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帝”和“坡仙”遥隔六十年光阴,各以伤春惜时为题,写下了一首《蝶恋花》,词中同时提及一位“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神秘秋千佳人。面对伤春时景,两位佳人同样笑得没心没肺。
“词帝”之作,场景渲染极其到位,“数点雨声风约住”为神来之笔。“坡仙”喻于豪放婉约,笔意洒脱,“天涯何处无芳草”冲淡了春愁。
常言说得好:人比人得去世,货比货得扔。当你读完了李煜这首《蝶恋花》再读苏轼的《蝶恋花》,感情立时就会变得很繁芜。
论艺术水准与创作技巧,“词帝”这一首《蝶恋花》远在“坡仙”的《蝶恋花》之上,但是它还不如“坡仙”之作出名。
一、《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赏析《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南唐·李煜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口语翻译:
永夜里,独清闲水边的小亭前徘徊。才过清明节,就逐渐觉得到春天将要逝去了。天上刚刚飘落了几点雨滴,立即被风儿整顿去。夜色朦胧,月牙儿在云朵的背后穿梭来去。
人间的桃李依旧盛开着,春光却悄悄流逝。不知是谁在那里荡秋千,一串欢畅的笑声里,还藏着呢喃低语。谁理会我一片芳心,为伤春而生出的万千情愁,在人间找不到安顿之处。
这首词传说是李煜中晚期的作品,词中描写作者在一个夜晚,来到水边的小亭前闲步时的感想,词意简约明白。
前三句交代了事情的韶光、地点,并引出主题。见告读者,自己在惋惜春天就要过去了。第四、五句“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却是神来之笔。
天空中飘落的雨滴,本为“唱合”作者的春愁而来。可是不识趣的风儿,却将它“约住”,不让它畅快地洒来世间。
雨不让下就算了,再看人间那桃花和李花,还是开得和从前一样残酷。它们完备不知道,面前的好光景,立时就要没有了。
风神不让雨师降雨,由于他们是神祇。他们不愿意与凡人同悲同喜,是可以理解的;地上的草木无心,不知好日子快过完了,也说得过去。
但是这个时候,词中人听到有一名女子在荡着秋千发笑。她可是一个人啊!
难道她也不知道春天立时就要溜走了吗?还能笑得这样没心没肺,真是让人憋气!更让人生气的是,她的笑声中还夹杂着呢喃低语,她该当是和喜好的人在一起吧。作者立时想到,自己还是孤零零的一个。以是这个时候作者不但是在伤春、惜春,他又开始自怜了。
各种繁芜的感情,一齐涌上心头,想找一个和他有同样心情的人诉说,却是上天入地都找不到,切实其实要活活憋去世。
词中的叙事非常大略,但是通过对风、雨、云、月、桃花、李树、佳人等面对春暮时不同反应,层层渲染、反衬出词中人的孤独与落寞。在情景交融方面,可谓是做到了极致。
二、李煜、苏轼《蝶恋花》的异同“坡仙”苏轼的《蝶恋花·春景》非常有名,过去也对这首词进行过一些解读,以是这里引用原词,就不再做口语翻译了。
《蝶恋花·春景》——北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通过两首词的比拟,我们会创造“坡仙”这首词用语虽然并不艰深,但是理解起来,远不如“词帝”李煜那一首那样随意马虎。
“坡仙”的词作,看不出来有多少伤春的感情,由于他明显更侧重于阐述自己的人生不雅观。因此每一句词都要劳烦读者,自己去伤神琢磨。
“花褪残红青”代表着什么?“燕子绕飞”又代表着什么?“枝上柳绵吹又少”又象征了什么?全看个人的理解了。
“坡仙”这首《蝶恋花》下半阙描写墙内秋千逢佳人笑,和“词帝”《蝶恋花》中描写附近。但是读过“词帝”之作再读“坡仙”这首,就以为这个场景和上半部分“割裂”了,不太自然。
“词帝”《蝶恋花》中,雨滴、风儿、澹月、微云、桃李,乃至是秋千佳人的存在,统统都是为了一个“伤春”的主题在做事,因此前述事物的“不伤”,来反衬词中人的“伤”。
两厢一比较,“坡仙”全词都是一些“零零星碎”的散句,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假设“花褪残红青杏小”说的是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燕子“绿水人家绕”,说的是对春天将逝的留念。
那么,“枝上柳绵吹又少”说的又是什么呢?以是对付春天逝去这件事,“坡仙”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就不太随意马虎识别。
诗的末了一句说“多情总被无情恼”,但是从前面的句子看起来,我们根本看不出他多情。因此他的高下阙,完备可以算作是两首词。
意境是什么呢?按照词典上的阐明,它是指文学作品“通过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坡仙”面对春天逝去的洒脱,“词帝”面对春天逝去的多愁善感,哪个境界更高?这个根本无从区决牝牡。但是看文学描写表现出来的情调,明显“词帝”李煜的《蝶恋花》胜出了。
结语论主题的统一和构造的完全,情绪的渲染和艺术表达,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都完爆苏轼的《蝶恋花·春景》。
可是,为什么后者远比前者出名呢?这大约是由于苏轼喻豪放于婉约,在创作上有一定的打破吧。从网友给苏轼起的外号——“坡仙”就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多么有人格魅力的人。
无论人生的起起落落,苏轼始终能够保持“小儿百姓之心”和乐不雅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他的“天涯何处无芳草”,至今对付失落恋的男女来说,仍是一剂治愈伤痛的“强心针”。
“词帝”的《蝶恋花》写得更好,尤其是“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两句,仿佛是天风云月对词中人俏皮地捉弄,让人产生一种有苦无人诉说的憋屈。
不过当中遗世伶仃的愁情过于纤细、敏感,并不能给当代人以“正能量”。可见,词本身写得好不好和受欢迎的程度无关。
正如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的那样:“ 文有不通而可爱者,有虽通而极可厌者。”
词也是一样,我说“词帝”李煜的这首《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写得很好,但是你不爱它的伤感调调。“坡仙”苏轼这首《蝶恋花·春景》写得乱七八糟,可是架不住你爱它。
那么,这两首词谁的意境更高妙呢,就只能看你自己的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