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理性崇拜

理性崇拜作文800字 知识百科

  我们知道,偶像最早指代的是宗教神灵、部落图腾。那时的崇拜即是烧香捐资、贴像诵经。这原本只是一类合理健康的文化,可在中国,显而易见的社会异化却便我们最后用强硬去破除这一类信仰,文化阵痛至今未愈。

  类比以上,我们也明白,对青春偶像的崇拜,仅仅是个人喜好的表达,但如“王俊凯十七岁庆生”的事件,不得不让我们直视偶像文化异化的危险边缘。

  这类行为的弊处堪称显著。

  从少年偶像的个人角度而言,事业必然对其学业造成冲击。要明确的一点是,学习并不只是为了今后生活的优渥。事业成功,学习就可有可无,现代教育无疑要去防止这种看法,可惜的是这却是它本身隐现的论调。

  回到话题,从少年偶像推广到整个青春偶像群体,偶像行业对于个人的极度吹捧对偶像个人产生了扭曲。相比欧美娱乐界从业者,中国娱乐行业的回报率实际上是过高的,演员偶像尤甚,王小波先生曾写过有关的杂文,这似乎由来已久。我们说,金钱与崇拜不会使人变质,但会使得变质力所能及。近来娱乐业内的吸毒、出轨丑闻是个人异化的缩影。

  个人的异化必将致使社会的变化。这其中又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榜样效应,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了月亮的光鲜,于是对六便士弃若敝屣,这是名利观的异化;再者,关于此次“庆生活动”的耗资不必多言。这些粉丝难说没有家计非裕之人,他们对于信仰的奉献使人想到罗马的“赎罪券”,又与最近的“网红经济”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消费观的异化。

  我想我们都体会到了害处。前面讲到过宗教,也提到过偶像本身无害甚至是经济发展的推手,但类似的“庆生”消耗大量社会资源,又对文化及人格的塑造无益。

  罗马天主教失去了它的统治力;新文化运动颠覆式的破坏让人心痛。可以想见,假如偶像崇拜如斯恶化,终有一天社会将它回炉重造。其物力人力的耗损及文化缺口不言而喻。

  因此,对偶像的理性对待是对个人、社会及这个行业的保护。今日我们不会将佛寺教堂看作迷信,也不把朝圣受洗视为陋习。这是因为什么?因为我们懂得更改权衡。那么对待一个如此的宗教意味的现象,我们也该保持理性。

  理性难以耗去信仰,信仰可轻易毁却理性。

  篇二:理性的崇拜

  我们的生活早已充斥着娱乐,当青春偶像的身影漫入生活那个小房间,总会有人抵挡不住,成为了一个渺小的崇拜者。

  我理解“崇拜”这件事,欣赏“崇拜”这个行为,但对于青春偶像崇拜这一现象,我认为,弊大于利。

  我们选择崇拜青春偶像,在理性的标尺下,在适度的标签下,本应可行。但“崇拜”,特别是主要面向心智未成熟的年轻人的“青春偶像崇拜”,却不同于其他事物,可以简单地相信初心。正如《娱乐至死》中所言:“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事物。”我们对青春偶像的崇拜,随时间迁移而加深,倘若加之以错误的引导,必定极易偏离理性的轨道。即便我们曾经相信,自己必不可能成为盲目崇拜者中的一员,但诚如阿兰德波顿所言:“坚持这样想,洵非易事。”就崇拜这件事,即使我们最初的想法是理性的,对不成熟的少年少女而言,仍旧难以坚持。

  也许青春偶像崇拜能带来一定的娱乐与放松,但正是因这件事有太多的不确定和不稳定性,我并不赞成这种崇拜。

  而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更是值得人深省的。

  我们最初对青春偶像崇拜的原因,无非两类。一类是如《乌合之众》中所言:“当个体陷入群体之中时,往往丧失原有的理性。”也就是所谓的盲目从众心理。而另一类,则更令人心惊。这一类崇拜出于所谓的“欣赏”,但其实这种欣赏,便就是自我的缺失在他人身上得以拥有的羡慕的心理,如英俊或美丽的容颜,挺拔或高挑的身材等等。

  而再细想,这两类崇拜更是自我迷惘的一种体现啊!我们从众,是不知自我该如何选择。我们羡慕,是知己之不足而无所为,仅是自我的麻木。黑塞曾在《德米安》中有言:“找到自我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职责。”而青春偶像崇拜,更多地带领我们走向心理的向往而非行动上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提升。我们追逐他人的脚步,而忘却了自己人生的路,终是与偶像不同。

  青春偶像崇拜,不是无利,只是它能带来的欣喜快乐,不足以抵过它带来弊的可能性。那种平面化的快乐与欣赏,难以抵达心灵深处的自我,难以有助于找到自我与充实自我。《我的名字叫红》中说:“我不想成为一棵树,而想成为它的意义。”而对青春偶像崇拜这件事,它的意义太过单薄,因而我们不应过于专注这样一件事,而应专注于其他更有益于自我的事物。我们不应单纯崇拜青春偶像,而应专注于意义更大的事物,如慈善,艺术,哲学。这些对有意义的事物的执着崇拜,方才是真正理性的崇拜。

  在迷惘中的我们,摈弃青春偶像崇拜这样一件弊大于利的事物,转而追求自我认知与自我价值,这方才是真正的意义,真正理性的崇拜。

  以上就是理性崇拜作文800字的所有内容,更多高三作文资讯请关注美德网熊掌号,为您提供第一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