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解放日报·上不雅观新闻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理解到,今年截至目前,上海已优化提升公共空间休憩座椅9508处,个中,新建5295处,改造提升2840处,认建认养523处,社会共享850处,明年操持再优化提升5000处。
目前,静安寺街道、新华路街道、新天地、龙华义士陵园周边、杨浦滨江、北外滩、苏州河沿线等区域的公共座椅优化提升成果比较明显。细心的市民可以在上海街头巷尾创造不少独具特色的公共座椅。
比如,黄浦区中共一大会址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区域4种赤色文化座椅;长宁区新华路街道充分挖掘社区空间潜力又富有创意的“新华好椅”;崇明区花博园内废弃牛奶盒制成的环保长椅;松江区通波塘西岸表示老水厂历史文化的座椅。这些座椅的设计都坚持因时制宜的理念,具有融入当地街区的文化内涵。
位于静安区的木夹子造型座椅
长宁区苏州河沿岸的护栏,也是充满设计感的座椅
徐汇区的特色座椅及顶棚
崇明区夹在花箱间的座椅
公共座椅的设计设置和认建认养,上海充分调动社会共治力量来参与。
在静安寺街道,吕其明、曹鹏、黄豆豆、常昊等社会有名人士均认捐了座椅,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七一勋章”得到者吕其明在其捐献的座椅上刻下了“为祖国、为党、为公民而写作,对我来说,是终生的崇高天职和神圣义务!
”的字迹。在该座椅的右侧,则有著名指挥家曹鹏题写的“积善播爱,立德于世”。
许多沿街商户则利用外摆位,开放座椅供市民休憩,如徐家汇商圈空中连廊的休憩座椅,便是由沿线阛阓承担管养任务。
静安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顾海斌表示,街区比较小,没有太多空间新建座椅,因此老麦咖啡、皮爷咖啡等沿街商铺都主动让出商铺外摆位空间,让途经的市民游客歇歇脚。同时,按照“就近原则”,街道鼓励公共座椅周边的社区居民参与认养,愚园路上的居民最近已经给公共座椅做了坐垫、定时洗濯,平时看到椅子脏了,也会主动擦一擦。
由于公共空间休憩座椅的优化提升还处于起步阶段,明年上海干系部门将重点推进公共座椅设置导则和"大众年夜众参与机制的建立。
“已经有许多市民来咨询通过什么渠道可以认建认养公共座椅。”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市容处处长王永文表示,绿化市容部门将考虑建立公共座椅认建认养的专用通道,将有干系需求的市民勾引到对应的街镇,由他们根据街区的实际情形来因时制宜地落实,避免“一刀切”。未来来自公众年夜众的公共座椅认建认养资金,将考虑采取公益基金等办法进行管理和监督,担保公道透明。
绿化市容部门呼吁,除了出钱认建认养公共座椅,广大市民还可以“捐点子”,即供应创意,为丰富公共座椅的功能、文化内涵等建言献策。希望所有人都能成为城市公共家具的“管家”,爱护这些城市温度和聪慧的结晶。
栏目主编:陈玺撼 题图来源:上海市绿化市容局
文中图片来源:上海市绿化市容局 题图解释:未来许多优化提升后的公共座椅将带有“共”字标识
来源:作者:陈玺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