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网合肥8月19日电(赵越)盛夏八月,巢湖西北岸,十八联圩湿地水草丰茂,垂柳依依,鱼虾游弋,飞鸟翩翩,一派野趣横生的自然风光画面。

林在水畔,水在林中,绿草茵茵,树木葱郁,一个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正在这里形成。

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咭片肥东这样干 汽车知识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
阮雪枫摄

生态保护,湿地修复按下“快进键”

光阴拨回至一年前。

2020年7月,巢湖水位多次打破历史极值,合肥市主动启用十八联圩及周边圩区蓄洪,有效缓解了南淝河乃至全体巢湖流域的防洪压力。

汛情过后,肥东县积极建筑泵站排水,同时加快开展十八联圩生态湿地的修复工程培植。

如今,修复工程进展得怎么样了?“一年来,我们坚持湿地蓄洪区的定位和方案,加快十八联圩湿地培植,一期受淹的芦苇和杂交柳通过自然规复,长势良好;二期修复已于7月尾完成,三期工程正稳步推进,操持明年7月落成。
”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培植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家政先容说,四期、五期工程正开展前期可研设计事情,估量明年年初开工培植,到2023年年底,项目全部落成。

据理解,十八联圩和环巢湖沿线9座排涝泵站、2座抗旱站已于2021年5月尾完成修复,增加蓄洪能力1亿立方米;均匀日处理水量约81万立方米,氨氮可消减20%,总磷可消减20%,为保护巢湖、提升环巢湖区域环境承载力发挥主要浸染。

六家畈文旅小镇入口形象区。
肥东长临河镇供图

文旅领悟,深挖沿湖生态文化秘闻

“畈塘·拾吾舍”“四顶山居”“后岸小屋”……走进肥东长临河镇,一家家由民宅改造而来的民宿,为当地旅游注入新元素、新活力。

“我们结合村落庄振兴和盘活闲置用房政策,将闲置房屋以出租、互助、合伙等办法,引入社会成本盘活,带动村落集体和村落民增收。
”长临河镇干系卖力人先容,目前,该镇已有8家民宿建成运营,另有6家在建。

深耕生态游,厚植文化游。
肥东县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根本上,对红线以外区域进行综合利用开拓,提升环巢湖文旅核心竞争力。
以文化山水旅游公路为轴线,选择蓝山湾、六家畈文旅小镇、桴槎山风景区、长临古街等高质量文旅项目进行路线布设,将沿线资源串珠成琏、串点成线。

目前,全县在建、拟建文旅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0亿元,重点打造“住民宿到肥东”旅游品牌,盘活利用巢湖岸边闲置农房用于发展民宿,建成42.2公里村落庄旅游绿道系,在巢湖东岸形成以“四顶山居”“畈塘·拾吾舍”民宿为代表拥有26家特色民宿的“环巢湖民宿集聚区”民宿集群。
2021年5月,长临河镇被安徽省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命名为“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

巢湖岸边,长临河科创小镇拔地而起。
肥东长临河镇供图

科技加码,巢湖边建起科创走廊

科技创新是实现超过式发展的钥匙,位于白马山下的长临河科创小镇是省市构建环巢湖科创走廊的缩影,见证了长临河镇在科创示范上从无到有的“蝶变之旅”。

2021年7月,长临河镇科创小镇管委会顺利挂牌,2020年12月尾,总投资3.5亿元、占地90.7亩的长临河科创小镇启动区投入利用。

肥东县长临河镇干系卖力人先容,目前正在谋划培植科创小镇一期项目,占地417亩,投资约8亿元,培植15万平米战新家当园区。
园区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新家当研发为发展方向,中科大光栅项目、海森生物医药、外洋人才离岸基地(市科协)、肥东科创孵化平台已顺利签约落户。

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如今,在巢湖岸边,一幅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振奋民气的画卷正垂垂展开。