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民气尚尔。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对这首诗大意的解读是:这也是歌咏爱情的诗,主人公是女性。诗中大意说:故人老远地寄来半匹花绸子,那上面的文采不是别的而是一双鸳鸯。我把它做成合欢被,装进丝绵,四边用连环不解的结做装饰。这被便是我和他的如胶似漆的爱情的象征。古诗中每每有和歌谣风味很附近的,本篇便是显著的例子。【注释】(1)一端:半匹。《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 (2)合欢被:合欢:一种图案花纹的名称,这种花纹是象征和合欢快的,凡器物有合欢文的每每就以合欢为名,如“合欢席”、“合欢扇”、“合欢被”等。 (3)著:在衣被中装绵叫做著,也叫做“楮”,字通。长相思:丝绵的代 称。“思”和“丝”字谐音,“长”与“绵绵”同义,以是用“长相思”代称丝绵。 (4)缘:沿边装饰。结不解:以丝缕为结,表示不能解开的意思。这是用来象征爱情的,和同 心结之类相似。 (5)别:分开。离:离间。此:指固结之情。以上二句是说彼此的爱情如胶和漆结合在一起, 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分开。
这首诗里的几个关键词引申一下,可以引申出当年果郡王从蜀中寄来的织有夕颜图案的蜀锦,象征着两人爱情的合欢、长相思,以及两人几次分别,爱情始终不渝。于是在剧里甄嬛动情地想到了允礼,潸然泪下。乍一看剧里的情节,彷佛是由于甄嬛走到凝晖堂,看到合欢郁郁葱葱,瞥见自己和果郡王的孩子诵诗才不禁怀念果郡王和他少年时的风采,实在作为背景音的这首诗才是甄嬛内心的os。借一首诗,把说不出口的爱意和怀念都说出口了,而且蕴藉地表示,两人的心永久不会别离,这段爱她永不会忘。
一个少年阿哥在宫里不读四书五经,却安排他诵读魏晋爱情诗的情节,还从头到尾读完全了。固然可以说这是为了表示他像他父亲一样平常风雅的个性,但这个细节更像是编剧故意用来影射甄嬛内心感想熏染的。我以为这里最巧的,是这首诗选得真好。一首朴实意切的情诗,小女子的口吻,就彷佛统统又回到从前,甄嬛又变成了第一集刚出场时,在寺里为爱情发愿的那个小女子,天真明丽,心里满是对爱情的憧憬。这个细节,让整部甄嬛传首尾呼应,余味无穷。
PS.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回答这个细节,由于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实在太多了……
PPS. 诗的原意便是女子用情郎寄来的布做了条被子,给她和她的情郎俩人盖,正如引用部分所说的,肯定和合欢花、长相思琴没紧要,只是这几个词刚好和剧里面的道具撞了。我猜编剧选这首诗正是由于撞词这个缘故原由,希望大家不要把古诗的原意理解错。
第 76 集 弘曕诵诗
第 1 集 寺里许愿
————11/30/2020补充:
竟然快百赞了,感激各位。
最近听霍尊的歌,看到《离思》里面有两句歌词:
“两情相悦时 谁能别离此
以君一颦笑 赠我长相思”
这两句也是化用了《古诗十九首之客从远方来》。没说这样做不好,相反我非常希望现在有人能专为这些古代的诗词作曲唱出来,一个词牌名一首歌,多棒啊。刘欢老师为《甄嬛传》作的《江南可采莲》、《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闪动》和《金缕衣》的曲子就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