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让我当循环日记组长,还真是辛苦,不但要每天及时收齐日记好让其他组员们评论,还得提前督促他们写好草稿。倒不是说工作有多累,而是往往提醒组员们完成时,总是吃力不讨好,这得多冤呀。
然而今天却让我感到无比欣慰,因为向总拖拖拉拉的个别总算能体谅我了。这不,上午刚放学时,本来应该提醒淞焜同学轮到他写日记草稿了,因为这些组员平时也不知是真忘记还是假忘记,老是没能及时完成,有的即便提醒也磨磨蹭蹭的,以至于到了下午来时依然没法把日记发给他,所以总得再三叮嘱。可刚才只顾着记作业,竟把这事给忘了,真是的。
为了下午省得麻烦,还得放学等他,于是趁他还没走远便追下去叫他:“黄淞焜……”没想到,我刚要开口吩咐他时,他便笑道:“写草稿,我已经知道了,不用提醒!”嘿嘿,这家伙居然知道自觉了,还真出乎意料。我心里暗暗地一笑,也就回家了。
下午,我刚来到学校,早把草稿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当看到其他组长在发循环日记时才想到,也不知这淞焜同学到底完成了没有,先前可是得经过好几次提醒还没动笔呢,于是,我走过去:“淞焜……”话还没说完,他反而抢在前头一本正经大声说道:“呵呵,草稿,检查吧,我知道您很辛苦!”我满意地点点头,不由得笑了,心想:“他们终于会体谅一下我了!”
篇二:谁能体谅我
幼儿时期的我非常喜爱周末,就好比小鱼喜爱清澈的河水。
一想到周末,就会忆起:夕阳下天空红艳艳的,我在田间地头飞奔,不时与小伙伴嬉闹,一起领略如画的美景;早早起床,叫上小伙伴拉着奶奶飞奔向“老虎洞”,大家一个个鼓足了劲一口气登上山顶的模样。
登上山顶,眺望远处,春天一片绿油油,生机勃勃;夏天树木枝叶繁盛,如同一把把撑开的巨伞;秋天,农民伯伯满头大汗欢快地采收;冬天,大地银装素裹,又是一番别样风景。
现在,“周末”这个词,听着倒是“黑色”的了。想着多睡一会儿,不行!8:30就要上文学社啦。8:00出发,冒着刺骨的寒风前往目的地,9:30又回来了,想着回来之后出去玩玩,可是作业写完了吗?没有。书桌上还有堆积如山的作业,心中只得长叹一声“唉……”便一头扎入“苦海”之中。作业完成,吃完午饭12:40了,想出去玩会?“课外书有空看看。”一声招呼,我又被“押”回了书房。
趴在窗台,望着蓝天上那朵朵悠闲自在的白云不时地变换,偶尔鸟儿飞过,我想它们是开心的吧!周日,总会让我玩了吧?但是,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上午书法下午英语……
彩色的周末消失了,只留下它那美丽的背影,我多想找回它呀!
篇三:体谅别人的辛劳
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每天生活所要用的物品都是别人辛苦换来的。因此,我们要懂得知福惜福,体谅别人的辛劳。
假使我们能把碗里的食物全部吃完,因为这样才不会浪费食物,并且能体谅农民每天在稻田里工作的辛劳。我们都知道米是农民从早到晚,扛着锄头在稻田里辛苦工作的成果。
要体谅老师的辛劳,最好的报答方式就是——上课时,一边认真的听讲,一边用心的写重点。回家时,一边埋头苦干的思考,一边一步一脚印的做笔记。在考试的时候,一个字一个字写清楚,一小题一小题想清楚,一大题一大题看清楚。检查时,小心翼翼,绝不粗心大意,这样得到的成绩一定很好。这才能不负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并且还能体谅老师每天在讲台上使用“狮吼工”教导我们的辛劳。
现在只要听父母的话,不调皮捣蛋,就能体谅父母的辛劳,然后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当个努力奋斗的年轻人也能体体谅父母的辛劳,感恩他们这么辛苦的照顾我们。
以上三个例子农民、老师、父母亲,都是以我们现在的年纪可以做到的,我们应该多体谅别人的辛劳、多关心别人的感受。
篇四:体谅别人的辛苦
有没有想过,早晨起来喝到的那杯新鲜牛奶,是谁准备的?出了门,道路两旁的花和树,是谁种植的?中午的那顿丰盛午餐,又是谁烹煮的?答案也许是你、是我、或者是那个你我都不认识的他。
感谢,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情感,那是从“心”出发的一种感觉。它很奇妙,有时候,不需言语,只要一个眼神的传达、一个相视而笑的表情,就能传递到彼此的内心,无需去计算程度有多少,也不必计较物质上的回馈,只要是由心出发再回到原点的诚心,都能使人多了份温暖、喜悦的感觉,很奇妙吧!
经常,我们将摆在眼前的东西视为理所当然,然而,这样的想法却造成了对事物的不珍惜,好像任何人、事、物,都是为我而生般的自我膨胀,这时,我们都该学学“感谢”这门学问。因为,懂得感谢,才会了解碗里的那口饭,是农夫们顶着炙热的太阳辛勤耕种而来;懂得感谢,才会知道父母特地早起只为了帮儿女打点一切的用心;懂得感谢,才会谦卑的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幸福。
倘若生命是一颗种子,那么,“感谢你”的作用就如同阳光一般,能照亮那即将成为大树的小草,也能给从夹缝中生长出来的小花温暖,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吝啬那句阳光般的“谢谢你”,因为虽然是短短的几个字,却可能是使别人努力坚持下去的原动力。让我们一起从感谢出发,为这片美好的土地增添许多看似微小却十分强大的生命力吧!
篇五:学会体谅
体谅,有时是一种美好的事情,当你体谅他人时,也感到了做一个胸怀宽广的人的快乐!
当一个人把水洒到你的脸上时,体谅他吧!看他双手拿满了东西,很容易不小心将水洒出,这时何不露出一个微笑,说声“没关系!”
当你觉得食堂里的饭不合自己的胃口时,何必抱怨,体谅一下食堂里的员工吧。学校学生成百上千,胃口千万种,哪个凡人能让所有的人都合胃口呢?再说,挑食还会营养不良,让体谅充满你的心吧!
体谅很神奇,它能使你充满抱怨、愤怒的头脑想出好多可以开心的理由,既然如此,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俗话说得好:“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对呀,既然我们的心比天空更为宽阔,难道不能体谅一下别人的难处,原谅他的过失吗?
学会体谅,你会明白:父母的唠叨,其实是爱的一种方式;老师的严厉,其实是为了让我们取得一个更好的成绩;弟弟妹妹的顽皮,其实是童真的体现;朋友的误解,其实表现了他很在乎你……
朋友,体谅有时会牺牲自我,但如果你可以亲近父母,关爱老师,在弟弟妹妹心中留下个好姐姐哥哥的印象,挽留一个知已,这应该是非常值得的。
体谅,如天空的白云,将蓝天点缀得更为美丽,它同样也使你的内心更美。在体谅他人的同时,善良、友好的种子在你的心口也随着生根发芽!
朋友,让我们学会体谅他人吧!
篇六:体谅别人
人乃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智慧,而且又会合作。人也是一种群居动物,所以生活中常会发生磨擦,而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将心比心,还有”体谅”。
平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妈妈每天辛苦上班、老师认真教导学生、导护老师用心保护学生、同学努力的打扫校园,但我们都视而不见,都无法体谅他们的辛苦。每当妈妈回家时,我们就因细故吵架,老师上课时总是有些喧哗的声音、放学时各走各的无视导护老师的指挥。但我们如果能将心比心体谅别人的辛苦,这个世界难道不会更美好吗?
那要如何体谅别人呢?这很简单,看到妈妈回家时赶快去帮忙拿背包,或是吃完饭时帮忙洗碗;走路队时,井然有序,遵守规则;看到同学在打扫时,拿起扫把去帮忙他。而我自己则是在假日时会帮忙煮饭,或是晒衣服、洗衣服、甚至爸爸妈妈一工作回家就立刻问:”今天工作顺利吗?要不要喝一杯水呢?要不要帮您按摩呢?”如果每个人都能付诸行动,我相信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和谐。
体谅别人的辛苦,一点都不困难,但为什么每一个人都做不到呢?如果想要促使这个世界更和谐,首先要先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色或立场思考,你就可以发现他到底有多辛苦、有多烦闷。如果你有心想要去改善,那就从自身开始做起这份将心比心的重要工作,或者请你把这份重要的观念传下去,让”体谅”的种子开始发芽吧!
篇七:体谅
两年前的一天,天上下着倾盆大雨,窗外,闪电交错着雷声。
放学的铃声早已响过,教室里,我坐在位置上等待家长来接。可是,过了很久,眼看一个个同学被他们的爸爸妈妈接走,最后,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
我孤零零地坐在空空的教室,门外是大雨和雷声,真是又害怕又生气:“怎么这么迟了,还不来接我!”
天慢慢暗了,我的眼皮也慢慢下垂,好像为快要来临的泪水做好准备。就这样,感觉像过了半个世纪之后,走廊里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是妈妈!
我从座位上跳了起来,不顾一切地冲出去,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眼泪夺眶而出。终于盼来了妈妈,但心里,却非常生妈妈的气:为什么这时候才来?
妈妈什么也没说,只是拉起我的小手,打着伞,一步一步往家里走。
进了家门,我用力甩掉妈妈的手,委屈又大声地叫道:“都怪你,这么迟才接我回家,动画片都放完了!”
妈妈还是什么都没说,默默地脱鞋。这时,我突然发现了妈妈的裤子上有泥痕,而且脱鞋后走路的姿势很怪。难怪妈妈回家的时候走得特别慢,怎么了?看着我疑虑的目光,妈妈拉起裤腿,天哪:膝盖处居然有好几道擦痕,几颗血丝正奋力往外冒呢!我吓得一声尖叫。妈妈轻描淡写地笑着说:“没事,刚才急着去接你,不小心摔了一跤,坐在公交站的椅子上休息了一下;所以有点迟,别生妈妈气了!”
我呆了,眼泪又一次不争气地掉了下来。我扑进妈妈的怀抱:“妈妈,对不起!”
窗外的雨停了,我轻轻地揉着已经贴上了纱布的妈妈脚上的伤痕,我懂得了“体谅”两个字的真正含义。
篇八:那一次我学会了体谅
在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件事都让我们愈加成熟,那一次的长隆之旅,让我懂得了体谅。
那是六年级的暑假,我毕业考结束后,整个暑假都无所事事,成天在家乱玩,经老爸和老妈商讨,决定带我去广州长隆玩。得知消息后,我兴奋得一夜都没睡好,对这次旅行充满了期待。
到了出发的那天,我兴冲冲地跟着老妈来到长乐机场搭乘飞往广州的飞机。可旅行并没有那么顺利,飞机延误了,我们到广州时已经比预计的时间晚了三个小时,我不免有些沮丧。
下机后,我和妈妈随处逛了会儿后,觉得有些疲惫,就打算先回酒店了。在回酒店的路上,我有些昏昏欲睡,心想着到旅馆之后可以扑倒在大床上好好睡一觉。可这时,老妈在我耳边低声道:“由于经费不够,我们只能和另一个阿姨挤一间双人房了。”我心中的幻想破灭了。那阿姨带着两个女儿啊!最小的那个才三岁,可吵了啊!我用幽怨的眼光看着老妈,她却无奈地摆摆手,道了一声:“自求多福吧!”
关了灯,我一蹦以大字型扑倒在床上准备会周公去了。
“哇!哇!”一声啼哭传来,惊得我猛地坐起,大喊一声:“鬼啊!”我妈也爬了起来,笑道:“哪有什么鬼不鬼的呢!那个小妹妹在哭呢!”或许是被我吓到了,这哭声竟一声高过一声,她妈妈开始哄她,可却怎么也停不下来,就这样过了半个多小时,这哭声竟然还没有停下来的趋势。我不免有些心烦,好不容易出来度个假,就遇到这么一家子,真是倒霉。正准备说两句时,灯突然开了,原来这小孩要吃东西。阿姨见我皱起了眉头,便挤出笑容说道:“对不起啊,我女儿饿了,吵到你们了”。我尴尬地笑了笑,一时半会儿也不知说什么好。过了一会儿,哭声终于停了,灯也关了。妈妈在我耳边轻声地说:“有时候也要适当的体谅一下人家,毕竟人家一个人带两个小孩也不容易,不过你今天没有说什么已经很棒了。”我听了,默不作声。
其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有些摩擦和不愉快,但是有时候这些事并非出于当事人的本意,因为我们谁也不想给人带来麻烦,我们应该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一次,我懂得了体谅。
篇九:十五岁多了一份体谅
我独自一个人在河边,阳光洒在河面上,微风吹来,吹起阵阵涟漪,也泛起了我的思绪……
爸爸,今天您又骂我了。我是多么难以理解,我只是掉了一点饭,您却把我骂了一顿。我一赌气摔下筷子,狠狠瞪了你一眼,愤然朝房门奔去,您却一把拉住我,然后怒不可遏地命我把筷子收好。我伤心极了,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其实,我也知道您是为我好,您希望我珍惜劳动果实,养成节俭的习惯。但我却不明白,掉了一点饭,用不着这样大吼大叫。作为您的儿子,我已不小了,我应学会体谅你……
想到这儿,我不经意地捡起一粒石子,轻轻将它投入河中,河面波光粼粼,仿佛一个奋斗不息的小矮子在织着毛毯,同时,也织出了片片思绪……
爸爸,每日清晨您总是打雷似地敲我的房门,催我起床。很多时候,你把我的被子翻到一边,把我拖出来。于是,我就在您骂我的口水中起床了……
您知道吗?这个时候,我总是千百个不愿意。时间久了,我也能从您严厉的目光中看到温暖的关怀!我明白,您望子成龙心切,作为儿子,我体谅您。
每当我成绩不佳时,您会把我臭骂一顿,让我去学习。我取得好成绩时,你还是摆出一副严肃的表情叫我别骄傲。这一切我都明白,您的儿子长大了,学会体谅你了。
耳边传来焦急地呼喊声,我站起来,心情像已平静下来的河面,明白地笑了笑,朝着您的方向跑去……
以上就是体谅作文500字-以体谅为话题的作文的介绍,更多关于记事作文的内容请继续关注“美德网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