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理解到,近年来,平谷区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近三年均匀增速在9.1%。今年上半年,GDP增速6.2%,居生态涵养区第一。狄涛表示,平谷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紧张在于全区牢牢环绕发展主线,突出“三个聚焦”,狠抓“三个打造”,强化“三个统筹”,凝心聚力谋发展、匆匆发展。
“欢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平谷区专场。平谷区委宣扬部供图
2024年上半年新设企业6764家,居生态涵养区第一
坚持经济发展项目为王的理念,以项目牵动投资、以投资促进项目。2023年,平谷区储备项目186个,重大项目储备综合评价居全市首位。通过优化投资构造、加快项目培植进度、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等方法,平谷区有效提升了投资质量和效益。建立“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履行一批”滚动接续发展机制,探索“摘牌即发证、拿地即开工”审批机制,实现“一天点多规”“一天出规证”,加快推动项目投产达效。轨道交通平谷线、承平高速等百亿级项目加速推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向前一步主动做事市场主体,完善“做事包”机制,营造“亲商、懂商、助商、成商”浓厚氛围。探索创建“做事企业接待日”机制,区领导现场办公、办理企业诉求。环绕延链、补链、强链,深挖家当链资源,引进优质企业,造就存量企业“多胎”工程。2023年营商环境评价居生态涵养区第一;2024年上半年新设企业6764家,居生态涵养区第一。
聚焦培植人才高地,面向全社会发布平谷人才十条、支持青年人才到平谷干事创业的六项操持,开释“爱才、懂才、聚才、兴才”强烈旗子暗记,吸引浩瀚高层次人才入驻,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蔬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培植
狄涛先容,平谷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加快打造以农业高科技、物流大流量、休闲新时尚为核心的高大尚平谷,武断不移造就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在农业高科技领域,加速农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能攻关和原创性创新打破,全力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落地,积极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能家当示范区。蔬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大研究院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培植,全力打造农业“中国芯”。
在物流大流量领域,引进普洛斯、京东、东久新宜等16家头部企业落地投资,菜鸟、正创等标杆项目竣工验收。加强口岸功能培植,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海铁联运班列,更好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起”的国家计策大局。
在休闲新时尚领域,坚持生态为基,深度挖掘整合利用全域休闲旅游资源,造就文、体、旅、农、商多元领悟休闲业态,引发休闲家当活力。持续办好中国(北京)休闲大会,打造体育休闲集聚区,持续擦亮“桃醉平谷”休闲品牌。
全力以赴培植高大尚平谷
狄涛先容,平谷区坚持发展为了公民,发展依赖公民,发展成果由公民共享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发展与生态、发展与民生,筑牢高质量发展根本支撑。
在统筹发展与安全方面,平谷区培植国家“平急两用”发展先行区,打造都城发展安全计策腹地。在统筹发展与生态方面,平谷区坚持生态立区,筑牢都城东部生态樊篱,荣获多项国家级生态名誉。在统筹发展与民生方面,平谷区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加公共做事优质供给,有效知足群浩瀚层次多样化需求,推动就业创业、教诲医疗和养老做事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下一步,平谷区将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秉持“抓紧干、有效干、务实干、一起干”四干精神,全力以赴培植高大尚平谷,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书写中国式当代化北京篇章的平谷答卷。
新京报 曹晶瑞
编辑 张树婧 校正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