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2021年3月27日,《新闻调查》播出《红粉笔》,这是敬一丹18年后对贵州一所山村落小学的回访。

2002年,《东方时空》帮助贵州桐梓大山里的克勤小学改进传授教化条件,敬一丹采访了这所小学的师生,亲眼目睹了这里教诲的掉队。
18年后,2020年冬天,敬一丹随《新闻调查》摄制组再次深入大山,回访克勤小学。

新闻查询访问这支红粉笔的故事贯穿了18年 汽车知识

那一抹红,是她童年里的亮色

那一年在克勤小学,敬一丹认识了喜好画画的小女孩杨芳,她和哥哥、姐姐都在读书,父母靠种地和养猪坚持一家5口的生活。
当时由于贫穷,小小的杨芳舍不得向父母要1元钱买一只彩笔,她只能用圆珠笔画画。

2002年《东方时空》“风儿吹过山岗”节目播出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杨芳曾经到桐梓县城学过一段韶光画画。

画画在杨芳童年影象里留下了难得的亮色,但短暂的培训没有持续,为了减轻父母的包袱,她高中没有毕业就辍学了。
杨芳辍学后开始了在外打工的生活,在广州做房地产发卖时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如今,杨芳的儿子早早就用上了彩笔。
哥哥、姐姐也搬到了城市,并且为让孩子接管更好的教诲,哥哥、姐姐选房首先选学校,没有彩笔已经成为迢遥的故事。

采访中,敬一丹拿出留存多年的、18年前杨芳寄给她的信和画的画,送给杨芳。
敬一丹说,她很珍惜这些信和画,但对杨芳更主要。

“不想一辈子打小工”

卢友顺上小学时,父母外出打工,小小的他一边上学一边种家中的四亩地,兜里最少时只有5元钱。

卢友顺读到初二时,父母把他带到了浙江一起打工,他的第一份事情是在建筑工地拉砖块。
但他不想一辈子都像父亲一样打小工,于是去和汽修师傅学技能,一学便是8年。

后来,他借了3万元在东阳市横店镇开了汽车维修店。
干活踏实有技能的他,常常迎来回头客,2年就还清了借款。

卢友顺说他到浙江打工,想要实现两个梦想,第一个便是走出大山,学到技能,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了。
第二个便是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孩子好好读书。

这份礼物,她俩都懂!

戚谊老师18岁时来到克勤小学教书,她还记得报到的那天,她在山下滑溜溜的黄泥地里摔了一跤,到了山顶来到学校想冲洗一下,才知道学校里条件太艰巨,连水都没有。

山里的学校没有条件配备专职的音乐老师、美术老师和体育老师,只能由其他老师来兼任。
学校也没有彩色粉笔,戚谊老师想给孩子们画朵小红花,只能把白粉笔浸泡在红墨水里,染成红粉笔。

戚谊老师在这里一待便是10年,见证了村落庄小学的改变。
她说,孩子们有无限的可能,教诲的均衡更能让孩子们绽放自己的精彩。

敬一丹再次采访戚谊老师时,送给她一份只有她俩能懂的分外礼物:一盒红粉笔和白粉笔,戚老师顿时泪奔。

18年后的克勤小学

不仅有了电脑室、图书室和体育器材

在楼道转角处还有了方便的图书角

克勤小学校长说,在责任教诲“两基”达标过程中,上级为学校配套了电子琴,但是基本被闲置,由于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
而这种情形在当地并非特例,很多村落庄小学没有专职的音、体、美西席,只能由其他老师来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