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奶奶是碧霞元君的俗称,碧霞元君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玄门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关于泰山奶奶的传说版本浩瀚,在滨州的滨北刘木皂村落和沾化县的久山村落各有一个版本,为人们津津乐道。
传说究竟无据可考,不过怀着对中国神话传说的求知,本报带您去这两个地方转一转。

泰山奶奶与滨州的不解情缘 汽车知识

图为滨州市绿洲集团为泰山奶奶而建的平子庵

泰山奶奶滨北说

一种说法认为泰山奶奶的原型碧霞生于宋朝一个叫李家庄(现山东省滨州市滨北镇刘木皂村落)的村落庄里,父母刘碧军、李荣霞在当地一位有名望的官员李照鸿家做长工。
李照鸿常年在外做官,有一年回家探亲,得知刘李夫妇喜得一女,只见小女肌肤白里透红,高高的鼻梁,浓眉大眼,眼中充满善意的光芒,此时名字未取,李照鸿应允为其取名,于是取其父母名字中的“碧”字和“霞”称为碧霞。

碧霞资质聪颖,三岁之时便精通四书五经、琴棋字画。
但世事难料,碧霞七岁之时,当地突发大水,面对滔滔大水,碧霞酸心万分,力喊三声:“以我的生命换取这方人的安然”。
只见大水逐步退去,老百姓惊叹感激,称碧霞为“活菩萨”。

三日后,碧霞将要归位,告之父母:莫过悲哀,小女归位之后封为泰山之神,如需小女,可到泰山脚下直唤我名,便知是家乡之人。

碧霞归位后,被封坐在泰山极顶的碧霞元君祠。
后人念其恩典膏泽,于是将“李家庄”改为“刘木皂”,“刘”乃碧霞元君父亲之姓;“木”乃碧霞元君母亲之姓“李”,因失落子故取其字“木”;“皂”乃碧霞元君归位时辰在白天,年事为七岁,故取其字“皂”。
在渤海十八路的天成不雅观元君阁内就供奉着一尊泰山圣母的雕像,以供后人瞻仰。

这里便是原来久店的街道

泰山奶奶久山说

沾化县冯家镇久山村落,间隔泰山数百里之遥,因泰山奶奶碧霞元君被联系在一起。

13日一大早,我便坐上了开往沾化县冯家镇的客车,因无事可做,就和司机聊了起来。
一说泰山奶奶,司机来了兴致,非要说上一说。

相传泰山奶奶原名叫花仙,就出生在冯家镇久山村落。
因老来得子,花姓夫妇视爱女如掌上明珠。
花仙聪明伶俐,九岁就能背诵百家姓、千字文,美中不敷的是花仙容貌丑陋,头发 稀 疏 ,加之不爱打扮,村落里人称她为丑姑。

一年村落上闹瘟疫,父母相继去世,花仙时年十岁,因无亲可投,她起早贪黑帮乡亲们干活,吃的是百家饭。
花仙家里有棵百年冬枣树结了十多个小苹果似的大冬枣,她摘下来捧给东邻家的郭大娘吃,见大娘不收,又捧着给几个最好的姐妹吃,姐妹们见花仙两手又脏又黑,哪里还有心思吃。

花仙满脸委曲地捧着枣回到家里,肚子也饿了,一口气把十个大冬枣全吃了,顿时一股暗香沁人肺腑,不敷一个时辰花仙竟洗手不干,粗矮的身子眨眼间变得苗条细长,稀疏的头发转眼功夫变得又密又长,散发着迷人的枣花喷鼻香,周详的双眉奇丽可人,两眼秋水含情脉脉。

一日久山村落的人们做了一个大同小异的梦,梦见一个牵着猎豹的裸女,从久山村落北的马虎岭山上来到花仙家,山神笑着对众人说: “众位姐妹乡亲,花仙是泰山帝君的娘娘,我这就带她去泰山同泰山大帝成婚。
”说着把花仙叫到老枣树下,说: “冬枣仙子快帮着装扮一下。
”那棵冬枣树顿时化作一仙女忙着给花仙姑娘装扮打扮。
之后花仙姑娘乘猎豹腾云而去。

到了久山村落,在村落民花师长西席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一片棉花地里,他见告我,每当逢年过节时,老人们都到这里上喷鼻香烧纸,祭拜泰山奶奶。
听到这里,我就拿出相机咔咔地拍个一直。
听说这里原来叫久店,久店和泰山奶奶有什么关系?这时有人说,村落里有个八十多岁的花先生长西席,他知道很多关于泰山奶奶的故事。

我们表明来意之后,花大爷大喜过望,眉宇间透露着喜悦,“错啦错啦,久店和泰山奶奶没有什么关系。
”花先生长西席说,久店原来叫旧店,建于北宋年间,是一个水产中转地,来往的客商都在这里买卖水产品,曾经流传过一句话“久山落照,海上渔歌”。

提及泰山奶奶的传说遗址,花大爷也 说 不清楚,但他知道过去村落里人为了祭拜泰山奶奶,专门修了一座庙,就在村落庄的西北角,光彩的是花大爷小时候见过这座庙。

花大爷说,这座庙是一间土坯房,有六米长、八米宽。
由于夏天雨水多,以是每年三月三之前村落民们都去帮忙修缮。
从表面看,这座寺院建得金碧辉煌,庙里有神像,庙门外两侧有卖力守卫的兵,泰山奶奶就坐在庙里中间的位置。
据花大爷的描述,泰山奶奶的腿是半翘着坐在寺院中心,双手扶着膝盖,肩两旁搭着彩色的绸缎,脸是粉赤色的,看起来非常慈祥。

听说是泰安人,花大爷呵呵地笑了起来, “你可是我们泰山奶奶的婆家人呀。
”花老爷子更是来了兴致,他说曾经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说是久隐士爬泰山吃包子不要钱。
说是从前有一久山花姓人士爬泰山,路上饥饿,就在泰山脚下的一个小店里坐了下来,不料刚蒸的包子被一个外地人预定了。
这位花姓人士就和店主商量,付给这位客官双倍的钱来买这笼包子。
等到那个人来了之后,店主就对他说: “对不起,您的包子已被别人买走了。
”那个人就问: “我不是预定了吗?” “是呀,可是这次来的客人可不一般,他是泰山奶奶的外家人。
”于是那个外地人没有再说什么就走了。
“人们传着传着就成了久隐士在泰山的小店里吃包子不要钱了。
”花大爷笑呵呵地说。

往事越千年,本日的滨州在改革大潮的涌动下,正在发生着提高神速的巨变。
然而,回眸往昔,许多美好的传说携带者人们美好的寄托,却在高楼与马路之间被人们遗忘在不为人所知的角落间,滨州绿洲集团在自我奋进崛起的同时,决策者们发起了“请泰山奶奶回故里”活动,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采访人:刘涛 通讯员:张学福 金向华 李希阳

找、求宣布、求帮助,各大运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