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北老河口市,从河北走失落的聋哑人都红江终于和家人团圆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走失落的整整12年里,老人非但没受什么苦,反而活得“很滋润津润”。
2009年冬天,小伙陈小峰在路边“捡”到了只穿着短袖、拖鞋的聋哑流浪汉都红江。当时陈小峰的月薪只有2000元,一家子的包袱大得很,他却毅然把都红江带回了家。母亲一开始嫌他多管闲事,但末了一家人还是让都红江留了下来,一留便是12年。
这12年里,陈小峰花光积蓄给都红江治病,还从未放弃为对方寻亲。直到今年11月,经由警方查询,找到了都红江在河北的亲人。家人带走都红江那天,都红江溘然对陈小峰跪地磕头,后来车子开出院子,都红江又打开车门下来,对着陈小峰再次磕了几个头才上车。
天无永久的晴朗,人无永久的顺利。谁都有雨天没伞的时候,谁都有碰着困难的一天,而你的善意也容许以给一个绝望的人带去希望。
2
这几天,还有两位清华学生的故事刷屏。山东女生晓雪曾因考试失落利、家庭困难而辍学,上大学后,她努力拿到多项奖助学金,再也没管家里要过钱。大三放学期,晓雪参加了支教团,她说,虽还无能力回馈社会,但也在尽力帮助更多的人,定当不负那些温暖的人给予自己的赠送。
不足为奇,在广为流传的清华“树洞”的匿名帖子里,主人公是一位穷苦生,每个月只花销400元,却从研一开始,每个学期拿出3200元,帮助了4名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
自己淋过雨,以是总想替别人撑把伞。善良的人遭遇困难后,并不会由于自己的境遇而对天下充满恶意,反而会变得愈发慈爱与温暖。
老话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他的思想;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他的道路。平日里多帮人,患难时有人帮;平日里多原谅,遇事后才有人助。
3
有人说:你对别人的好和蔼意,末了玉成的都会是你自己。当我们帮助别人、待人诚挚的时候,会吸引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彼此欣赏,患难与共。
诚挚的人,走着走着,就走进了心里;虚伪的人,走着走着,就淡出了视线。民气都是相互的,想被人帮,就先去帮人;想有伞用,就先给人伞。赠人玫瑰,手留余喷鼻香,至心暖人,方得真情。
很喜好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之以是温顺,大概是他在经历了很多困难之后,决定让身边的人不再经历这样的时候。”
今后余生,愿你历经沧桑,依旧温顺如初。
转自:综合每天正能量、纵目新闻、无铭大叔、洞见
来源: 公民日报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