潇洒,两袖清风,说走就走。生命道路的两旁风景如画:无垠的绿野,连接着广阔的天空;苍茫的大地,因夕阳遍地金黄;红枫林宁静,秋风中满是伤感,无限延伸。生命路的中间变幻莫测:可能出发时一帆风顺,却不曾察觉脚上的鞋已是破了一个洞;可能想以一个路人的身份错过一些东西,却不曾想到自己早已是其中的一部分,很难再摆脱。所以,总会想想自己刚刚来时的样子,对比现在的面容,有时连自己都会惊讶怎会如此,因为不曾预料过将来,明天的事也只等明天再行商讨,再付行动。
也许自己将来不能有一番大作为,在梦里却是不止出现过这种场景,那时候自己变得更加成熟,也多了一些时间的印记,心里却是一直想着不能违背自己的意愿,不管在怎样的环境中都不要迷失自我,拥有的一切都是由自己的双手创造。
心安,求的是什么?求的是生活的安定,求的是让自己的生命中少一些遗憾。可以在将来,在生命的尽头时回忆起来还是少了一些悲伤。即使现在或者以后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如意,有很多的失败,但只要自己曾用心做过了,便也没有遗憾了。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完美,只能不断的进步。如果认定自己所做的是对的,那就不必理会世人的眼光,也许这会是错的决定,但只要你享受这其中的过程,结果便不再重要。
小小的心安,我将用这一生去追逐……
篇三:吾心安处是书香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书在手,乐而忘忧。书,使我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一路芳香。
在我家的书房里,有三个大大的书架,每每摩挲大小不一的书,闻吸着淡淡的油墨香,心中总洋溢着一股欢欣与满足。书犹如一只精致的小船,带领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书更像一位亲密无间的朋友,陪伴着我,告诉我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
小时候,我对色彩斑斓的儿童画报非常喜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再满足于那些带着幻想色彩的童话世界,我开始对历史、百科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在《上下五千年》《中华史》中尽情游历,穿梭于几千年文明的人类历史;我在《十万个为什么》《大英百科全书》中遨游世界,探索科学奥秘,领略世界奇观。遇上节假日,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关上房门,捧上一本书,依窗而坐。世界离我远去,我时而欢喜,时而伤悲,独自咀嚼着阅读的百般滋味。有时,我还会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主人翁,骑着心爱的马儿,在世界各地行侠仗义,乐此不疲。
古人说书有三味,我虽然无法感受如此精深的道理和蕴含的微妙,却也读得如痴如醉。
每当读到海伦双目失明,不甘沉沦,最终成为身残志坚的时代女性,我感受到了人遇到挫折时不能轻易放弃,而是要迎难而上;当读到江姐受到敌人严刑拷打,却坚决不说出党的秘密时,我知道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任何肉体上的折磨都算不了什么;当看到布鲁诺为捍卫真理而被活活烧死时,我明白了真理永远不会被湮没,真理终会随着历史的车轮为人类所掌握,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在我读的书籍中,让我感受最深的要数《哈利。波特》系列丛书了。这套书让我明白了现实生活中的爱有时并不是那么直白,我们总是在磕磕碰碰的伤害中逐渐了解彼此的想法与情感。在我的眼里,父亲一直是一副严厉甚至凶残的形象,我顽皮好动、固执倔强,父亲经常对我严加训斥,有时甚至大打出手。每当这时候,我总是表现出极度的委屈和愤怒,不但不愿意改正错误,甚至一度觉得他不是我爸爸。读了《哈利。波特》,我开始慢慢注意到爸爸每次训斥我后的不安与内疚,我发现爸爸经常在周末变着花样陪我游戏,进行各种运动,频繁的工作应酬也日渐减少。有时候,爸爸看我没事做,会走过来和我聊特种兵,那是我最感兴趣的话题。渐渐地,我发现爸爸没那么无理和可怕,我开始理解爸爸的无奈。我慢慢觉得,其实,我也有一个好爸爸。
读书改变了我的生活。我不再动不动发脾气,我学会了心平气和面对,冥顽好动的心渐渐变得宁静而澄澈;读书给了我方向,让我明白什么是理想、信念与追求,让我懂得面对挫折不屈不挠……
吾心安处是书香。捧一本书,倚窗而坐,我愿一生与书相伴,与书为友,汲取更多的力量,更多的智慧,拥抱美好的明天!
篇四:什么是心安
又是一年国庆节,实习工作没有假期,一个人窝在宿舍里追剧。
妈妈适时发来信息问候,我才恍然又是一个没有回家的节日,多么想坐在一起好好吃饭过温暖的节日呀。
以前总是习惯有什么事情都放到后面去做,觉得这样子才会有惊喜感。想起之前母亲节,虽然知道妈妈会休班在家,但还是想着,晚上再打电话给她吧。可是忙着忙着,就已经有些晚了,等我打给她的时候,电话那边一直是忙音,翻了翻列表,我弟也没有在线,突然间就有些心慌了,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担心害怕些什么。
大概是从前段时间,爷爷突然去世,后来姥姥又不小心受伤住进了医院,只是不久前而已,我一下子就慌了,原先的理智冷静在这里起不到任何效果,那种痛彻心扉的悲伤和深深的无力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我哭的声嘶力竭,却又什么都做不了,我甚至,连爷爷的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在外面读书,总是有很多的身不由己,可是如果一切来得及,我只想不顾一切冲回到你身边,哪怕只是最后再喊你一声,只是在你离开的时候你的孙女可以陪在你的身边,可是我却什么都挽回不了。
从我真切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时,我是有些犹豫了,甚至有时候会在想,要不然,就算了吧,别去追求什么虚无缥缈的梦想了,回到父母身边,就这样陪着他们,过安稳温暖的生活。以前我总觉得,不急,都来得及,可是现在,我只想要他们能够康健,我才心安。
篇五:心安吟_800字
心若净土,是我们最神洁的地方;心若蓝天,是我们自身最美好的地方;心若浮云,是我们自身最纯净的地方,是精神的家园……
曾经在爷爷家住过几日,在家的附近有一座寺庙。一天,我与哥哥到寺庙参观时,奉香的人络绎不绝。望着神座上神态安详的佛像,我的内心忽然平静了。这是一尊怎样的佛像啊!它的双眼微睁,给人一丝神秘之感。神态安详的它,似游离在浮云之间,似乎看透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看破红尘,向往着西方极乐世界。看到这儿,我的内心砰然一动,被它深深地折服。这种感觉仍留于我心中,使我为它所倾倒,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古代,陶渊明被贬之后归隐田园,每日倒也清闲。在写《归园田居》时,望着南山,不觉产生了感叹;此时,他的内心是安逸的。路游,在乾道二年春,朝廷以“交结台柬,鼓唱是非,力说张俊用兵”的罪名,把他的职位免去,让他免去回家。然而,陆游在归家初期又写下了“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这句词,抒发了自己的豪情,表明了他高尚的情操;此时,他的内心依旧安逸,凸显了他旷达、乐观之情怀。
当今社会,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牛玉儒,他虽掌握着一些权力,但他踏踏实实地做事,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对于社区,他经常走动,且按时慰问孤寡老人;司机向他反映上公厕难的问题,他点点头,数日后,一间间公厕盖起来了,且全部免费开放。人民都很喜欢他。在他看来,群众的问题,就是他的事,他要一心一意、踏踏实实地把事干好,才对得起老百姓。此时,他的内心是纯洁的,是一尘不染的。心安,成就了他,成就了社会。
但在好的背影下,一些不堪入耳的事正在发生。一些上级领导,由于掌握着权、钱,胆大妄为,将百姓的血汗钱用于自己的开销之中,做着违法的事情。他们认为自己会逃脱法律的制裁。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他们仍不免进入监狱痛苦一生。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这些人正是由于内心的“不安”,才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由此,心若安,何事能相干?社会何愁不会变得美好而又和谐呢?
篇六:你在,心安在
记忆中的老院子,青苔布满了破旧的围墙,爬山虎在那里蔓延……哦,可千万别忘了那把青藤摇椅……
小时候,我跟着爷爷奶奶一起住。爷爷家有些像古代的民居,前面是大厅和房间,后面是个老院子。院子里摆着一张青藤摇椅,血压高的爷爷总是喜欢坐在上面休息,不然便是欣赏着老院里的花儿。
自从我住过老院后,我便发现,奶奶不论做什么事,每隔两三分钟,便叫一声:“老头子。”也不知道爷爷是不是睡着了,久久没有回音。这时,奶奶便会蹒跚地小跑过去。看见爷爷好好地躺在摇椅上,不知是真睡还是假睡,奶奶就会嗔怪道:“这老头子……”我发现,当奶奶转身的时候,一抹阳光洒在奶奶微驼的背上……
有时,奶奶叫爷爷的时候,我便会捂住嘴巴,让声音变得沙哑,应一声:“唉。”可不知为什么,无论我用什么方法,奶奶总能识破。奶奶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责怪道:“你这个傻丫头……”我不满地嘟起小嘴问奶奶:“为什么你要不停地喊爷爷呢?”奶奶满脸慈祥地说:“丫头,你不懂的,只有看见他好好的,我才安心……”
“啪嗒”,一滴泪水落进了我的心中,润湿了我的心。不需要什么甜言蜜语,不需要什么豪言壮语,只有一句:“只有
看到他好好的,我才安心……”
一下子,我好像明白了很多,不为别的,只要你在,我才安心。我突然发现,那天的阳光,特别温暖,特别温馨……
篇七:心安者成万事
安,是李白漂泊一生,仍然保持“三分月色,七分剑气”的豪情气概;安,是范仲淹出知睦州,依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心境;安,是白石老人声名显赫,依然坚持“五易画风”的大家风范。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心安而成天下事!
顺境中,淡泊明志,方能独占鳌头。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作诗吟赋,聪明过人,这样的神童未来应该是一片光明。然而他少年得志却被名利所困,在张扬自负中耗尽了最后一丝光亮,最终成了一介平民,他的心不安,因而一事无成。大唐风姿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颗最耀眼的明珠,贞观之治更是其繁荣昌盛的奠基。唐太宗李世民坐稳江山,国泰民安,却依然保持着一颗淡泊明志的心,虚心纳谏,顺应民意,仁政治国,终于成就了大唐,也成就了他自己。
逆境中,从容奋进,终能功成名就。孙敬悬梁系发,苏秦握锥刺股,文当投斧求学,车胤囊萤读书……他们在逆境中依然心如止水,奋进求学,终于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当代作家沈从文先生,在那个人人埋怨的年代里目睹了残酷的现实,依然用他那份最原始的平静和一颗赤子之心,将那个江南小镇写成山美水美人也美的世外桃源。他的那份平静溶进了他的作品,人们记住了他所描绘的世界,也记住了他的那份平静。
人生除了顺境,逆境,还应有难耐的寂寞。寂寞中,沉心静气,亦能超越自我。在社会良知与专政强权的较量中,他隐忍、自强、发愤,在寂寞中光照寰宇,此乃司马子长也。在才华横溢与无人问津的矛盾中,他微笑、从容、厚实、大气,在寂寞中才情照人,此乃苏东坡也。他们驾着寂寞之舟,静心、安心、修身养性,终于到达了人生的顶峰。我的思绪跨越时空,仿佛看到了大师孟德尔的微笑,在明媚的奥地利乡下,满车菊香弥漫整个房间,他埋头于书案,一切静得只剩下鹅毛笔与纸张的摩擦声。他一生寂寞贫穷,却在寂寞中学会了安心研究,他的研究成果终在他死后被人们重视,他也成了“近代遗传学之父”。
回首历史,哪一位照亮半边天的伟人,不是保持着心底的平静?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败,仍是水滴石穿,从容淡定。正如古语所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心安者,成大事。
篇八:如若安好勿忘心安
如若安好,勿忘心安。
你说,有一种花叫彼岸花,生生相错不相见,世世轮回血色湮。你也说,其实也没那么严重。
一份思念的两端系着两份孤单,两份孤单诠释着一份温暖,也许这是一种宿命,我却不敢恭维。
如若安好。你在你自己的局里,每天温习着习惯,周而复始。或许你也会发呆,注视着某片被雾气浸润的绿叶。或许你也会大笑,为了某个并不怎么可笑的笑话。你的喜怒哀乐,窸窸窣窣地在你的局里飘荡,偶而也会撞到局的石壁上,撞落了久存的灰尘,却传不到我的耳边。
如若安好。我们都是孤独的旅行者,你我心照不宣。我们摸索着在角落里前行,把一切与我们格格不入的纷扰看得云淡风清。我们深谙在夜空的角落里也藏着牵扯着我们宿命的星座,在认箜里缄默。它是孤独的守候者,它预示着我们的宿命,却永远预知不了自己的宿命。我们迷恋着寂寞,并不是因为害怕,只是觉得心中总该有一份表达不能明目张胆。
如若安好。你说,木桡,你扮演着一个不属于你的角色。你一定还记得我若无其事地回答道,因为我想把角色里的温暖掏干。当世界拥护得无法呼吸的时候,我们却可以躲在内心的躯壳里依偎着彼此的温暖。你说,两个孤单的人依偎着取暖,那不是要散失更多的温暖吗?我若有所思地否认道,暮懂,至少我们可以心安。
如若安好,勿忘心安。两份孤单如同平行的轨道,未曾有交集,也未曾有分离。两份声音,尽管歇斯府里,但也只能在自己的梦里盘旋。我们都在努力地向对方跑去,但兜兜转转之后,我们还呆在原地,当暮霜包裹住明朗的春天时,我却清晰地嗅到紫藤花凋零的声音。季节在忠诚地显示着,我们分别已有很久。在紫藤花开放的时候,在时间的国度里也开出了一朵思念,当紫藤花凋零时,我们便也收获了一份心安。
勿忘心安。有些习惯无法改变,就不要再去刻意,保持记忆里的过往容颜便是了。我知道,你总是偏执地喜欢左转,于是在走了很远以后,又回到了原地。我知道你喜欢走在别人的右手边,尽管这样影响你向左转。我也知道,你喜欢边走边看天上的厚厚的云,你说那样会有时间轮回的沧桑感。这样偏执的你已习惯了从习惯中获得心安。所以,你要记得心安和习惯一样重要。
本以为,有了最近的距离,便可以贴着你的温暖。但现实还在提醒着我们,我们还要走在各自的路上,也许这就是两个孤独者的悲哀。如果我们不再孤单,也便注定了要失去温暖。所以,我们还是要以孤独者的姿态,相隔不远,安静地行着。
咫尺即是天涯。我们挨着咫尺的距离,却隔着天涯般的思念,让我欣慰的是,我们还可以微笑着说一句,如若安好,勿忘心安。
以上就是关于心安作文-关于心安的作文的分享,更多高三作文资讯,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