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竹子之乡,满眼都是竹子那翠绿的身影,倒映在清澈碧绿的小溪、小河中更显生机盎然。我们居住的村子周围也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竹林,美不胜收,令人啧啧称奇。像一堵堵绵延起伏的绿色长墙,又像一片深绿色滚滚起伏的大海。怪不得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每年春天还没来到,小笋就已在地里生长,这时人们称它为“团笋”,也叫“冬笋”。因为冬笋味道鲜美,春节前后,餐桌上就少不了这道鲜美的佳肴。人们把它和猪腩肉一起炒,猪腩肥而不腻,冬笋脆嫩爽口,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欢它。到了清明,鹅黄的新笋像刚出壳的小鸡似的争相钻出地面,又或小宝塔似的破土而出。它的顶须黑中带绿,这时的笋外面明显有一层茸茸的细毛,所以人们叫它“毛笋”。毛笋有顽强的生命力,不管上面压着多重的石块,几十斤、几百斤,笋都能掀翻它们,从石头缝中顽强地挤身而出。然后人们根据笋的好坏、粗细进行选择,把精壮的留下,培育成竹;稍差的挖回来,去皮、洗净、切段、搭配,成为餐桌上的美食。

我爱家乡的竹林作文600字 知识百科

  晚春时光,笋慢慢地长成了嫩竹,它由上而下脱去棕灰色的外衣——笋壳。脱壳的竹子颜色嫩绿得像碧玉,它修长而玲珑的身段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竹结处还有一圈白色嫩竹,先长成竹丝,然后再长出嫩叶,比老竹显得更翠绿。

  到了秋高气爽的九月间,地下长出了一枝枝细长的“鞭笋”。我们到山上挖出来,又可以为家里增添一道美味的笋汤。

  冬天百花凋谢,可是竹子还是那样清秀挺拔,竹叶上还托着或多或少的霜雪,正如郑燮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现出了竹子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篇二:我爱家乡的竹林

  在我的家乡到处都有竹林。在我老家的后园里面就种着一片竹子。时间长了,它就渐渐地形成了一片竹林。我爱这一片竹林。具体原因,请你听我慢慢说来。

  春天到了,一阵春雨过后,竹笋们纷纷把小脑袋露出地面,放眼展望这一个新奇的世界。那个时候,我便会随着父母一起来到这一片绿油油的竹林里面,去挖掘一棵棵刚刚长出来的竹笋。母亲拿回竹笋到家烧成一道美味佳肴——红烧竹笋。有时她会把竹笋和一些食品放在一起烧,那样就会使这一些食品的味道也变得特别鲜美。那样的菜肴让人吃得口水直流,馋涎欲滴。

  夏天到了,外面的世界被太阳烤得十分炎热,而小竹林里却像春天一样凉爽。这个时候,我们一家人便会拿着椅子走进小竹林里纳凉。有时候,我还会和爸爸摆开棋局,“战”上几个回合。在竹林里面,不管你在干什么,它那里都会有一阵阵凉爽的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秋天的竹林又是一番风景。这时的竹子已经长大,我们就会爬上竹子去观赏远处的风景。有时,爸爸还会砍几株竹子下来做一些竹制家具。

  冬天的竹林,下了一场大雪以后就显得更加迷人。

  竹林,你四季常绿,值得人们称赞。你无私地为人们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对人们的要求却非常少。

  家乡的竹林优点真不少!竹林啊,特别是你那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以上就是我爱家乡的竹林作文600字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想阅读更多初二作文的相关资讯,搜索“美德网熊掌号”关注并回复“初二作文”,免费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